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审美价值

2009-06-23谢哲邦

艺术百家 2009年3期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音乐艺术

谢哲邦

摘要: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技能技巧课程。其特点是依据歌曲旋律的乐音动态结构,通过挖掘歌词的思想灵魂,在键盘上作出即兴弹奏,尽可能地用琴声带动演唱者投入歌曲情绪,并与歌声共同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伴奏者需要以内心的审美判断去寻求和创造符合作曲家与歌词作家内心表现需要的各种音响形态,并通过丰富的和声色彩、多种类型的节奏变化、多样化的音型织体等手法,更好体现曲作家与词作家的音乐思想。钢琴即兴伴奏具有艺术创作特色和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目前对其的研究仅停留在编配创作手法上。其价值作用也仅仅停留在“实用工具”的表层价值上。本文分析了钢琴即兴伴奏的自身创作特点,并从钢琴伴奏所体现出的心灵自由的思维平台、创新追求的情感空间及完美艺术的境界背景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审美价值。意在更深地挖掘钢琴即兴伴奏的价值与作用,使其具有更高层次的教育理念,成为创美的良好手段。

关键词:音乐艺术;钢琴即兴伴奏;艺术审美价值;心灵自由;情感空间;境界背景

中图分类号:J601文献标识码:A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技能技巧课程,是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钢琴即兴伴奏,是演奏者对基础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作曲理论和钢琴演奏技能等方面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它不单纯是一个技术手法的问题,而且隶属于音乐创作的范围,是对歌曲的再创作。因此,钢琴即兴伴奏具有其自身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研究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审美价值,无疑对深化高师音乐教育改革,重视钢琴即兴伴奏的课程建设,更新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观念等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钢琴即兴伴奏体现心灵自由的思维平台

音乐是审美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征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情境和表达情感的一门艺术。音乐是通过审美来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的,任何一种音乐基本组织,都必须是在一定的审美意识背景下相互联系、相互依托,共同组成表现“美”的基本要素。因此,音乐,是创美的艺术。“在这创美过程中,同步发生着审美心理的建构,产生对美(自由形式)的自由感受。美与审美是同一人化过程两个侧面。美显现着外在自然的人化成果,审美体现着内在自然的人化成果,美意味着实践的自由。审美意味着心灵的自由。”

钢琴即兴伴奏是音乐活动中的一种形式。钢琴即兴伴奏是根据既定的歌曲旋律,在键盘上作出即兴弹奏,尽可能地用琴声带动演唱者投入歌曲情绪,并与歌声共同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它的特点是突出弹奏的即兴性,即在无钢琴伴奏谱的情况下,伴奏者能以即兴伴奏烘托歌声并推动音乐的开展。它的作用不仅是使音乐形象得到充分的发挥,更重要的是琴声激起演唱者的情感活动,两者相互呼应,交流,增强音乐的感染力。因此,钢琴即兴伴奏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具有多重的审美功能。它既是对歌曲乐谱的再度创作的审美判断,又是对音乐表演的审美判断,同时,还具有唤醒欣赏者听觉审美的功能。正因钢琴即兴伴奏的这种特殊性,使钢琴即兴伴奏成为了更能表达心灵自由的思维平台。

1、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体现了音乐再度创作的心灵自由性。

歌曲中的钢琴伴奏,是依据歌曲旋律的乐音动态结构,通过挖掘歌词的思想灵魂,进行概括、提炼、抽象,选择最能表达词意神韵、最能体现曲中意境的和声、伴奏音型与织体等来揭示歌曲内涵的。即兴伴奏的“即兴”性,不仅体现在伴奏者能根据不同歌曲中的旋律、歌词内容,或是根据歌唱者的情感变化而进行的艺术创作和表演的方式上。而且,还表现在即使是同首歌曲,由于不同的演唱者,不同的演唱形式,伴奏者能灵活地采用变换调性、和声语汇、织体音型等等手法,因人而异,默契配合,使演唱更富于个性化的创造能力上。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实质上是对歌曲的再创作。这种二度创作,是在原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运用多声部的音乐思维和创作手法,进一步刻画和塑造音乐艺术的形象,使伴奏和歌唱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共同表现音乐作品的整体形象。因此,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者,必须通过内在听觉的审美判断,去选择符合作曲家与歌词作家内心情感需要的各种音响手段,给予歌曲以音乐伴奏,通过丰富的和声色彩、多种类型的节奏变化、多样化的音型织体等,更好地体现曲作家与词作家要表达的音乐思想灵魂,并与演唱者共创音乐之美。正因为伴奏中所采用的和声的色彩是丰富多样的;所选择伴奏音型也是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它赋予了和声充满生命活力的表现;所选择的伴奏织体结构也是多层次性(有三个层次:旋律层、陪衬和弦层与低音部层),它们也蕴含着多种多样的组合与表现形态。因此,即兴伴奏者可以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变化手法,更自由地表达歌曲中的思想情感,这就给即兴伴奏编配者的创作带来了广阔的心灵自由空间。

2、钢琴即兴伴奏的弹奏,体现了音乐想象创造的自由性。

钢琴即兴伴奏是实现把内心体验改造成音响结构,并化为具体实际音响的创造性想象活动的过程,它体现了音乐想象创造的自由性。

其一,钢琴即兴伴奏者,是歌曲乐谱的再度创作者。一首歌曲,只有歌词与由一系列乐音有序地组成的旋律,它们只是给予了歌唱者和伴奏者较为明确的情感基点,以及较为清晰的情绪发展线索,但要具体勾勒出歌曲的内涵,还需要钢琴伴奏者的再度创作。钢琴伴奏者需要以内心的审美判断去寻求和创造符合作曲家与歌词作家内心表现需要的各种音响形态。实现这一再创作的转化,就必须要通过伴奏者的创作想象来完成。而创作想象的来源,是通过伴奏者的外在体验(即形象表象的体验)、内在体验(即内心情感的体验)及艺术体验(即听觉材料积累的体验)等获得的。这些体验,不仅给音乐想象创造r广阔的自由空间,而且使音乐作品更富有艺术的生命力与感染力。例如,伴奏者要根据歌词的内容进行“情境”的想象,选择符合这种情境的伴奏音型与伴奏织体,以更好地刻画音乐的形象。又如,伴奏者要根据歌词的内容与旋律中的乐音动态结构进行“情感”的想象,选择和声的色彩,以丰富旋律的色彩,渲染音乐的情感等。“音乐创作与其它艺术创作相比,主要特征就在于立美主体不仅要把现实生活中的主客体之动态美艺术化,还要把主客体外在的动态转化为音响动态,把主体内在的情态与精神运动外化为声音形态。这是一个抽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一方面,立美主体要对现实美的动态进行概括、提炼、抽象,从结构上把握它的特征,选择相应的音Ⅱ向动态结构与之对应。另一方面,则要选择最恰当的音乐表现因素、最生动的表现形式实现动态结构的转化,使现实美内蕴的意味强化、深化,获得最鲜明的展现。转化的实现必须以作曲家的心理结构(情感模式)为中介,并通过创造者的感知、记忆、情感体验、想象与联想的心理活动来完成。”所以,钢琴即兴伴奏,它是一种音乐创作活动,也是创造性想

象的活动。

其二,钢琴即兴伴奏者,又是音乐的表演者。要把这些再创作的手段变为具体可昕的实际音响,这就需要钢琴即兴伴奏者通过听觉的审美,对音色、力度、速度等要素的分寸做出微致入妙的选择。在这过程中,钢琴即兴伴奏者的音乐创造想象力同样发挥了具大的作用。在钢琴即兴伴奏中,伴奏者必须通过听觉的审美想象,来仔细倾听歌曲的音乐语言、语气,并通过听觉审美想象去判断和声的结构、和声的风格、和声功能的表现力、色彩的表现力以及节奏的表现力等,以更好地控制调整弹奏的动作技能、调整音色的变化,使音乐形象得以充分的发挥。钢琴伴奏的编配,只有通过有效的表演,才能以琴声带动演唱者投人歌曲情绪,激起演唱者的情感活动,并与歌声共同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同时,也才能实现成为被听众所欣赏的审美对象。“艺术作品既然是由心灵产生出来的,它需要一种主体的创造活动,它就是这种创造活动的产品。作为这种产品,它是为旁人的,为听众的观照和感受的。这种创造活动就是艺术家的想象。……”虽然,在钢琴即兴伴奏中,想象的空间受制于歌词的内容,但是,伴奏者的想象空间和想象色彩仍是最自由和丰富的,因为他的想象处在一种审美的情感世界之中,因而其想象享有更为广阔的自由度。

3、钢琴即兴伴奏可唤醒听众听觉审美,体现音乐联想的自由性。

在钢琴即兴伴奏中,是以伴奏声部揭示旋律声部的和声内涵、衬托歌曲背景、描绘歌曲意境、渲染音乐气氛等。而这些“内涵、背景、意境、气氛”,是伴奏者通过对乐音的运动组合(即通过旋律、调性、调式、和声色彩、节奏、音型织体等),来唤起人们对其意义的联想的。正如波兰音乐美学家卓菲娅·丽莎对音乐所产生的联想功能的论述:“对音运动的感受能使我们构想出这些音乐本身所不能提供出来的东西。音运动的特性,即旋律、和声,特别是节拍——节奏、配器、力度的各种类型。使听众能够将其运动具体化,也即将这种音运动和某种视觉——空间的表象联系起来。”如,钢琴伴奏所选择的各个音区,都具有不同的音色表现力,能唤起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低音区:音色沉重、浑厚,令人感觉沉痛或浓郁。中音区:音色明亮、丰满,令人感觉坚实有力或亲切温暖。高音区:音色清脆,音响尖锐,令人感觉清晰、活泼、欢快或雄壮有力等。又如,钢琴伴奏所选择的各种和弦,就有着不同的色彩的表现力,能唤起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大三和弦”的色彩感觉是明亮的,令人联想到刚强、热烈、欢快等情绪;“小三和弦”的色彩感觉是柔和的,令人联想到悲伤、温柔、宁静等情感;“减三和弦”的感觉是收拢,令人联想到恐惧感;“增三和弦”的感觉是扩张,令人联想到紧张感等。这就是以和声色彩的背景,来唤醒对情感的联想。再如,钢琴伴奏所选用的各种伴奏织体,就蕴含着多种多样的组合与表现形态,也能唤起人们多种形象的联想。“半分解的和弦织体”表现柔和、优美、平静,给人以温柔、宁静的感觉;“上下反向分解和弦式织体”表现抒情、柔和、流畅,给人带来一种舒适、清新的气息;“多层次分解和弦织体”用以描写波浪起伏的大海和潺潺流动的河水,以及自然景物,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波动等。这些都是被听觉唤醒产生的联想。然而,对听众来说,不同的音乐欣赏者,在欣赏同一首歌曲时,由于其个性特征、生活阅历、艺术修养、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趣的不同,就会体验到完全不同的感受。因此,被听觉唤醒产生的联想,其形象是千姿百态的,其情感体验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是音乐联想的自由性。

由此可见,钢琴即兴伴奏在审美活动中,体现了心灵自由的审美价值。

二、钢琴即兴伴奏体现创新追求的情感空间

音乐艺术,是情感艺术。在歌曲的演唱中,歌曲的思想内容、艺术形象及情感表达,是通过演唱者与伴奏者的共同创造才得以最终实现的。因此,钢琴即兴伴奏者,绝非只是一个歌唱者被动的陪衬者,而同样是一个创造音乐美的主动者。一个优秀的钢琴即兴伴奏者,在钢琴即兴伴奏的过程中,必然会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作热情,必然会自始至终积极处身于创作的活动中。正是这种创美的热情,有力地激发着伴奏者的创造性想象力。“只有当作曲家对创作有一种自我需要的时候,想象才会伴随着他,否则,积存在他心灵深处的各种记忆材料就无法得到分析和综合,想象力也就无力展翅飞翔。”在钢琴即兴伴奏中,“即兴”的特点性,是指没有经过缜密的思考和充分的准备,而仅凭着歌曲中的旋律、歌词内容等的激发而产生的瞬间的感受与冲动,或是根据歌唱者的情感变化而产生临时的创造性的随想而进行的一种艺术创作和表演的特殊方式。因此,在即兴伴奏的编配中,每一次的创作,都可以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这就为伴奏的创新追求创设了更为自由的情感空间。

1、以多声的音响效果来体现创新追求的情感空间。

钢琴是多声乐器,它具有囊括交响乐团由最低音区到最高音区的全部音域的宽阔音域,具有可以比拟交响乐队合奏时雄浑、嘹亮、光辉、铿锵的音响。因此,在钢琴即兴伴奏中,伴奏者可以利用钢琴这一多声的特点,创造出更多的音响,更丰富的色彩,更多的形象,来描绘音乐歌曲意境,渲染音乐气氛。例如,伴奏者可以钢琴宽广的音域,凭借着对各种乐器音响的想象,给歌曲的旋律以配器手法的处理,以丰富旋律的色彩。又如,伴奏者可采用多种类型伴奏形式,如带旋律的伴奏、不带旋律的伴奏或综合的伴奏等。在采用带旋律的伴奏手法时,可采用单旋律、旋律加和弦音和八度重复法三种。可以把旋律放在上方声部,突出歌曲的主旋律;也可以旋律在中间声部,使歌曲的主旋律显得柔和、优美;还可以旋律在低声部,歌曲主旋律显得深沉、有力。三者可根据旋律发展、情感需要交替使用。再如,在伴奏中,采用复调的创作手法,使伴奏与主旋律形成多线的对比关系。这里也有三种形式,第一种:运用对比复调的形式,使另一个副旋律与主旋律形成对比,起烘托、陪衬、丰富主旋律的作用。第二种,运用模仿复调的形式,与主旋律形成前呼后应的关系,使歌曲更加生动风趣,活跃了节奏,流畅了旋律。第三种,运用支声复调织体形式,将旋律加以装饰变奏,在支声式的钢琴织体中附加声部,充分运用和弦外音的作用,使音响丰满,和声的力度也得到了加强。这些手法,都是利用了钢琴的多声特点,以多层次的线条来丰富歌曲主旋律的内容,扩展歌曲情感的表达空间。“复调音乐可使每个独立的旋律相互进行对比、模仿、追逐,构成多层次的富于动力性的音乐表现力,犹如西洋绘画技巧中的‘透视技法,使绘画中不同的‘点、线相互补充、协调、呼应,从而加强了画面的厚度,使其更加丰腴、挺拔,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性。”

2、以丰富的和声色彩来体现创新追求的情感空间。

和声的设计是钢琴即兴伴奏中具有“灵魂”地位的重要部分,和声在伴奏中的作用,是通过和声色彩、力度和功能效果,来渲染音乐的情感思想,对歌曲起到烘托的作用,更深地刻画

猜你喜欢

钢琴即兴伴奏音乐艺术
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看中原优秀文化品牌的构建
探究锡剧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试论大学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改革
学生的音乐乐感培养策略探研
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改革与研究
美学与音乐美学的意义和影响
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及提高即兴伴奏能力的途径分析
钢琴即兴伴奏的审美价值与艺术性论述
和声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