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托普利联用氢氯噻嗪对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2009-07-17俞建忠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9期
关键词:氢氯噻嗪卡托普利高血压

俞建忠

[摘要]目的:观察卡托普利与氢氯噻嗪联用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卡托普利联用氢氯噻嗪)和对照组(卡托普利),疗程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前后两组降压效应及逆转LVH 均有明显效果(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明显(P<0.05)。卡托普利联用氢氯噻嗪组和卡托普利组在服药4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8.3%、66.7%,对糖代谢、脂代谢、电解质、肝功、肾功及心电图无明显影响。结论:卡托普利联用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病较单用卡托普利更有效、更安全,值得临床使用。

[关键词]高血压;卡托普利;氢氯噻嗪

[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a)-072-02

卡托普利(CPT)为竞争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可使血管紧张素I不能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具有降血压、减轻心脏负荷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小剂量联合应用不同种类抗高血压药物是控制高血压的策略之一[1]。本文采用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病患者60例,同期单用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60例,结果显示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卡托普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08年1月~2008年12月莎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均符合1999年新修订WHO标准诊断,即患者均于休息10 min后,采取坐位,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右臂肱动脉血压,以KorotkoffⅠ为收缩压(SBP),以Korotkoff V为舒张压(DBP),以治疗前5次不同时间所测血压的平均值≥140/90 mmHg(1 mmHg=0.133 kPa)为入选标准,并以此血压值为基础血压。所有入组患者均为Ⅰ~Ⅱ级高血压患者,其中未经治疗者42例,已经治疗而停药2周以上者78例。经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等相关辅助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痛风、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等疾病,并且无严重的内科疾病,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禁忌证。其中男性84例,女性36例,年龄50~74岁,平均(65.2±7.4)岁,病程2~10年。

1.2 研究方法

用药前停用抗高血压药物1周,第2周开始服药。观察组给予卡托普利25 mg、氢氯噻嗪6 mg,每日2次。对照组单用卡托普利,卡托普利25 mg,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期间除部分血糖、血脂患者应用降糖、降脂药物,心肌缺血患者应用改善心肌营养药物外,停用其他降压药物。按国际标准测血压,每次随诊时间9:30~11:30,测坐位血压3次,取其平均值,用药前后分别测血糖、血脂、电解质、肝功、肾功,查心电图。

1.3 疗效判断标准[2]

按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3] ①显效: DBP下降≥10 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Hg 以上;②有效:DBP下降虽未达10 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Hg;③无效:未达以上标准者。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EXCEL数据库,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统计方法采用独立样本的X2检验和独立样本率的X2检验。其中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经6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60例患者显效32例,占53.33%;有效23例,占38.33%;无效5例,占8.34%,总有效率91.66%。对照组60例患者显效9例,占15.00%;有效33例,占55.00%;无效18例,占30.00%,总有效率70.00%。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仅有1 例发生轻微咳嗽;观察组主要为咳嗽3 例,头痛1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无需停药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肝功、肾功、电解质(除A组3例轻度低钾

外)、心电图未见异常。

3讨论

血管扩张是降压的主要机理。从药理作用方面,氢氯噻嗪为噻嗪类利尿剂,利尿剂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使外周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反应性升高,后者反过来限制了利尿剂的降压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加利尿剂是比较理想的联合用药方法[3]。氢氯噻嗪合用卡托普利后, 血浆AngⅡ水平降低,能使患者血压降至理想水平[4]。除降压作用外,更重要的好处是减轻甚至抵消利尿剂在电解质、尿酸、血糖及脂质代谢等方面产生的副作用,二者联合应用,降压效果较其单用明显增高,且副作用较少。本文采用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病,并设单用卡托普利对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1.66%,不但能有效降压,改善预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服用方便,患者顺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国仗,胡大一,陶萍,等.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26(1):7.

[2]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4-287.

[3]罗坤华,谢思慧.伊贝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比较[J].临床医药实践,2005,14(1):15-16.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高血压杂志,2004,12:783-786.

(收稿日期:2009-04-16)

猜你喜欢

氢氯噻嗪卡托普利高血压
临床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评估
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观察
卡托普利相关性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1例诊治报道
Hold住,你的血压!
缬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高血压界定范围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浅析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用于高血压治疗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0例临床观察
咳嗽长久不愈源于卡托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