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青年就业创业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2009-07-13丁小强

当代经济 2009年10期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服务

丁小强

青年是就业的重点群体和创业主体。近年来,我国青年就业和失业问题逐步凸显。其中,大学生就业问题在全社会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大背景下,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显得尤其突出。青年就业创业日益成为党政关心、社会关注、青年关切的重要民生问题,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迫切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强协调配合,扩大青年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大事

“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增城镇就业人口为4500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每年达800万到1000万人,城镇下岗职工还有400万人需要再就业。其中,青年就业总量将维持较大规模,结构矛盾将继续存在,青年就业压力加大,就业形势严峻。我省青年人口规模大,18—35岁的人口近1850万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青年就业创业的环境、条件、愿望和选择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需要客观、深入、全面地加以分析。

第一,就业是青年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青年就业不足、青年不能实现体面的和有尊严的就业、青年失业,使得他们无法充分参与社会生活,难以健康成长,容易因发展的挫折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表明,亚太地区青年失业人数比成年失业人数高出四倍,青年人较成年人更难进入劳动力市场,其就业问题更加突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把相关经历作为招聘的一个必要条件,青年人感到找工作越来越困难。此外,许多青年人由于从事非全日制工作、临时(短期)工作或生产率不足的工作而处于就业不足状态。很多青年劳动者工作条件差,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对于每个青年个体而言,就业是其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二,青年就业事关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农业大省,我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持续增加,外出人员以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壮年为主,但2008年出现了农民工回流的现象,回流人员规模虽然不大,但其影响不容忽视。作为教育大省,2009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将达到36.76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结构性矛盾突出。城市失业人员中,新成长失业青年的比重就一直在缓慢上升。当前登记求职的青年占到登记求职者总数的70%,有人称为“20—30岁新失业现象”。“青年问题社会化、社会问题青年化”可能引起社会人群的不安,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因此,青年就业问题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

第三,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数量庞大的青年人口既带来了就业的压力,也蕴藏着促进发展的潜力和动力。要发挥出我省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加速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青年劳动者和各类青年专业人才,都必须从促进青年就业开始做起,这也是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生产力水平的需要。创业是经济保持活力的重要要素,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青年是创业的主体,很多企业家和创业者都是在青年时期起步,逐渐走向成功的。在青年中鼓励自主创业、倡导艰苦创业,将成为湖北振兴崛起的重要原动力。

二、采取积极的政策和行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分析、思考青年劳动就业问题,应该面对整体的青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的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

我国积极的就业政策主要围绕四条渠道:一是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二是由企业吸纳就业;三是由政府开发公益岗位安置就业;四是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分流安置富余人员。联合国促进青年就业的政策与行动,把就业能力、创业精神、青年男女机会平等、创造就业机会四个方面列为高度优先事项,向各国提出了相关建议。一些国家的政府就青年就业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如日本的“再挑战支援综合计划”、韩国的《青年失业特别法》、加拿大的“青年就业战略项目”等;一些国家和组织在青年创业方面形成了相应的模式,如芬兰的“学徒制培训”、国际劳工组织的KAB创业教育、德国的校企合作“双元制”职业培训等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促进青年充分就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需要坚持舆论导向与政策扶持结合,下大力气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提升青年职业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要推行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新模式,贴近市场需求,实现学术和职业教育的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发挥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民办培训机构在劳动预备制培训工作中的作用,让更多的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有机会接受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就业见习是提高青年素质的又一重要措施,要着力规范就业见习的实施环节,实现见习人员和用人单位的双赢。

二是鼓励青年到基层就业,促进青年有序流动。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打破身份、户籍、用人指标等限制,帮助他们在市场中竞争就业和流动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三是为青年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信息服务。青年是最善于学习、最善于吸收新鲜事物的群体。要真正从青年的需求出发,建立包括就业、培训等各种信息在内的、青年能够分享的公共信息系统。

四是加强对青年自主创业的指导和扶持。青年创业的意义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创造有利于青年创业的社会氛围,改善青年的创业环境,为创业青年提供经常性的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

三、发挥共青团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中的积极作用

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是共青团工作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是增强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共青团湖北省委把促进青年就业、以青年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共青团服务青年的核心内容,以大学生、农村青年和初次创业青年为重点,着力推进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目前,已形成以“青年创业支援计划(YESP)”和“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为支撑的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体系,形成了一批有影响、有实效的工作品牌。

一是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服务。认真抓好入学教育、素质拓展、就业见习、就业辅导、提供岗位等环节,把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共举办形势教育、职业指导、就业论坛等活动500余场;每年组织1000余支实践服务队、10万余名大中专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推进“百企万岗计划”,组织大型公益招聘会、就业见习对接会,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和勤工俭学岗位。

二是大力推进“田园小康项目”和农村青年诚信创业计划,促进农村青年创业发展增收成才。部署开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青春富康行动”,各级团组织每年举办新春招聘会近百场,打造“青春保安”、“青春电脑”等劳务品牌,共培训转移农村青年就业6万余人。围绕农村青年创业致富成才的需求,团省委和省农信联社出台优惠政策,每年向农村青年授信20亿元,支持农村青年创业。设立专项基金,实施“田园小康项目”,采取“小额资助,直接到人,滚动运作,爱心传递”的模式,直接帮扶有志创业农村青年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或其他相关产业,并通过科技、信息、培训、发展规划等帮扶措施,促进其创业成功,成长为农村致富带头人。

三是以“青年创业支援计划(YESP)”为统揽,构建“五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在总结促进青年创业工作经验、大力整合社会资源的基础上,以培育市场主体、服务青年成才发展为目标,按照“全面推进、全力支持、全程服务”的思路,启动实施了“青年创业支援计划(YESP)”,立足于培育创业文化、提供政策支持、开展技能培训、落实资金扶持、搭建创业平台等五个方面,积极构建“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全面深化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投资近1000万元建设“湖北青年企业孵化器”,可吸引、容纳40家小企业进驻孵化,提供免费支持。团省委联合相关部门开辟绿色通道,为青年创业孵化提供法律、政策、融资、培训指导等方面的服务。

四是实施大学生“村官”创业扬帆计划,扶持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实业、干事业。2008年,省委组织部、团省委共同组织开展扬帆计划,首批826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设立基金7000万元,采取多项措施予以扶持,探索长效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同时吸引和激励更多大学生到农村去、到基层去。

四、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具体措施

一是坚持突出工作的示范性和引导性。把促进青年创业与政府就业再就业工作体系相衔接,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一以贯之地坚持公益原则、提供有形服务、实行项目和资金直达,体现了共青团的特色和优势,在共青团能为、善为的领域发挥了作用、形成了品牌,带动和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个方面重视青年就业、支持青年创业。

二是坚持需求引导、项目驱动。根据各类青年创业群体的不同需求,从观念、技能、资金、平台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设计工作内容和服务项目,有效吸纳社会资源,获得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对青年欢迎的工作项目,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凸显工作成效。

三是坚持提升服务青年的专业化水平。五年来,我们积极借助现代传媒的力量,与省内主流媒体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坚持以品牌撬动市场、以媒体影响社会、以专业合作提高服务水平,在就业见习、岗位对接、项目运作、宣传策划等工作中,吸引政府部门、金融单位、大型企业、中介组织的深度参与,实现分工合作、专业化运作,提升了团组织协调应用资源的能力和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工作效能。

四是坚持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和实现共青团的根本功能结合起来。通过整体推进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工作,极大地充实了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内容,增强了基层团组织的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党赢得青年,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在建设大学生就业见习实践基地、青年企业孵化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团的过程中,扩大团组织对区域内青年的覆盖和影响。通过一系列项目,在城乡直接网络、凝聚了一大批青年能人和优秀大学生,为推进基层团的工作发展储备了人才,积蓄了力量。

(责任编辑:张琼芳)

猜你喜欢

农村大学生服务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新农村 新一辈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