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本色语文的要义
2009-07-03段小琴
段小琴
记得第一次看到“本色语文”这个词时,我感到迷茫: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本色”的呢?后来,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青年优秀教师本色语文观摩课研讨活动,解开了我心中的这个谜。这次活动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堂堂精彩的观摩课,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奋发的精神。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孙建锋等特级教师和一些优秀的青年教师为与会的教师们献上了一道道丰盛的“美味佳肴”。一堂堂本色语文课给了我很深的感触,大师们用他们的课教会了许多像我一样的青年语文教师,如何在平时的课堂中体现语文的“本色”。
这次活动,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名师们在课堂中把语言“扎实”地训练到位,把语文知识“扎实”地落实到位,把学习语文的方法“扎实”地指导到位。让我感悟到:扎实,乃本色语文的要义。
他们的课堂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遇到错误及时纠正,遇到遗漏随时弥补。如孙建锋老师在《凄美的放手》进行导入时,要求学生把猜出的谜底(美)演板时,就因为学生在写“美”字的笔顺时不正确,竟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写了五次,直到学生把字的笔顺写对、把字写好为止。于永正老师在指导学生读《第一次抱母亲》时,发现学生读课文时的停顿没到位或是句子没读通、或是字音没读准,他都会要求学生停下,一次又一次地指导,范读,再指导,再范读……直到学生读好才继续往下读。
如孙建锋老师上《凄美的放手》一课,在初读环节中,学生读之前孙老师就教给学生初读课文的方法。他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同学们,我们在读一篇新的课文时,要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字字入目”就是把每个字看清,特别是看清生字;“句句入心”是读准课文中的每个字的字音,把每句话读通、读顺,并试着读出感情。
学生在这一个看似简单的要求中学会了如何把一篇新课文读好。
于永正老师在教《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检查生字“越”的认读。
师问: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这个“越”字,注意它里面部分的笔顺(师边板书,边指导“越”字的写法)
生读三遍。
师:这个字在文中组了一个什么词?读出来。(师板书词语。生齐读,并在书上做上记号)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翻过一座座高山,趟过了一条条大河,比喻经历了许多的艰难险阻。
师:非常好,说明你的预习很到位。谁会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呢?(指名答)
师:哥德说过:“会读书的人有两只慧眼,一只慧眼看着文字,另一只慧眼看文字后面的东西。”那么,你现在看到“翻山越岭”这个词,又是怎样理解的呢?“山”指的是什么?“岭”又指的是什么?
生:我认为“山”和“岭”在文中指的是母亲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师:比如说,它们是……
(生自由答。师指导有感情地读词语)
师:母亲用80多斤的身体去挑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却从不让我们挑,这表达了什么?
生:母亲对我们深深的爱。(师指导读词语)
学生从这一教学环节中不但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也从词语中体会到了文字中所表达的情感,更学会了学习语文的方法。
又如,同样是于永正老师的《第一次抱母亲》,在理解“责怪”一词时,是这样处理的——
师:“责怪”是什么意思?
生:责备、埋怨。
师:那作者在这为什么不用“责备”或是“埋怨”呢?因为“责备”感情色彩较“责怪”重,“我”与护士不太熟悉,在这用上“责备”语气太重,不符合平时我们处在这种情况下的语言氛围。而“埋怨”较“责怪”感情色彩轻,在这儿用“埋怨”又显得语气太轻,表达不出护士对母亲的关爱。所以在这用上“责怪”最为恰当。由此可见,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注意用词要恰当好处,这样才能把自己真实的情感更好地表达出来。
这个教学片段,看似简单地理解一个词语的教学,然而学生又在这一学习中增长了多少写作知识和技巧啊!
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本色语文课就是把语文课上真实、上扎实、上朴实。”作为一名一线的青年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把本色语文带入课堂,让我们的孩子在轻松的课堂中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提高语文素养。让我们记住一位著名特级教师的话:“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头语和书面语的课。为此,语文课要念好‘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的‘十字真经,紧扣‘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的‘八字要诀,强调‘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应用的‘四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