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异化翻译策略的必要性

2009-07-03薛璟琰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异化文学作品

薛璟琰

[摘 要] 本篇论文提出异化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尤其在处理文化因子的翻译时应该考虑采取异化的策略。同时提出了适宜采取异化策略的文本。而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差异具有典型性,在翻译时要注意异化策略的使用。

[关键词] 异化;文学作品;不可避免性

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的一种转化,更是文化的交流。因此在处理文化方面的翻译时,应该考虑到让译文的读者了解外国文化,翻译工作者应该相信读者的智力极其想象力,他们应该能够理解异国文化的特异之处,翻译应该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译文如果不能传达原语文化,就不能算是“忠实于原作”。要达到以上要求,异化的翻译策略是非常有必要进行讨论的。

一、异化策略是处理文化因子翻译的有效方案

在二十世纪的近二十年里,由于西方翻译理论的影响,中国的翻译圈对于归化和异化的关系重新进行了考虑。结果是许多的理论家和翻译家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究其原因人们普遍认为翻译是两种语言沟通的桥梁,主要目的是在目的文中再现原语的思想内容,译者在翻译原语时必然在介绍和传播原语所体现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翻译必然是文化的翻译。在此笔者提出在处理文化因子的翻译时应该采取异化的策略。

1、关于异化

1995年,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的概念。他指出异化是对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表现,接受外语文本中存在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将读者带入外国情调。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传达原文的意象和文化内涵,能够原原本本地反映原作的面貌,直接跨越语言文化交际中的差异,保留了原文的文化特色。这种原汁原味的直译给读者带来异域文化和异国情调,同时还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样的译法有利于两种异质文化和语言的相互交流和渗透。促进它们彼此交融。对于在单词层面上有文化特色的词而言,为了保持原作面貌和异域文化特色,异化翻译应当是合适的。如:honeymoon蜜月、bottle neck 瓶颈、ivory tower象牙塔、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

2、翻译中异化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事业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翻译就要求翻译工作者除了要流畅地翻译原文,还要在译文中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特有的文化形象。鲁迅先生一直认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方面:一方面当然力求其易解,另一方面则要保存原作的风姿。也就是说,在翻译中只采取归化的策略是不够的,还要在译文中保留一定的“异国情调”。否则,就会造成原文的特有文化形象的缺失,使读者感到美中不足,如雾中看花,有时会歪曲形象,使读者产生错误印象。忽视文化形象的意义,在翻译中,特别是在文学翻译中,可能会影响原作原有内容的传达。更为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对原作意境、人物形象的把握,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传达原文的异质因素,尽量传达原语的异域文化特色,尽量传达原语的异语语言特色。下面的例子很著名,即20世纪30年代赵景深把the Milky Way翻译成为“牛奶路”,鲁迅狠狠批判了赵氏翻译的“牛奶路”,自此这个译文就成为中国译坛广泛流传的“经典”笑话,一直是中国翻译界嘲笑的对象,是“乱译”的典型例子。他的错误在于他见了milk就把它翻译成“牛奶”。

3、异化的不可避免性

翻译中的异化集中于关注文化差异和传达原语文化。它注意保留原文的特征和特色及语言形式。读者将能够欣赏到原文的独特的美。这样由不同的文化差异引起的语言上的差异将会缩小。那么对两种文化都是有好处的。如,中国有着丰富而又漫长的饮食文化,当中国人形容拥挤的游泳池时,他们会说,“简直像芝麻酱里煮饺子”。对于从未吃过芝麻酱和见过饺子的外国人来说,他们很难领会这个暗喻表达出来的那种幽默。在英语中如果狭小的地方有很多的人,他们将会说,“挤得像沙丁鱼一样”。但随着中国和各个国家的经济交流的加强,越来越多的沙丁鱼罐头在中国的市场上出售而且中国的食物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西方国家的市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挤得像沙丁鱼一样”这样的表达。而西方人也对芝麻酱和饺子越来越熟悉。可以体会到这个比喻的意思了。类似的例子还有,例如:“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不是译作“穷得像叫化子”。而译成“穷得像教堂里的耗子”;“He is an old screw”不是译作“他吝啬得像一只铁公鸡,一毛不拔”,而译为“他吝啬得像一枚起不动的螺丝钉”;“班门弄斧”不是译作teach one's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而译成“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the master carpenters.”又如,将“look for a needle in hay stack”不是译作“挤得水泄不通”,而是译作“草堆寻针”。

语言的文化负荷通常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心理习惯,异化译法不仅能传达原文的信息,保存源语的文化特征,还有利于两种语言的文化交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及两种语言的文化交流,各语言之间相互借进了大量的词语。例如:Harm set,harm get害人反害己、Castle in the air空中楼阁、愁眉锁眼knit one's brows。

通过以上的分析,读者的异化接受力主要还依赖于时间,这个时间有长有短。正如穆雷曾说过:“一些外国的看起来似乎是一些艰涩的词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成为很自然的词汇了。”

二、宜采取异化策略的文本

有很多的文本是要采取异化策略的。目的是使原文有其真实性有其独有的风格,异化策略是必要的。这类文本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各种文献。在这类文献中,作者特殊的写作风格与文本的内容一样重要。如:1、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译为:You want the horse to run fast and you dont let it graze.2、中国有句古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也是真理。译作:There is an old Chinese saying,“How can you catch tiger cubs without entering the tigers lair?”This saying holds true for mans practice and it also holds true for the theory of knowledge.在例一中,原文是毛泽东的话,那么采用了异化的策略,保留了毛泽东特有的个人风格。在例二中,同样采用异化的策略,既在语义上原文和译文保持了一致,也保留了中国这一谚语的特色。

做翻译时,不能盲目地去翻译,要看文本的题材、性质及目的。这样才能既起到语义上的对等,又能保留原语的文化特色。

三、文学作品中异化翻译的必要性

文学作品属于艺术范畴。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它不仅指表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它是如何表现的。这自然要求我们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民族文化所特有的规范和风情。如果无视蕴涵在不同形式中的文化差异,就会模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不必要的文化误解。下面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Unless you ve an ace up your sleeve,we are dished.”Version 1)“除非你有锦囊妙计,否则我们是输定了。”Version 2)“除非你手中藏有王牌,否则我们是输定了。”很明显,第一种译法采用的是归化法,第二种是异化的方法。术语“have an ace up one's sleeve” 来自于古代的西方,当赌徒想赢钱的话,那么提前就会在袖子里藏上一张牌。但“锦囊妙计”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锦囊妙计”是指一个藏在小口袋里的秘密的计划,当处于危险和紧急情况时拿出来使用。这个成语起源于古代中国宫廷内人们之间的斗争。因此这个成语包含着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显然第二种译法更好。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直接将源语形象搬入译文,做到了译语与源语在意义(包括文化内涵)与形式上的等值,并丰富了目的语的表达能力。因此,文化翻译中的异化策略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参考文献]

[1] 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1984,(1):66.

[2] 谭载喜.文化形象思维与信达雅[J].中国翻译,1988(5):9-10.

[3] 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外国语,1997,(6):118.

[4] 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17.

[5] 杨仕章.略论翻译与文化的关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78.

[6]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7] 穆雷.从接受理论看习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中国翻译,1990(4):9-15.

[8] 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53-361.

猜你喜欢

异化文学作品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针对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马克思如何阐释异化与非异化的内在关联
文学作品与数学
文学作品与数学
归化与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