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河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因素研究

2009-07-13席雪红

当代经济 2009年10期
关键词:因子分析河南省

席雪红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乡相对分离的二元结构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一个突出因素。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也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新思路。本文通过界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内涵,依据评价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市的一体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定量地指出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河南省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因素研究 因子分析

由于我国早期优先发展城市的发展战略,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结构制约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强调“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河南省人口991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47%,其中河南省农业人口占河南人口总数的65%,占全国农业人口的8%左右。农村问题是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甚至经济强省迈进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对城乡一体化内容的延伸和明确,是对统筹发展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一新理念,也是消除历史形成的二元城乡结构的必然途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正确理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内涵十分重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和最终目标,是随着生产力发展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融合的过程,是城乡人口、土地、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生活、人口、生态上协调发展,使得城乡成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的过程。

因此,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地可以实现的。具体包括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生活一体化、城乡人口发展一体化和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

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依据上述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内涵,在坚持可比性、综合性、可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本文拟从五个一体化内容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包括城乡居民人均地方生产总值比,它反映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非农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产值比,它反映地区城乡经济结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它反映地区经济发展趋势。

2、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包括城乡社会保险覆盖率比,它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异;城乡千人医生数量比,它反映地区城乡居民医疗条件的差异;教育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它反映地区政府教育投资的状况。

3、城乡生活一体化。包括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城乡居民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异;城乡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差,反映地区城乡居民在精神文化消费的差异;城乡居民万人电脑数量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信息化实现程度差异;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居住状况差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城乡安全用水普及率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生存基本条件的差异。

4、城乡人口一体化。包括非农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反映地区城乡居民就业结构;人口城镇化率,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城镇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增长趋势;城乡文盲半文盲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教育的基本状况;城乡每万人大学生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素质差异;城乡平均预期寿命比,从总体上反映地区城乡居民人口的生存条件差异。

5、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度。包括城乡绿化覆盖率,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绿化状况;工业废水处理率,反映地区环境保护力度;环境保护投资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反映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资状况。

三、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综合评价

应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指标体系,选取《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8》等的相关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及全国的平均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定量地确定了河南省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水平在全国的相对位置。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综合评价得分及排名(见表1)。从表1可看出,河南省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综合水平排名第17位,处于中等略偏下的位置,但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名次。这表明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比较缓慢,总体水平偏低。同时,与先进的兄弟省份如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浙江等相比,差距较大。

四、影响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城乡经济发展较快,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城镇和农村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城乡的医疗水平等都呈现分化趋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面。结合表1的结果,影响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素质。河南省的第一个公共因子得分-0.67,在全国排名第24位,全国平均水平处于第20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位次,与排名第一、二位的北京、上海得分2.78和2.42差距较大,处于相对劣势。而第一公共因子主要表现于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比例、城乡千人医生数量比、人口城镇化率、城乡每万人大学生比和城乡文盲半文盲比。这反映了河南省与其他兄弟省份相比,社会发展水平和当地的人口质量是影响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最主要也是第一影响因素,是不利因素。改善农村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人口素质是促进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2、生态环境和环保投入。河南省的第二个公共因子得分0.40,在全国排名第14位,全国平均水平处于第12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位次。这个得分显示河南省在该方面处于中等水平,但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第一位的浙江得分1.32差距不大。第二个公共因子主要表现于工业废水处理率、城乡绿化覆盖率和环境保护投资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指标。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人类活动的和谐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题。河南省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过程中,要实现以上四者的协调发展,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城乡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河南省的第三个公共因子得分-0.22,在全国排名第21位,全国平均水平居11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位次,与其有较为明显的差距,是所有因素中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最大的因素,与第一二位的得分差距更大。这种差距说明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对不合理,这与河南省属于农业大省的现状比较吻合。具体来看,第三个公共因子主要由非农产值与第一产值比和非农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两个指标反映。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深农产品的加工链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并适应性地改变就业结构,以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转变促进河南省城镇和农村的逐渐融合和一体化。

4、消费结构和水平。河南省的第四个公共因子得分-0.12,在全国排名第18位,全国平均水平居11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位次,是与全国平均水平位次差距第二大因素,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与第一位的广东省得分2.94差距较大。第四个公共因子主要由城乡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差、城乡居民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三项指标反映,即主要受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和消费水平差异两方面影响,目前,扩大内需是金融危机形势下的举措。河南省人口总量多且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消费结构和水平相对较低,对未来预期的不乐观使得消费需求并没有完全释放。逐步完善城乡统一社会保障体制,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城乡消费结构和水平的趋同是城乡居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一体化又一重要体现。

5、收入水平。河南省第五个公共因子得分0.21,在全国排名第10位,也是唯一具有相对优势的因子,全国平均水平处于26位,领先全国平均水平16个位次。第五个公共因子主要由城乡居民人均地方生产总值比和城乡居民收入比两个指标反映,这里突出了城乡居民创造财富的效率差异和实际的收入差异。增加农民收入是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在为社会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农村居民的收入并不尽如人意。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兼顾城乡居民的收入公平问题,不断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构建城乡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使得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徐同文: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 陈瑞莲等: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4] 罗雅丽、张常新: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阶段划分——以大西安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

[5]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周 晓)

猜你喜欢

因子分析河南省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周口市检察院依法对王宏景涉嫌受贿案移送审查起诉
河南省周口市检察院依法对鲁轶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案移送审查起诉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二胎概念股投资价值分析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新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