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如何阐释异化与非异化的内在关联
2017-05-05程双斌潘中伟
程双斌++潘中伟
【摘要】对马克思来说,异化状态是非异化状态的一种缺失,消除异化就必须明确人类非异化的状态。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处在异化的状态之下,而人类非异化的状态则是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马克思在异化和非异化之间设置了一种内在的联系,我们就不能够把它仅仅看作是一种评论。
【关键词】马克思 异化 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异化在马克思看来是社会进程的一部分,“行动的个人”是市民社会中人的生活形式,也是生活形式中的内容。马克思眼中的异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各样的因素构成异化的不同方面,这些因素的内在关系广泛存在,相互影响并且占支配地位的因素对因果关系具有逻辑优先性。
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重新阐释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指一种“远离”或“达不到”非异化的人类的存在状态。异化被看成人类不应有的“缺陷”,无论在生产生活还是人类的思想观念中,异化的这种缺点遍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马克思对人的异化的讨论强调的是应有状态和实际状态的一种分离。在这里,异化一方面意味着个体与物质世界的分离,即自己生产的产品不能被自己所控制;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人与人关系的分离,即人不再作为一个类的存在物而存在。异化的人变成了“抽象物”,孤立于社会的整体之外,他失去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在异化状态下,人被剥夺了多样性。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时代引入了一种特殊的对象化的模式,他把这种特殊对象化的模式称之为异化。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继承了异化的概念,并对其加以改造。对于黑格尔而言,主体的对象化就是异化,因为他者只是对象化形式的主体本身,他者起初表现为这样一个主体,即并不是作为它自己的他者,而是作为一个外在的对象。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是这种异化不断被其他异化所取代的一个连续性过程,但是,在整个过程结束时(主体—客体的同一性在这里被重新确立),异化最终被克服。对马克思来说,对象化是一切生产性活动的内在特性,仅仅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变成外在关系时,对象化才变成异化,即当主体所创造的客体作为与主体自身相关的客体时,对象化才不是异化;而当客体与创造它的主体活动相分离时、客体不再把主体看作自身的主体而看作是属于另一个客体时,对象化就变成了异化。
在马克思看来,对象化是异化的预设前提,但不是必要条件,只有人们的活动产品为了与那个活动本身相分离而不得不与它相区别时,产品只能够与主体相异化。马克思用异化理论来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统治形式,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之前也有统治,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前资本主义社会没有异化,因为异化劳动还不是社会整体的特征,这时候表现为自由劳动的存在物和从生产的客观条件中分离出来的劳动。对马克思来说,异化就是活劳动与对象化的劳动的分离,或生产中生产价值的劳动能力与实现手段(例如,土地、资料和工具)、活动产品的分离。劳动现实化的这些手段或条件属于资本,而资本与作为它的客观条件的劳动相对立,甚至连同与劳动产品在一起的劳动能力本身也跟属于资本的异化力量的劳动相对抗。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语境里解释异化,这也是他与黑格尔最明显的差别。对于黑格尔来说,异化的过程被看作是意识的过程,于是意识在它的外在形式中成为具体,然而马克思把这个异化的过程看作是现实的社会生活过程,是人在他们的活动中并通过他们的活动而意识到这个过程的。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实质与表现形式
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特殊的对象化模式导致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主体并不把客体认作是自己的他者,而异化就是在没有被扭曲状态下不应发生分离时发生了分离。在马克思那里异化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生活阶段,意味着活劳动与对象化劳动的分离,是应当消灭的状态。马克思跟黑格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异化的主体不同,马克思异化的主体是作为“现实的”、“特殊个人”,黑格尔异化的主体确是抽象的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却变成了“自身异化的存在物”。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本质和共同本性,这不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而是以个人真实存在为基础的真实的本质,这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所产生的反思规定性的利己主义大为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类本质的异化表现为事物的交换关系。而在马克思这里,社会关系的异化是由人的异化造成的,个人决定社会关系而不是社会关系决定个人。劳动活动的畸变是个人本质异化的根源,马克思构想的劳动应当被看作劳动者本人获得自由的途径,而不只是个人生活来源的手段。把劳动看作主体需要,是马克思对劳动的本质规定。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劳动表现为异化的劳动,即工人所从事的反过来奴役工人的劳动就是异化劳动。马克思认为“劳动的这种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变为异化、外化”。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条件下,工人的劳动能力只是单方面的发展,虽然资本主义发展了所有人类的能力、活动和需要,但并不是说它发展了所有人的能力。
对此,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具有四个规定性: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通过异化劳动资本主义社会暴露出非人性和反人道的特性。无产阶级的真实情况让马克思反思作为类的人,不仅包括自然力,还具有类的能力。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具有类意识,即人能够在精神上把自己与正在做的事情区别开来,动物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活动的实体。在马克思那里精神跟肉体相统一的人可以调整他自己活动的对象来适应不同的生产需要,马克思把人看作社会的存在物,个体的活动就是社会的活动。这种类意识是马克思归于人的生命活动的完美范疇,当马克思认为人的生命活动具有目的性时,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必然是完整性的。
马克思认为,在真正自由的社会中,任何人都能够“随自己的兴趣”选择某种“生活的表现”
在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著作中,他把未来社会未被异化的自由人称为“全面的人”。这种“全面的人”将不再“劳动”(就迄今为止的劳动意义而言),他将进行“生产”,以此实现他的生活。这种普遍的、全面的方式不再从属于劳动分工。马克思认为,在真正自由的社会中,任何人都不会被终身固定在一种片面的生产方式上,而是时刻都能够“随自己的兴趣”选择某种“生活的表现”。那么,这种个人的任意如何能够与普遍生产的社会调控共同存在,根据马克思的思路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未来的人在其意志上应该与其他人保持一致性,以至于在他看来,共同利益与特殊利益之间的冲突是不可思议的。与之相反,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各个人所追求的仅仅只是自己的特殊的、对他们来说是同他们共同利益不相符合的利益,所以他们认为,这种共同利益(‘共同性的虚幻形式,例如国家)是‘异己的和‘不依赖于他们的”。
在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著作中,人的全面解放应该导致全面发展的、完全地个人自由地从事完善其生命的生产,这个思想即使在马克思晚年的著作中,也保留了下来。虽然分工(尤其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城市劳动与农村劳动的分工)继续遭到了批判,但是在克服异化的问题上,马克思始终认为:巩固为独立主体的经济进程(资本、市场)的力量必须置于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统治之下。马克思不再期望通过利己的、孤立的工人转变为与社会存在相一致的全面生产者,而是通过缩短劳动时间来实现彻底的满足与自由。
(作者单位均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