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珠算教学质量

2009-07-07吴建双

消费导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珠算质量教学

[摘要]珠算是财会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为数不少的中职学生对珠算学习产生了片面认识,甚至有了厌烦情绪,如何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教学目标,成为珠算教学中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珠算 教学 质量

作者简介:吴建双,福建经贸学校财会教研室,讲师。

一、讲好绪论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讲述珠算的起源、发展史,向学生说明珠算是我国古代第五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一块瑰宝,应引为自豪。讲述珠算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认可,许多国家把珠算作为必修课。引用周恩来总理的话:“告诉下面,不要把算盘丢掉”,告诉学生,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为了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世代相传,我们有责任接好这一棒。

(二)通过生活中事例向学生证明珠算在锻炼人的协调性方面的作用,并说明这主要是得益于珠算训练中的手、脑、眼、心并用的结果。说明珠算除具有计算功能外,还具有教育功能、启智功能及健身功效。

二、充分利用有限的课时,精讲、多练、勤辅导,提高珠算教学质量

首先,从学生摸算盘的第一天起,就应强调练习基本功的重要性,握笔法,坐姿,看数记数,写数,清盘法等等。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防止学生养成不正确的习惯和手法。

其次,珠算是一门以技术训练为主的课程,俗话说:“三分方法,七分练”。要使学生掌握“三分方法”,要求教师在众多的珠算方法中,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出简便、易学、实用的方法内容作重点讲解。由浅人深,循序渐进。每讲一个内容都要注意留给学生练习消化的时间,并注重个别辅导,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使每个学生都掌握基本方法。

我在珠算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有以下“四缺”:

(一)缺乏兴趣。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珠算的练习,学生整天与数码打交道,时间一长便会失去兴趣,容易感到厌烦,觉得学习珠算很无聊,枯燥无味,学习无劲头,即使偶然表现出的兴奋和较高的积极性,也只是限于那些具有游戏的内容。

(二)缺乏信心。有些学生看到其他同学速度特别快,指法娴熟,运用自如,但自己却力不从心,手指笨拙,每次的比赛,自己总是默默无名,似乎总与成功无关,与掌声无缘,虽也曾经努力,但总感觉无论如何努力也难以赶上,从而心急烦躁,越练越差,逐渐失去信心。

(三)缺乏持久性。有些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均较差,不愿做长期艰苦的练习,达到某一最基本的要求后就自以为是,认为任务已经完成,对珠算学习处于半放弃状态。做珠算练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没有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没有形成自觉求索,追求更高水平的执着信念,因而,他们的练习只是“走马观花”式,得过且过,成绩难以进一步提高。

(四)缺乏良好的应试心理。有些学生平时练习时既准又快,成绩优异,但一说到珠算定级,就两脚发抖,两手出汗,成绩更是一塌糊涂,水平无法正常发挥,因而难以取得优秀成绩。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寻找对策,每时每刻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创设愉快的课堂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珠算知识本身是枯燥的,但表达传授它的方式方法却是生动和多彩的,只有巧用这些生动和多彩的方法,创设愉快的课堂情境,才能将课堂教学内容转化为切合学生心理需要的课题,把枯燥的知识转变为激发学生兴趣的刺激物。

练习是整个珠算教学过程的核心,学生对珠算练习的兴趣直接关系到他们对珠算学习的兴趣,因此,要创设愉快的课堂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应从珠算练习课入手。珠算的练习方式多样,其中“比赛竞技”型的珠算练习课最能营造愉快的课堂情境。本人常用的有两种方式:(1)全班齐比式。即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做完即交,交后评卷,以准、快为标准,成绩名列全班前十名的学生口头当场公布,及时给予表扬,并要求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共同参与,以准、快为标准”,促使学生全情投入,热情高涨,既想交卷争先,又不能忽略准确,从而可以锻炼珠算的准与快。“做完即交”,会使课堂不断有人交卷,无形中给未交者以无形压力,使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及时表扬”,更是促使成绩好的学生加倍努力,更上一层楼。(2)组与组互比式。即以组为比赛单位,组里成员每人限打一题,打完传后,以答得最快又答对最多的组为胜。这种方式,需要全组人员的相互配合,一个同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全组速度,因此,集体荣誉感会促使技术暂时落后的学生不得不回家悄悄练习,希望下次比赛不再影响全组,从而促进珠算的练习。另一方面,比赛通常是气氛紧张,热情高涨,大大推动了学生练习的兴趣。

第二、关爱差生,培养自信。

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防止中途放弃,放下算盘的情形出现呢?教师的外因作用不可忽视,勤辅导也是教学中有效的法宝,对学生特别是差生,教师应特别关爱,耐心辅导,帮助他们培养自信。作为珠算老师,我调整差生的进度,并讲明在坚持练习珠算的同时也是在对自己意志、毅力的锻炼。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心,自信心是挖掘差生潜力的基础,有自信才能有竞争,才有积极向上之精神,因此教师应尽可能为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对差生来说是激动人心的,都可能成为热爱珠算,进而刻苦练习的契机。课堂上我看到差生一点点的进步,就及时予以热情的鼓励、表扬,以减少其畏难心理,增强其自信心,技术也会不断进步。

第三、创造锻炼机会,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

珠算教学讲究“一准二快,准字当头”。学生对环境的心理适应能力,往往对其结果的准确性和成绩的稳定性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所以,要提高学生珠算鉴定通过率,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必不可少。在参加珠算鉴定考试前的一个月,本人要求每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每天进行3次练习,每次练习时间为时20分钟左右。课堂上我多次让学生进行珠算鉴定模拟考试,不断加强对学生运算环境适应性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

第四、创设难度,让学生感到学无止境。

有些学生过了普通三级,就自我满足,对珠算处于半放弃状态,从而,缺乏了持久的练习,这已成为了珠算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障碍之一,如何搬走这一障碍物呢?我认为应不断创设难度,让学生感到学无止境。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习阶段,我都提出不同的奋斗目标,让难度逐渐加大。随着学期的变化,成绩标准也在不断变化,这不仅能激励学生刻苦努力,不断刷新自己的记录,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珠算的主动性与持久性。本人所教授的电算会计专业02级、03级两届学生参加珠算等级鉴定考试,每届都有十几位学生达到珠算普通一级水平,珠算鉴定通过率达95%以上。

总之,珠算是一门“易学难精”的技术,教师的最大责任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应贯穿在珠算教学过程始终,这才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提高珠算教学质量的途径。

猜你喜欢

珠算质量教学
“质量”知识巩固
中华传统文化
——珠算系列介绍 新中国珠算
中华传统文化
——珠算系列介绍 清代珠算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中华传统文化
——珠算系列介绍珠算与《数术记遗》
中华传统文化
——珠算系列介绍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