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机智的生成与把握
2009-07-03周建红
周建红
教学机智是教育智慧的表现形式,没有智慧就没有机智,教师不仅要有聪明的、富有创造力的头脑、丰富的教学经验、系统的教学理论,更要有一种以儿童为指向的多方面的、复杂的关心品质,这样才能够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生成的课堂设置的预设应该是充分的、生成的,只有这样的预设,才能为生成的课堂设置成功的阶梯。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然而,不少教师简单、机械地解读了“生成”,从而将“预设”完全摒弃。如果漫无边际的生成挤占了学生有效学习的时间,或许学生活跃了,课堂热闹了,但是表面的浮华终究掩盖不了实质的苍白,学生的语言得不到发展,人文素养得不到提高,其语文素养只能永远徘徊于低谷之中。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机智的重要体现是走向关注生成与充分预设的融合,走向教学平衡的支点。
一、预设多个学案,多维开放生成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
可见,教师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发挥聪明才智及主动性,为动态生成而设计,使设计尽可能地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尽可能多地考虑不确定因素,使教学资源尽可能生成在预设之内。
所以我们要摒弃的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追求的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设计。
1.灵活的板块式教学程序
教师根据文本特点,结合教学重点,把教学环节设计成几个大的板块。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活动的板块设计,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尽管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甚至截然不同,但是由于有充分的预设,所以教师不会手足无措。即使出现在这些预设之外的情况,也能够很快想出应对的策略,及时化解。
王崧舟老师在执教《万里长城》时,安排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有一个70岁老人,登上这雄伟壮丽、历史悠久的万里长城,他会怎么想?如果有一群外国友人登上这雄伟壮丽、历史悠久的万里长城,又会怎么想?……
老师一连说了一连串人物,老少中外,涵盖了所有的人,再让学生想象说话片段写作,由于教师引领时的多向性,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提供了想象和说写的方向和空间。这样做,学生在创造中有了独特的感受,教师在设计和实施中实现了自我。学生在互动中得到多方面满足,教师创造才能和引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多维的开放式问题设计
新课程中的语文课堂,应该完全摒弃那种“对不对”“美不美”的唯一答案的问题设计。生成性的预设,应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文章语言,领略文章的表达方法;更多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并以此为基点,采用多维的、发散的形式精心设疑,促进课堂的精彩生成。
例如《开国大典》的教学设计中,笔者有这样两处预设:(一)一边读书,一边圈画出最令你感到激动、自豪的语句,并以批注的形式写出自己的感受。(二) 课件创设情境,设疑“此时此刻,你就在天安门广场,你就是30万群众中的一员,你想以怎样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激动与喜悦呢”?
二、预设学习困难,全程质疑生成
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必须重视学生的质疑
问难。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呈现在课堂中的喜怒哀乐、言行举止,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即时质疑,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例如陆红老师《一只贝》的教学课堂片段,就是先确定主问题后,以独立或合作探究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形式,抓住教材和学生理解中的不确定因素,鼓励学生创造,在全程质疑中,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师:我们围绕这是一只怎样的贝?请你浏览课文。如果书上有答案就请你把它圈出来。
学生汇报:可敬、丑陋、可怜、勇敢、坚持、平常、稀罕、顽强、默默、伟大,有苦说不出、破烂、痛苦、受折磨。
师:是的,看来我们已经读出来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贝,已经有了你第一步的理解,那么请你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来证明这是一只怎样的贝。你认为它是丑陋的,哪些句子能够说明?好,拿起你的笔。
学生自己画句理解。
师:有没有答案?我相信你们肯定有想法。把你的想法跟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找到哪些证明这是一只怎样的贝。
学生交流。
师:我想你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同学又给了你启发,那么我们先一起来研究学习。课文里说这是一只怎样的贝?一句话,课文是哪一句话把你们的体会都涵盖在里面了?
如果说“一只怎样的贝”让学生带着主问题自主感悟课文,那么“用书上的句子证明自己的感悟”则是培养学生为自己的观点找到理由,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而“课文是哪一句话把你们的体会都涵盖在里面了”则是从散到聚的转择,既保证了学生个体感悟的时间,又可以一起来研究,将课文的学习引向更深的层次。学起于思,思解于问。因为乐于为学生质疑搭建平台,充分尊重学生创造思维,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学习的主体。
三、预设学情起点,自主感悟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巨大的空间,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和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并进入情景,去体验、感悟,允许对文本多元解读。你要把学生带到你想要去的地方,你首先得明白学生现在在哪里。教学前,教师要充分估计执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预设学情,考虑学生的真实起点,活化资源,促成课堂教学的成功。
1.重文本解读,教学目标预设到位
是教学,就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为采取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需要设立有意义的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统一。教学目标明确了本节课所要达到或完成的任务所在,如果一节课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极可能导致教学随心所欲,即使再生动的生成也不一定能被老师发现,而成为一种浪费。正确的目标预设是学生成功学习的基础,也为教师在学习材料的选择与进程推进上提供了正确的保证。
在执教柳宗元《江雪》一课时,“独钓寒江雪”怎样进行难点突破,当时颇花了一番心思。是啊,这么冷的天,老翁为什么还要在江上钓鱼?一般的孩子不会理解到老人是用钓鱼排遣心中的郁闷,但是了解了作者的生平以及不得志,自然就能理解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东西了。因此,当课堂上有学生提出:“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设想原因。
有的学生认为他家里穷,以捕鱼为生,天冷也要来钓鱼;有的学生认为他是个钓鱼爱好者,所以也就顾不上天冷了;有的学生认为可能老翁在想鸟都飞走了,没人和自己抢了,可以独享一份清静;有的学生认为老翁可能是遇上什么伤心事了;还有的学生提出可能是他犯了错误,被流放在外,用钓鱼排遣心中的郁闷。在此基础上,我马上让学生阅读柳宗元生平简介,问学生你现在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生1:现在,我知道了柳宗元是在被贬永州时写这一首诗的。生2:我感到,诗人是在借这个“孤舟蓑笠翁”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由于预设得充分,难点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在多元感悟中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也在“知人论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学习方法的熏陶。
2.预设要有弹性,考虑学情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过程,一切教学都应该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已知出发,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达成度更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的独特感受是我们难以预设的。我们不妨用基于弹性的预设,来预约生成的精彩,锻炼教学机智,尽可能多地考虑学情,设想学生对环节的反应,在预设学情时我们应该多这样思维:如果学生已经知道了,我该怎么办;如果学生一无所知,我又该怎么办;如果学生这样说,我该怎样引导;如果学生那样争论,我又该如何调控。多预设“如果”,多预设“怎么办”,课堂上教师就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份机智,从而使自己灵活驾驭课堂,创生更多的生动,这样的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教师要适时把握这些不确定因素拥有的无穷的教育价值,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
如教学《养花》时,一名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提出:“文章不太真实,作者在搬花时忙得腰酸背疼,还说‘真有意思!要是我,讨厌还来不及呢!”我放弃了预设——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紧紧抓住了这一信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是呀,为何说‘有意思?这样真实吗?”
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积极地投身于朗读、探究之中,经过反复思考和交流,踊跃地参与了讨论:生1:“作者喜爱养花,把它当做乐趣,搬起花来自然觉得有意思,所以这样写是真实的。”我肯定地说:“是呀,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能不高兴吗?”生2:“搬花是一种体力劳动,它有利于作者进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调节,有益身心健康,胜于吃药,所以说有意思是真实的。”我点头说:“搬花对身体健康有好处,还胜于吃药,当然有意思。”生3:“我认为是真实的,因为作者热爱劳动,认为劳动是乐趣,自然觉得有意思。”我赞赏地说:“劳动创造了美!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最有乐趣!你们今后应该怎样做?”生4:“我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生5:“我们应该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任何一种劳动都是神圣的!”生6:“我们必须爱惜劳动成果,不浪费粮食。”……
虽然我的教案搁浅了,但学生的思绪却已远航,他们学着并快乐着,在多元感悟中体会到了老舍养花的乐趣。
3.预设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新课标强调过程,过程要充分展开,就必须精心预设活动步骤。具体地讲,是指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处学生会不会有疑问;这一点他们是不是感兴趣;这一段孩子们可能有哪些生活的体验;读到这里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有满腔的情感要表达……设计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弹性空间,任孩子们的思维自由驰骋。因此,这是一种为学生的学而做的预设,是为课堂生成更有方向性、成效性的一种预设。
如教学《山行》时,事先设定的程序是:读诗题,了解背景;读诗句,弄清内容;想诗境,体会感情;诵诗篇,赏析特色。可刚一上课,便有一名学生站起来发问:“诗中为什么用‘生处而不用‘深处?”其余学生也在下面议论纷纷。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于是甩开预设的教案,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当学生给出五彩的答案后,我又根据学生的需要,把学生分组,一组为诗配画,一组改写,一组利用计算机收集相关资料,一组去图书楼查找资料。最后,学生不仅深入地体会了诗歌内容,而且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这是一个特殊的个案,老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需要高度的教学机智。
四、把握差异资源,探究合作生成
课堂教学中需要组织探究性学习,学生在尝试中出现错误和失败是很正常的,因为在尝试和探究活动过程中,如果能预设学生在尝试和探究中出现的错误,那是极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钟玲老师执教《鸟的天堂》一课,就给我们非常好的启迪。
考虑到最后一节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钟老师范读后鼓励学生质疑: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如果还有疑问也可以提出来。”
生1:巴金爷爷把大榕树和乌儿写得那么好,如同天堂一般,可文中怎么写“我有一点儿留恋”呢?如果是我的话,会恋恋不舍的。
教师的高明之处还不在这里,她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让学生自主来解疑。
师:和他一样存在这个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有半数左右的学生举手。)
师:看来,巴金爷爷的想法与众不同,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没有举手的同学,你们心中的答案呢?
生1:巴金爷爷觉得他留恋这里的风景对鸟儿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人们留在这树林里鸟儿会被打扰的。
师:你认为他想为鸟儿留下更多自由的空间。
生2:我认为巴金爷爷是想保护环境。
师:和前面同学想法一样。其他同学怎么想?
生3:我认为可能是这样的,一般小鸟都留在树林里,但是等到他们长大了成为成熟鸟儿的时候,就要飞出森林去找更广阔的天空,巴金爷爷就像一只成熟的鸟儿要飞出去做更多的事。
五、把握教学契机,实时应生生成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课堂教学如果能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无疑是很好的“生长点”。而我们的种种不放心和不放手,最终将导致学生思想翅膀的退化而永远不能高飞。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让学生在独立探索中成长,让学生在自主发展中成熟。从学生“应师”走向教师主动“应生”,这是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一大发展。新课堂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改变传统课堂学习中学生一味“应师”的现象,促成学生、教师互为主体,把握教学契机,实时应生生成尤为重要。
如在教学《荷花》一文时,我先在课前将教室做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黑板上贴上层层的莲花,教室墙壁四周挂了一些荷叶、荷花、莲蓬,给学生营造了置身满湖荷花中的情境。课一开始,我播放了江南名曲《采莲》,并投影了课文的插图。动听的音乐,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在此基础上,我说:“小朋友,你们欣赏过美丽的荷花开满池塘时的情景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美丽的荷花。”然后,我让学生聆听诗歌的配乐朗读,初步感受课文美丽的意境。接着,我放手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为让学生品味课文的意境,读出课文的韵味,我借助多媒体演示“各种各样的荷花开放时的情景”。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感受荷花“香”的气息,并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画中的人,自由畅想自己的神情、动作、语言,由此体会欢快、喜悦的心情。这样教学,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