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09-06-29刘淑忠
刘淑忠
无论做什么,感兴趣才能做好,学习数学也不例外。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学好数学。为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数学课上,笔者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以教师讲为主的陈旧教学模式。为了捕捉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笔者进行积极探索。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及时、全面的多向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把数学课上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肯定。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勤动手、勤动脑的好习惯。由于知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探讨得来的,因而学生掌握的特别牢固。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笔者平时在引导学生学数学的时候,总是尽力设法将他们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和他们念某一本数学课外书,念到一个算式或一个概念时,笔者故意遗漏一个数字或一个运算符号,或者别的什么,让学生去发现和补充。有时笔者会突然提问:“现在你们想想,这本书里讲到的数学知识为什么这么有味道?”等等。当他们知道能从书中明白一些道理后,纷纷要求说:“老师能不能把书借给我读几天?”这样学生的读书兴趣被激发出来,就会自觉地读书和思考,从而使他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设计课堂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都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才能实现。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使练习多样化,使练习有目的,有层次,有针对性,练习情景要有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如教学元﹑角﹑分时,如果单一地让学生计算,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这时可设计一些游戏性练习,分组进行“小小售货员”比赛:用10元钱买练习本、圆珠笔、钢笔,3样东西都买,钱正好用完,看那一组完成得最好最快。针对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设计给小马虎“治病”,让学生当医生,找出病因并医治。这样的变化练习,学生乐学,效果好。
为使每位参加练习者每节课都有所得,设计练习时还要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如学习乘法的估算时,练习如下题目:1)给一些数求它的近似数;2)给出乘法算式估算其结果。学生在练习中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自然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把数学学习当成一种乐趣,那么数学教学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总之,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始终要相信一点,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学生一旦将单纯的兴趣与崇高的理想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不断地促进学生去实践,去探索,逐步引导他们爱学数学,从而发展智力,为将来钻研更高深的数学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视师生情感的培养,内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在某一学科上学业落后,考试不及格,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那冷漠的态度。如何改变学生这种对学习数学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态度呢?心理学理论认为,情感具有两极性——积极的增力作用和消极的减力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积极的教学功能,尽量避免消极作用。例如,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时,有自信的学生便主动举手回答,于是会引起其他学生的羡慕和嫉妒而产生不同的心态,教师可适当引导,促成其他学生培养自己的信心。
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认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例如,作为数学教学的组成部分的例题教学中,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给出板书展示,教师再激励。学生自己思考能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展示板书,能锻炼的信心等。在经过多次实际操作后,很多学生都能积极主动提问及给出自己思考的入手点和正确的板书展示。如果能个别辅导,融情于教学中,学生的感触就会更加深刻,对数学的喜爱之情就更具有持久性、深入性和主动性,有时甚至达到入迷的程度。这就表明情感教育的激励功能对数学教育有不可忽视的功效,师生情感的良好培养,内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意志。
总之,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方法外,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与激发,还有赖于数学教师的精心培养和细心呵护。教师每堂数学课都应精心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挖掘出一些数学趣味因素,从而使数学课堂高潮迭起,妙趣横生。这样能从根本上改善数学学科的繁难、枯燥乏味的负面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的数学”“快乐的学”的最佳境界。
(作者单位:河北省广宗县核桃园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