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的四境界论

2009-06-25袁晓阳

科教导刊 2009年29期
关键词:宗师寡人帝王

袁晓阳

摘要《庄子》的内七篇反映了一个人内在境界提升的过程,《逍遥游》和《齐物论》是庄子提倡的一种游的境界,《养生主》和《人间世》反映的是庄子的一种达的境界,《德充符》是庄子的德的境界,《大宗师》和《应帝王》是庄子提倡的一种最高境界—道的境界。

关键词游达德道

中图分类号:B223文献标识码:A

1 境界的概念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最伟大神奇的集思想、哲学、文学为一体的大师,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直是我最喜爱的,他的文学化的哲学,诗化的哲理一直是我最欣赏的,他的一句“养志者忘形”曾经让我拥有了一把面对岁月流失而安然处之的切玉刀,他的率性耿直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也最符合我内心深处最隐微的部分。他为什么能在乱世达到一种逍遥处顺,自在安顿,德性充足的状态,这是我一直在思索也在找寻的答案,我想那是因为他已经达到至高的境界,在阅读他内七篇时,我感觉其实这七篇就是他内在境界提升的过程。

境界是指从人们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道德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们所处的地位和自身的道德修养。对境界的专门探讨大兴于20世纪40年代的新儒家,比如就有冯友兰的四境界论,宗白华的人生五境界说,唐君毅的“心灵九境”之说,方东美提出的“人生两界六层次说”,以及张世英指出人生境界可以分为“原始的天人合一”、“主客二分”和“高级的天人合一”三个层次。而我认为,庄子在内篇里体现的四种境界比这些名家提出的境界更形象,更符合人的本性,也更能让人达到一种真正的道的境界。

2 庄子的四境界论

道是庄子的核心思想,虽然庄子传承了老子的“道法自然”,但是老子的道主要提供的是次序,而庄子的道主要与个人的生存有关,在庄子哲学中,“道”是宇宙的本体,是一个无限的概念。由“道”而产生了天地万物,“道”本身是万物之源“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庄子·大宗师》)。人如果得 “道”,即获得了无限和自由。所以他主张“无为”“无待”“外化而内不化”等等。

内七篇主要是围绕生命的主题展开的,概括一句就是“游心于虚”。屈复认为“逍遥游者,言其志也。齐物论者,知之明。养生主者,行之力。人间世则处世之方。德充符则自修之实。大宗师者,内圣之极功。应帝王者,外王之能事也。”虽然内七篇内容不同说的却只是一个道理,从逍遥开始到混沌结束,完成一次精神境界的提升。

我认为《逍遥游》和《齐物论》是庄子提倡的一种游的境界,《养生主》和《人间世》反映的是庄子的一种达的境界,《德充符》是庄子的德的境界,《大宗师》和《应帝王》是庄子提倡的一种最高境界—道的境界。

在《逍遥游》里我们可以了解,逍遥就是生命自在的是意思,“逍”就是消解,是功夫,是要把生命的有限性消解掉;“遥”是通过消解的功夫所开显的境界,是海阔天空而任我遨游。在《逍遥游》中体现了生命的四层进境:第一层境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第二层境是宋荣子,达到“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第三层境是“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第四层境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彼且恶乎待哉。”然后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这样就达到了游的状态,精神的束缚解开了,心灵自由了。心灵自由了,就象一个被捆绑的人解开绳索后,可以到处走动了,可以到处看事物了,要进一步能遨游还需要物化即齐物。在《齐物论》中,一开始就告诉我们生有涯知无涯的处境和困局。此生有限,而愿望无穷,人物有限,而人间无情,许多人“终身役役,不见其成功。”所以我们就要以心齐物,道通万物,这样我们就不会在物的世界流连忘返,不计较物的美丑和得失,能“寓诸庸”,真正得到精神的自由,达到游的境界。

心自由了,还要学会养心,所谓的养生,主要不是养形而是心的培护,所以在《养生主》里庄子强调的是“缘督以为经”。庄子通过庖丁解牛故事把生命的主题用屠杀加以演绎,庖丁的回答做了最好的说明:“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己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庄子告诉我们只要能做到“官直止而神欲行”可以依乎天理,就可以达到庖丁那种潇洒自如的境界,就是一种生命通达的境界,也就是达的境界。但是人毕竟是世界中的人,人怎样游走在这充满荆棘的世界,达到通达的境界呢?在《人间世》里,庄子通过颜回要去劝说卫国国君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心斋的概念“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心灵的内敛就是心斋,就是在这世界面前不动心,不动心就可以不受这个世界的限制,达到达的境界,这样也就可以正确面对有用无用,选择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

庄子的《德充符》显示了庄子的一种德的境界,从始至终都是一篇德的赞歌,“充”和“符”两个字所强调的方面是不同的:充言其内,符称其外,当一个人的内心被德充满时,他该是什么样子呢?庄子通过写一系列象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等形体残疾者形象告诉我们“含德之厚”的基本形象,尤其是哀骀它的故事:“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数十而未止也。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国无宰,而寡人传国焉。闷然而后应,泛而若辞。寡人丑乎,卒授之国。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恤焉若有亡也,若无与乐是国也。”“德而往,实而归”是庄子要“引天下而从之”的。要达到德的境界,庄子认为是要“忘”,因为我们无法支配形体的变化,生不可御,死不可止,美不可迎,丑不可拒,这些都和人无关,所以应该遗忘,这样才能超越有形世界,达到德的境界。

德还不是庄子精神世界里的最高境界,道才是,除了道,谁还能泽及万世、长于上古、覆载天地而雕刻众形呢?在《大宗师》里的师不是指尧或者黄帝什么,而是指道,是庄子文字中描述“道”最多的一篇。那么什么是道呢,庄子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道是无形的也是没有界限的,得道之人就是真人,也就是真正的人,由此可见,道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实,本然,那样“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完全是一种顺其自然的生活。这样“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不管尘世怎么喧闹,都可以拥有一宁静的世界。达到了道的境界,顺应自然,就可以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帝王,因此在内七篇,庄子以《应帝王》作为最后一篇,做一个总结,告诉我们在生命的意义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帝王,所以说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能真正主宰自己,让自己真实地活着。怎样才能真实地主宰自己呢,如篇名所暗示,要“应”,顺应自然,消除人为的因素,拥有一颗虚而无藏的心,能游于无有,就象文章中的混沌的故事就很经典“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故事说明要保持自然,硬要开窍,只能消亡。

3 庄子境界论的现实意义

一种理论一种哲理只有对现实具有实际的意义才有意义,笔者研究庄子的四境界主要是感慨现实社会中人的物化太过严重,精神高度空虚,所以想用庄子的境界论来提升一下现实中人的境界。王国维说:“有境界自成高格。”一个人的道德境界的提高一定会让一个人生活的品质和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佛家说,每个人各有其自己的世界“如众灯明,各遍似一”,而一个有比较高境界的人,不会为名利而忙碌,而是安于自己的内心,过一种比较善意丰富而有尊严的生活。而一个社会的整体道德境界的提高,会让大家都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礼让,相互学习,一定会让一个社会更和谐,如果能把庄子的境界的提升做一个系统的研究,给需要指点的人一个航标,这是很有意义的,不管对个人素质的提高还是整个社会的和谐。

猜你喜欢

宗师寡人帝王
帝王计划
意林
黑色帝王颛顼
寡人的自信撑爆宇宙
帝王蟹
编辑部的故事
黑带的含义
寡人之于学习也
王家卫妙解“一代宗师”
开心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