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

2009-06-17耿春霞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耿春霞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实践教学是提高课程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文章介绍了课程教学中尝试的几种实践模式并提出了组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实效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适应新世纪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目标要求,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改革传统的、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势在必然,加强实践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这对于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见于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1.加强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丰富课程内容,构建新的课程模式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式过于呆板,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等。为此,有必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这与教育部社政2005年5号文件即《中宣部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所要求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是相一致的;同时,通过实践教学,有益于深入浅出的说明“大道理”,提高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获。

2.实践教学顺应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展实践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培养其认真思考、自我教育、自我探索的能力。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渴望参与、体验、变换新形式等内在需求;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讨论、分析获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探索

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保证,也是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的战略性选择。笔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授课过程中,在实践教学方面,做了几种新的尝试。

1.人生观教育主题班会

经过高考的洗礼,同学们走进大学开始了新的生活;然而,这里并非大家梦想的乐园。一方面,进入高职院校,相当一部分同学有一种失败感;加之大学全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大一新生一时间感到无所适从。所以,同学们抱怨最多的就是郁闷和迷茫。如何帮助大家走出困境,以昂扬的姿态踏上新的征程,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对此,笔者尝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思考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首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即组织人生观主题班会,责成班长和团支书负责;在形式上不做统一要求,给同学留出充分的想象空间。其次,在同学准备的过程中,注意和大家保持沟通,一方面,可以就班会做必要的指导,一方面,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再次,班会后由教师做总结,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并可提炼出一些新的问题,引导大家进一步思考。

2.“新老生互动”活动

在大一新生面临的所有困惑中,对自己专业的理解和学习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此问题的准确把握,无疑对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为08级学生授课过程中,笔者在06级毕业班同学中找出若干位优秀学生代表,组织了“新老生互动”活动。

互动之前,教师需就活动的形式、内容与老生做好沟通,并就其准备好的材料做必要审查。活动过程中,教师无需干预,这样可以使新老生同学充分交流。实践表明,大家交流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参加社团活动,就业情况等很多方面。

3.开辟网络咨询空间

当今的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接受各类信息的速度快,但另一方面,对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解往往具有肤浅和片面的特点,有时甚至容易走极端。因此,在课堂之外加强师生交流、纠正其错误认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选择了QQ、E-mail等网络交流方式。QQ和邮件本身是同学普遍感兴趣的事物;同时,通过网上交流,同学可以打消一些面对面交流的顾虑,使得师生交流更充分。

一段时间以来,这种活动方式初见成效。有的同学谈到了他对教师在课上讲过的某一制度及其实践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有的同学谈到了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有的同学讲了他生活中的困惑等等。对此,教师都与同学逐一、及时做了沟通,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参与的广泛性不够。实践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应当像课堂教学一样,面向全体学生;但由于课程涉及的学生众多,加之实践的场所、课时等因素的限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

第二,实践教学的规范性不强。目前针对实践教学还没有统一的、具操作性的计划安排,活动的开展还处于任课教师自身摸索阶段,因而,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第三,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由于考核标准不确定,出现了一小部分同学浑水摸鱼的现象,在其他同学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也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要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需建立配套机制对其予以规范。其中重点内容包括:制定统一的实践教学大纲,保证实践教学的基本课时;加强与社会各单位、部门的联系,拓展实践教学基地;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确保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考察机制,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邹颖佳,梁妍,洪恩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8,(4).

[2]张耀荣,何金花.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3]吕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12).

[4]刘智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困境与途径[J].科技资讯.

猜你喜欢

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