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旅游中的环境污染
2009-07-07闵媛媛郭丹
闵媛媛 郭 丹
旅游和环保是当今一个新的国际热点。目前有两大重要因素把它推向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前沿。其中之一就是旅游已成为一个重要产业,目前约占世界商品出口的10%,尤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旅游业收入占据了GNP很大的比例,成为支柱产业之一,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成为国际民间友好交往的一座桥梁。
一、旅游资源面临的危机
旅游业连续四年登上全球第一大产业的宝座。但与此同时,人们都也发现了许多新情况。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了旅游资源枯竭现象”;巴布亚新几内亚出现土著居民与游客的争斗;大西洋、太平洋中的一些小岛由于游人大量涌入导致生态破坏而不得不宣布关闭;在美国酸雨形成酸雾,使华盛顿林肯纪念堂的混凝土墙长出长长的钟乳石柱和石笋,混凝土层剥落,建筑物严重腐;埃及雅典神庙的女神像鼻尖被消蚀;雅典40年来因酸雨造成珍贵文物的破坏、损失大于过去400年的总和;罗马古文物特拉扬石柱2500个艺术人像受酸雨侵蚀已是形象模糊,令游人“望柱兴叹”。环境污染破坏了珍贵的旅游资源。
即使在旅游业发展才短短几十年的中国,也出现了故宫、黄山游客严重超量,九寨沟旅游垃圾堆积,厦门黄金海滩沙滩消失,云南、贵州一些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区单纯商业化而美丽渐失等一系列问题。再比如:海南省是一个以旅游业为经济支柱的旅游大省,海南以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属于易损型资源,而海岛生态和热带雨林生态也是比较脆弱的生态类型。游客的大量涌入,已经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景观破坏,环境污染,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遭受影响,社会风俗习惯被改变,游人感受性体验降低等许多问题,已在海南初露端倪。三亚的天涯海角,是海南的标志性景点,为游人必到之处。近年来客流量不断猛增,尤其是旅游旺季,游览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遍地是垃圾,花草被折踩,景区管理无能为力。
二、旅游环境被严重破坏
(一)工业“三废”对旅游的严重污染
据有关方面报道,昆明滇池、杭州西湖、无锡太湖、武汉东湖、桂林漓江、长江三峡等旅游区,受到沿海工业废水,废渣的污染,水质逐年下降。有的形成沿江段污染带,例如:四川乐山大佛脚下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水汇流处形成了一条长年不消的黑色污染带;江苏苏州著名的寒山寺下有一条黑臭的河流是造纸厂排放液所致,使得文化灿烂、景观奇特的大佛和寺院大煞风景,严重地影响了游人观山赏水的心情。大气污染还引来酸雨对风景名胜区文物建筑的危害,峨眉山顶冷杉大片死亡,这些都是工业“三废”对文物古迹造成的腐蚀和灾害。
(二)生活污水、垃圾及燃煤污染日益加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区内各大饭店、宾馆林立而起,由于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景区内的楼堂馆所及生活设施也随之巨增,随即带来了生活废水、垃圾粪便和燃煤等污染,使旅游区的环境质量下降,观赏价值也随之贬低。以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它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建立国家森林公园以来,各种类别的宾馆、饭店、招待所已有30多家,生活煤灶270多座,每年排烟尘225吨,烟尘和二氧化硫分别超标率为100%和46.2%,生活污水年排放约20.2万吨,使景区内水体质量逐年下降,景区内垃圾每天总量约6.5吨,有的不加处理,有的埋于林内,造成二次污染,上述种种生活污染,影响了游客的欣赏情趣和游览心境。
三、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够
(一)游人造成的垃圾污染
游人在游览过程中,往往携带着许多简便食品和饮料,这些便携食品都有轻便包装,包括软硬纸包装、金属罐头盒、玻璃瓶和塑料包装等,游人饮食后,这些包装废物往往随手到处丢弃,既不卫生又不雅观。丢入水中污染水源,丢弃物由于分散,收集和清扫是件很麻烦的事,特别是在较大范围的自然风景区,满山遍野根本无法收集清扫,这些废弃物长期在自然环境中难以分解和消失。以至于在驰名世界的黄山、庐山垃圾随处可见,甚至连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游客也留下各种饮料袋、包装袋等垃圾。
(二)游人对文物、古迹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由于管理不得力,游人在游览区从内到外,乱刻乱画,在墙上、建筑物的柱子上、石头上、树上到处可见“XXX到此一游”、“XXX留念” 等杂乱字迹。如在峨眉山、张家界森林公园等处林木、墙体、岩体、碎石上的乱刻乱画现象到处可见。有些人对“禁止攀登”的牌子视而不见,仍旧攀登,在铜铸、石雕的艺术造型上照相;在森林风景区内众多的游人有意无意的采集花草树木,捕捉有益动物,携带录音机大放音乐,嘈杂噪声干扰鸟类的生存;烟、野炊引起山火等,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
四、其他一些不利因素制约旅游环境
(一)旅游环保制度不完善及管理不健全
没有自己专门的旅游环境保护法,虽然在环境保护的立法上作了许多工作,但在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方面却缺乏健全管理。旅游区大多数基础建设项目,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有关手续,有是虽然办了,但没有相关部门的配合把关,流于形式。比如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30、31条规定:“刻画涂污和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尚不严重的,由公安部门或文物所在单位处理赔偿损失。”其中何谓“尚不严重”,罚款赔偿如何界定,都无法具体明确的规定,容易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加之一些旅游区没有权威性的环境保护机构,往往一个旅游区分属几个部门主管,形成旅游部门、环保部门多头领导,各自为政,互相分割的现象,不利于旅游环境保护具体工作的开展。
(二)旅游管理部门重开发产值,轻环境保护
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对基层企业领导者和经营决策部门来说,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一直是个两难选择。在开发和发展过程中,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上存在着这么一个观点,认为旅游是无烟工业,能产生巨大效益,可大力开发。从国内外的经验教训来看,过度地开发旅游资源,会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造成破坏。在景区大量兴建配套设施,造成整体环境的损害。在文物景区内的大量建设工程,就会改变文物的原有特色,割裂了文物作为历史和现实连接的纽带。在一些“老少边穷”贫困地区,它们有着丰富的资源,但急于脱贫致富,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很容易采取粗放、野蛮、掠夺式的开发。随着政策逐步放宽和民间资本的逐步壮大,民营资本也开始大量进入旅游业。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破坏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景区对专家的忠告置若罔闻。
(三)旅游容量超负荷问题远未得到实质解决
很多风景名胜区特别是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和景区,旅游旺季时,长期“人满为患”。络绎不绝的游人为景区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游人的数量一旦超过承载量,也会使原本脆弱的景区陷入危险的境地。世界遗产地敦煌石窟由于近年来游客过多,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和光线的影响造成壁画剥落,20年间的损坏超过过去几百年来的侵蚀。由于旅游者素质低下,人为破坏的事件时常发生。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中的织金洞,是我国目前开发出来的最大的地下溶洞。但在运行初期,管理人员不够,成片成片的石笋、石柱被游客折断带走,经过百万年才能形成的洞中独特的自然奇观卷曲石已经所剩无几,且大的一个不剩,令人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