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两化”法

2009-06-17孔翔兰张菊荣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两化军事情报语言学

孔翔兰 张菊荣 张 艳 高 阳

[摘要] 任务驱动“两化”法是《语言学与情报语言分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以建构主义教学观为理论基础,强调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不同阶段的任务体现,以问题或任务驱动形成师生互动。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包括教学内容专题化和学习效果作品化。三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的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关键词] 任务驱动“两化”法 建构主义教学观专题化作品化

一、引言

《语言学与情报语言分析》是我系军事情报学硕士专业“语言学与情报语言研究”研究方向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将语言学理论和军事情报理论相结合,研究各类情报语言的语言特色和文体特征,为培养学员运用语言学理论进行军事情报语言分析、提高军事情报的研判水平和情报信息处理能力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该课程已开设三期。在这三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任务驱动“两化”法教学效果最为显著。

二、任务驱动“两化”法的理论基础

所谓任务驱动“两化”法就是将所教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研究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学习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该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教学观。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建立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进步。《语言学与情报语言分析》教学采用的任务驱动“两化”法就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将课程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不同阶段的任务体现,以问题或任务驱动创设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氛围。它强调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研究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完成任务的方式来驱动和维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其在应用中学习,在应用中构建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结构,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提高。

三、任务驱动“两化”法的实施方法

任务驱动“两化”法教学的出发点是,抓住军事情报学科特点,以语言学理论为主线,以军事情报语言为对象,以教学内容专题化为形式,以学习效果作品化为驱动,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师生互动中掌握理论,学会方法,形成能力,创造成果,提高素质。培养研究生获取、处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开展任务驱动“两化”法教学的关键在于“任务”的实施方法。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教学内容专题化

深入研究大纲和教材,从整体上确定专题的结构和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是“1+ X + 1”,即1(一个核心理论)+X(该理论在不同情报主题的运用)+1(一次模拟情报平台的拓展应用:专题报告、虚拟台情、模拟台情)。“1个核心理论”包括语言学、语言哲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军事主题相关理论。专题内容以西方现代语言学四大流派为主线,将语言学与军事情报语言的融合点、创新点和生长点设计成专题。如从洪特堡的语言民族性理论看情报语言的民族性,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理论看情报语言的符号性质和特点,从布拉格学派的句子功能观看情报信息“表述核心”等,使教学重点隐含在每个专题之中。

美国心理学家杜威将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分为五个步骤:(1)困难或问题的发现;(2)确定和限定问题;(3)收集一些可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证据;(4)提出关于问题答案的假设;(5)检验假设。基于该理论,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即以语言学与军事情报语言融合点、创新点、生长点为重点,在设计任务驱动“两化”法教学模式时,首先提炼和研究重要语言学理论,保证研究生理论知识的架构;然后引导研究生寻找、思考和发现该理论在军事情报语言分析中的应用——要么以研究生为主体,鼓励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要么根据研究生的提问,选取或归纳出典型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研究,由此巧妙地把每一个语言学流派的重要内容设计成专题。

在布置专题过程中,把“教学重点问题化”当作首要环节。首先把重要理论提炼出来,对于重要理论,在师生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由两个研究生作为小教员讲解重要理论:一个讲流派基本理论,一个讲重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教员做补充,重点讲解该理论在军事情报中的拓展应用如案例分析。然后采用讨论、随议等方式引导研究生发现、思考、寻找该理论在军事情报语言分析中的应用问题。确定专题重点后,全班围绕专题重点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准备专题报告或撰写论文。授课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学习方法的指导、思维能力的训练、重点难点的突破,综合素质的培养。师生互动的方法包括兴趣驱动、现实驱动、案例驱动等。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强调个体化指导,帮助学生将问题深化,不给学生现成答案,只给学生指思路,教给其思维方法。例如,有的学生发现“美国空军白皮书”中陈述句多,介词有动词的含义,“中国”出现频率高,任课教员及时给她找到2008年11月27日“南方周末”的一篇论文:“中共党代会报告30年的词汇变迁”,建议她好好阅读并参考该论文的统计方法统计“美国空军白皮书”中有关“中国”的词汇,之后给全班复印该论文,让他们思考分析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实践证明,专题化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教师设计教学任务、创设以激发研究生完成任务和探究新知识为目的的教学环境。研究生通过提出、分析和讨论问题、进行专题报告和撰写论文,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研究者和探索者。

2.学习效果作品化

《语言学与情报语言分析》课程中“学习效果作品化”的目的是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一个全开放性的教学环节中感受自主探索的喜悦。研究生个人或小组的学习成果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展示方式:

(1)论文报告会。对于课内的每个重要理论我们都要求学生写出论文并举行论文报告。每个学生的论文选题各异,报告的多媒体课件各有特色,运用的技巧个性显著。通过撰写论文、报告论文,学生不仅掌握了重要理论,而且从中探索出了该理论应用的一般方法。这种方式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有效得多。研究生根据选定的课题,在研究中搜集大量的资料并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在撰写成论文或做作品报告时,会将头脑中的这些零散的、无序的知识和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梳理,再通过全班交流、协作学习,最终达到理论知识学习和应用的系统化、有序化目的。

(2)优秀论文展示。任课教员对每一篇论文,都进行评价。对于优秀论文则公开展示,让全班学生关注优秀论文作者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进展以及做学问的态度、情感和思维方式。使他们在交流和讨论中学会比较,学会思考,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这样既有利于研究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促使研究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研究水平和能力。

(3)登台讲课。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我们注重激励效应。为调动学习积极性,我们精心设计了授课内容,把适合研究生将的部分提炼出来,让他们“登台讲课”。目的是确保他们在完成讲课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体验自身价值,并从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及教师评价中体验学习成就和快乐,从而培养其主动学习的习惯。

《语言学与情报语言分析》的任务驱动“两化”法对研究生的每次讲课、每件作品都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评价中既考虑到研究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付出的努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创新意识,又及时总结获取知识的经验和教训。一旦发现有创新的作品和思想,就积极加以表扬,从而激励研究生形成一种积极探索的氛围,哪怕是很小的成功和进步都予以高度重视,鼓励点滴进步。如请课代表用数码相机拍摄每位学生的发言,目的在于多维激励,给研究生创造品尝学习效果的机会。实践证明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同时又督促了较弱学生,使他们在“任务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学。这样既符合目标要求,又有利于研究生个性的发展。

四、任务驱动“两化”法的实际效果

任务驱动“两化”法作为一种具体实用的教学模式,是我们在反复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而构建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真正体现了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运用“两化”法进行教学,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课三年来,本课程的研究生已在国际学术会议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篇,其中国际学术会议7篇、核心期刊6篇。研究生对任课教员的满意度为100%,认为该课程是本专业最好的课程之一。学员反映课程学习中承担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讲课、写论文、做专题报告对他们的自学能力、情报意识、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有效。

任务驱动“两化”法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创造性地实践了寓情报意识、能力培养于任务驱动“两化”教学全过程的教学理念。该课程的办学思路和实践符合军事情报外语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科学人才观和质量观的要求,是一个观念先进、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课程,目标、手段和条件相互统一,课程和专业协调发展,是一个培养具有一流复合型军事情报人才的成功范例。

参考文献:

[1]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何可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3]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姜振安.“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职教通讯,2003,(7).

[5]蒋红星.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

[6]刘润清,吴一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7]巴班斯基著.吴文凯等译.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8]钟志贤,徐洪建.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揽要[J].中国电化教育,2006,(2).

猜你喜欢

两化军事情报语言学
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评价的“两化”“两性”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两化”融合促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东营市“两化”深度融合的发展策略分析
孙子的军事情报思想
泉州市民营企业“两化”融合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社会语言学名词
评价军事情报价值的指标体系*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修辞学”——从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兼容、互补看认知修辞学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