APP下载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2009-07-28杨忠宝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以人为本

杨忠宝

[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在发展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本位,以人为核心,以人为目的,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

[关键词]以人为本 历史主体 全面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深化。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摒弃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把人视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从人的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出发,将人的发展置于发展的核心地位,把人的发展视为发展的本质、目的、动力和标志。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在发展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本位,以人为核心,以人为目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充分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以人为本坚持和继承了唯物史观历史主体论思想的基本观点,根据时代的变化,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历史主体论的思想,是与唯物史观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理论,为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提供了新的理论增长点,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表明,人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是一切活动的目的所在。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依靠人和为了人的有机统一,是对人的价值的推崇和高扬。

一、以人为本是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肯定

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充分肯定。马克思指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生产力中决定性的力量,人民的利益同历史的发展规律相一致,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构成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历史创造者。人是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唯一能动的因素。若没有人的参与,社会的物质生产,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就不能发动和进行,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若没有人的参与,蕴藏在人类身上的巨大天赋就无以发挥,人的本质力量、创造性和主体能力就无以形成和充分发展。虽然人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会受到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但是人又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在一定的程度上突破这种限制,人就是在这种限制和突破的统一中创造历史的。

社会的存在,是作为主体人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史同自然史的区别在于,“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历史是一个是人所创造的属人世界,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社会历史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人的主体性、目的性、能动性的实现过程,又是客体、对象以其自身的规律性对主体的作用过程。

唯物史观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社会历史的一切是人为了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所创造,这是社会历史的存在方式和发展的动力。

从根本上说,社会历史的发展源于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挥的无限创造力。恩格斯指出:“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这表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曾指出,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财富的标准将不再是劳动的消耗,而是组成社会的个人能力和本质的发展。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时代,人力资源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愈来愈成为第一资源,人的本质、人格、品质也成为先进的社会制度成功架构高效运行和改革创新的主体保证。

以人为本强调以人民为价值主体,“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们各个层次需求的满足和人的全面发展,突出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必须强化和突出人民群众的发展主体的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民群众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必须始终围绕人的需要和发展而展开。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偏离了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就失去了它的最后的价值归依,最终失去发展的动力和意义。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享受三个文明建设成果的也是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物质、政治和文化需求的不断满足和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全面进步。

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深入实际,体察群众,顾全大局,着眼长远,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必须从人的需要和发展出发,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以人为本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追求

在一定意义上,社会发展的历史,实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历史,是人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提升的过程。马克思认为,在人类的生产实践过程中,生产者本身也是改变和发展着的,“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手段,而人的发展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是发展的最高追求和最高价值。

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历史观。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历史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马克思认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种形态的思想,深刻揭示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实质上是一个由“人的依赖关系”开始,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就其主要之处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人的类特性的全面发展。“自由自觉活动”是人的类特性,是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本质区别。人的全面发展首要的就是指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活动的全面发展。第二,人的社会特性的全面发展。人必须创造和发展全面而丰富的社会关系,并合理地建构自己所拥有的这些关系,在这些社会关系中均匀地发展自我。第三,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个人作为有个性的个人而与他人相区别,自由充分地表现自身的个性魅力和丰富性,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内涵和最高体现。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与目的。人的发展不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历史发展所追求的目标。社会发展的历史说到底不过是个人和人类本质力量的发展的历史。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高目标。

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坚持发展为民,强调人是发展的目的,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目标,放在一切决策和决策实施的首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都着眼于人民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实现,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传统发展观片面强调单纯的经济增长,忽视了人的主体作用和价值需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既看到了生产力的发展,更看到了人的发展,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

胡锦涛同志在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一致的。

以人为本把人的需要和发展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强调坚持发展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标准,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充分体现了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爱民、亲民、为民的执政本质,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余大浩.“以人为本”发展观的价值分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4).

[2]杨兴林.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以人为本命题解读[J].新视野,2007,(3).

[3]刘远传.论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思想[J].江汉论坛,2007,(12).

[4]谢维楚.关于“以人为本”的几点思考[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5]宁小梅,刘期彪.论科学发展观的唯物史观意蕴[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3).

[6]寇志霞.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J].邢台学院学报,2006,(3).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以人为本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将素质教育渗透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简析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