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不和谐师生关系的原因分析
2009-06-29刘海侠
刘海侠
有人曾就目前师生关系现状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调查发现,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只有12.3%的学生首先想到老师;“心里有话要说的时候”,只有4.8%的学生找老师说;而在教师问卷调查中,却有90.2%的教师认为“所有学生”或者“大部分学生”都很信任自己;有81%的教师愿意与学生交朋友。缘何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同样在调查中发现,有85.6%的学生认为老师“很少”或“从来不参加”学生的课余活动;有61%的学生认为老师与学生“接触不多”或“很少接触”;有50.7%的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了解不多”或“很少了解”;同学有了缺点和错误,48.8%的学生回答说老师有讽刺挖苦行为。学生对目前师生关系满意程度是:满意的占27%;比较满意,但认为不足的占34%;不满意的占24%。不满意的主要理由是:“老师对我们不了解,不知道我们的想法,而只关心学习成绩”“师生之间没有交流,互不理解”。
由此不难看出,目前师生关系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师生之间的距离在逐渐扩大。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今天,应试教育的弊端已十分明显地暴露出来。师生关系紧张在很大程度上是应试教育带来的结果。
目前在学校中,课堂教学形成以应付考试为中心,以单纯追求教师的教学成绩为价值取向的教学模式,中考、会考、高考成为中学教学的指挥棒。平时教师不钻研教学大纲而钻研考试大纲,怎么考就怎么教。去年的教学围绕前年的试题转,今年的教学围绕去年的试题转,教学总是盲目地跟在考题后面转。特别是毕业班更是以考试为中心组织讲解教材,“教学内容题目化、题目训练系列化、系列讲解重点化、答案要点规范化”,成了被普遍推广的经验。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考试成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样就形成学校教学的程式:读书——考试——升学。学生读书是为了升学,一旦被认定为升学无望,教师便对他们失去信心,他们对自己也失去信心,于是就自暴自弃。教师为升学考试付出许多,学生却厌学、辍学,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应试教育带来的结果是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学生的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评价教师和学生,以升学率为唯一的标准来评价学校,因而教师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学习上、考试上,造成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这样一来,学生一出问题,教师就要严管,一严管就容易失当,就会出现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偏差
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从来就没有把学生和教师放在平等的地位上,教师从来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学生从来就是被传道、被授业、被解惑的对象。在一些教师的观念中,“师道尊严”比法律赋予学生的平等权利还重要。因而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很少从2个平等的人在一起共同讨论一个话题的角度去对待学生,人与人之间在交流中所应遵循的平等、民主的原则,在“师道尊严”的面孔下总显得苍白无力。
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以教育任务为中心的“人与人”的关系。但在现今的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似乎更倾向于被异化为“人与物”的关系。学生在班级中,缺少的是作为人的尊严与权利,与其说学生在班级中履行的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毋宁说学生更多的是实践角色行为的另一个方面,即教师和家长对自己的角色期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注入式”“满堂灌”现象普遍存在。一是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考,你背,教师主宰课堂。“教”的责任是向学生大量注入课本知识,将书本中的一些概念、定义、结论等知识装入学生头脑。“学”的任务是学生被动地接受被教师“加工”过的课本知识,记忆和强化那些结论性的知识。二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抹杀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讲得过多,讲得过细,讲得过烂,面面俱到,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我学习、自我消化的时间。知识讲解、例题选用、过程分析、结论得出、问题设计、答案构建等都是由教师一人承担,学生坐在那里除了听,最多是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教学的附庸,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遏制。
为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师生关系多为管制和被管制的关系,教育气氛多呈紧张、沉闷、压抑状,学生的思想行为大都被严格地管束,时间、空间大部分被强制性的“苦学”所占领,学生成为“我们都是木头人,不准说话不准动”的“听客”。
教师个人素质的问题
在传统的师生观念中,所谓尊师爱生,在多数场合表现为师道尊严,教师凛然不可侵犯,从而养成一种专制的工作作风。因此,学生稍有差错便是罚站、写检讨、请家长。如果经常处于这种状态,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厌学、逃学,甚至故意在课堂上与教师捣乱。
学生反映最多的还是师德问题。有的教师把教育视为一种“交易”,要求学生有所“回报”;有的教师向学生索取财物,为本班学生进行有偿家教;有的教师上课来,下课走,完不成任务怪学生,学得不好怨学生;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关心自己如何教,忽视学生如何学,拿着参考书,念着教科书,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的答案,学生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有的教师对学生采取专横式领导方式,动辄训斥、责骂、盘问、追查,盛气凌人,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有的教师采取放任领导方式,对学生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撒手不管,班集体犹如一盘散沙,形成不了集体的统一意志。由此学生对教师不满和怨恨的情绪与日俱增,师生之间的关系日益冷漠。
社会认识方面的因素
长期以来,社会上在认识师生关系时,常常把家庭中的父子关系作为参照框架,即所谓“师徒如父子”。在家长看来,孩子应听教师的话,接受教师的批评。无论这种批评是否过当,只要教师的批评甚至惩罚没有造成学生身体上的伤害,教师就一定是对的。至于对学生心理上的创伤,家长则不去关心或很少关心。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对学生的“雕刻”应该是合乎情理的,在“雕刻”过程中也难免会对学生有所损伤,否则何以称为“雕刻”呢?教师在家长的眼里,总归其愿望是良好的,且具有“雕刻”学生灵魂的资本与技术。因此,家长如果不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决不会与教师发生冲突。不然,教师可以以家长反对“雕刻”为由,拒绝对其孩子的“雕刻”。如此,家长那种对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就会破灭。从这个角度讲,学生真有些忍辱负重的意味,而这“辱”是来自于教师的,这“重”是家长赋予的。
学生自身的因素
由于受先天遗传、后天教育以及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个性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商的高低、兴趣爱好的不同、认知水平的差异、体质的强弱等方面。因而,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必然有所不同。
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不守课堂纪律,上课讲话,做小动作,不专心听课,等等,对课堂教学秩序产生有限度的干扰,因而时常受到教师的批评;有的学生经常因完不成教师布置的教育教学任务,而受到教师的批评。久而久之,他们便对教师产生怨恨,造成教师和这部分学生之间的紧张关系。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