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馨的家园,工作的乐园

2009-06-18

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建家集体合同小家

王 建

位于孔孟之乡的山东兖矿集团东滩煤矿是“全国模范职工之家”。长期以来,他们在矿党委和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矿行政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建家就是建队伍、建阵地、促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增强工会组织活力为主线,以推进职工之家建设为动力,紧紧围绕矿井中心工作,突出工会维护职能,鼎力打造民主、安全、温暖、奋进、和谐之家,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落实党的依靠方针

打造民主之家

该矿的职代会制度始于1989年,坚持严把制度“出台关”,严把职工代表“素质关”,严把“提案关”,坚持严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议关”,使职代会制度适应了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矿井民主管理、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需求。为督促集体合同有效落实,矿行政和各职能部门积极履行职责,根据集体合同的相关条款,有针对性地抓好落实。工会各级组织也积极主动地宣传集体合同,定期组织职工代表巡视、检查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有关单位(部门)整改。在不断规范强化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基础上,又开展了《东滩煤矿工资集体协议》《东滩煤矿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的协商签订工作,从机制上保障了职工权益的实现。根据矿井改革发展的需要,2005年,该矿借鉴运用ISO9000标准,建立了矿务公开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了矿(区)务公开的运作程序,加大了矿(区)务公开的力度。“考勤公开大家看、任务公开大家干、经费公开大家算、核算公开大家管、评比公开大家选”,区队、班组管理的透明度进一步增强。同时,还充分利用公开栏的有利位置,将矿上的重要文件、规章制度等,在公开栏上宣传,成为职工了解矿井信息的窗口,保证了广大职工群众知矿情、议矿事、分矿忧、振矿兴的责任和权益。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打造安全之家

该矿始终把群众安全工作作为推进矿井安全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着力发挥职工安全生产第一监督人、第一报告人的作用。选聘素质高、责任糯的职工担任群监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众安全监督三级网络。第一时间发现隐患,第一时间上报处理。发动职工人人关心安全、人人查摆隐患,为安全生产筑牢警戒线。加大对事故调查处理和“三同时”审查验收等工作的力度,切实发挥工会作用。依法履行参加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的职责,旗帜鲜明地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提出处理意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认真做好劳动保护用品的进库验收关。经常深入班组开展调查研究,摸清职工现场劳动保护的现状和要求,不断提高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着力推行“一票否决”制,该矿规定:凡在群众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中不作为的车间工会主席、安全生产出现重伤以上事故的单位一律取消其评先资格。今年以来,开展了六月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双先双优”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安全监督检查活动。不定期组织开展零点查岗和职工代表安全巡视。1-9月份组织群监安全检查14次,督促区队对查出的185条问题进行整改,保证了现场安全生产。被兖矿集团公司评为先进群监会、先进群监员接待站:6人被评为优秀群监员、优秀劳动保护干部。发挥女工协管特殊作用,组织开展了“温馨祝福进区队、进社区”、“真情系安全”绣安全毛巾、鞋垫等活动、“提素质、促和谐”女职工读书笔记竞赛、“平安工程”安全联保、安全格言警句征集、“送安全戏安全卡安全信到班组”等活动。女工委被煤业公司评为先进女工家属协管会,在全省安全协管竞赛中荣获第一名;14人被集团公司、煤业公司评为优秀协管员,10户家庭被授予安全幸福家庭称号;《运用制度激励,丰富协管内涵,提升安全协管整体水平的实践和探索》研究课题获山东省煤炭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一等奖。截止今年9月,矿井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248天,安全产煤2495万吨。该矿不断加大教育职能工作力度,积极组织开展以创建“工人先锋号”和“学练树”为主要载体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让技术人才和生产骨干既得面子,又得票子,名利双收。通过改善硬件环境、建立了“班组课堂”、“周末学校”、“千人文化系列展示活动”三大平台,营造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展现绝活”的浓厚氛围。矿井有真情,职工献忠诚,通过劳动竞赛这一载体,职工的主人翁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对2008年度取得优异成绩的311个各类先进集体、1644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选树了10名矿级劳动模范,20名安全生产标兵,20名优秀岗位能手,10项实名操作法(工艺),10个创新示范岗,10个模范职工之家。举办了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暨女职工“创优”竞赛活动表彰会。矿井被授予济宁市“十佳职业道德先进集体”称号,综采工区被授予济宁市、山东省“工人先锋号”,齐高连等4人被授予济宁市和集团公司劳动模范。

建立完善保障体系

打造温暖之家

结合矿井实际,该矿提出并开展了“听职工心声、知职工意愿、解职工忧愁、促矿井和谐”活动。通过“听知解促”活动,矿工会在行政与职工群众间搭起一座连心桥,做到了“政治上关心、思想上慰藉、工作上帮助、生活上解难”,形成了“平时有人访、惑时有人解、贫时有人帮、难时有人助、老时有人惦”的和谐温馨局面。

今年元旦春节期间他们共走访困难职工家庭610户,发放慰问金66.87万元,对97人次给予33.67万元的扶贫送温暖救助,27人次享受到了14.07万元的大病互助金。“三八”、“六一”期间对患病、单亲困难女职工、残疾儿童进行走访慰问,发放慰问金24000元,被煤业公司授予扶贫送温暖工作优秀单位。针对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解释、思想疏导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努力化解矛盾,维护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该矿被授予山东省煤炭系统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今年已组织6批240名井下职工带薪到临沂康复疗养;组织8批308人到北京、常州等地荣誉疗养,组织8批34人到泰安、临沂病疗。被集团公司、煤业公司评为职工疗养工作优秀单位。

健全建家长效机制

打造奋进之家

该矿对小家建设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职工之家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开展争星创优活动,把职工小家升级的基本条件设定为经济技术创新星、民主管理星、劳动协调星、宣传教育星、生活维权星、组织建设星五个方面,严格考核,并给与表彰。在建“大家”的同时,该矿更加注重“小家”的建设,通过建“小家”促“大家”。先后建成全国煤炭系统模范职工小家1个,市级模范职工小家1个,公司级模范职工小家18个。2007年该矿提出了调研到一线、服务到一线、维权到一线、帮扶到一线的“一线工作法”,要求工会专职干部带头深入生产一线,联系群众,处理和解决一线职工的实际问题,并召开了有关“一线工作法”的研讨会,集中讨论研究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增强“一线工作法”的实际操作性和工作指导性。使“一线工作法”切切实实成为工会干部的共识,成为履行职责的自觉行动。

党委领导行政支持

打造和谐之家

该矿的“建家”工作长期以来得到上级工会的大力指导和关心,矿党委更是对工会“职工之家”建设高度重视。矿党委支持工会认真贯彻执行《工会法》《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政策、法律法规,使各级组织和广大职工从政治上认清工会工作的必要性,从法律上明确工会工作的独立性,从发展上肯定工会工作的推动性。矿工会成立了建家领导小组,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从主席到各委室主任,乃至一般工作人员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不断充实的建家内容,不断延伸的建家内涵,不断拓宽的建家领域,时代化特征、群众化特色和人性化特点,都提升了建家的层次,满足了职工群众对“家”的需求。

责任编辑:陈勇毅

猜你喜欢

建家集体合同小家
“大家”“小家”同奔小康
对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中不同劳动报酬标准的疑问
北京顺义为百人以上企业“建家”
加法
服务业集体合同法律问题研究
小家小事
小家难成气候?
集体合同二三事
浅析加强企业工会建家工作建设的途径
集体合同制度法律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