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
2009-06-17周宜丹
周宜丹
[摘要] 大学英语教学不是单纯的文化知识积累或是纯粹的技能训练,应是二者兼而有之。本文结合“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相关理念,初步探讨了如何在语言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实现人文素质的提升,深化新时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 大学英语 人本主义 情感 愉悦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熟练的语言应用能力对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非常重要。但与此同时,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情感特点、思维方式和生活状态等。要想真正实现无障碍的跨文化交际,不应忽略语言中传达的人文信息。那么,大学课堂的英语学习究竟该是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还是纯粹的技能训练呢?笔者认为,不一定要非此即彼,其实可以兼而有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其代表人物之一罗杰斯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不可分割的,教育的理想是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为一体”的人,即用情感也用认知的方式行事的情知合一的人(刘玉芹,张宁)。按照此种理想,学习者只有在最舒适最自在的状态下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种最理想的状态不仅体现在学习者的自信、自尊以及不断积累的成就感等心理状态上,还包括对新知识经验的心理认同,对综合人文素质的提升大有裨益。
首先,要激发学习者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尽可能排除一切消极因素的干扰。许多大学生英语基本功不扎实,语音语调千奇百怪,朗诵和口头表达时自信心不足,产生畏难情绪,这种情绪首先表现为“焦虑感”。“焦虑感”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思考和记忆,语言信息储存和输出效率都大大降低。畏难情绪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抑制心理”。通常而言,经常受批评或嘲讽的人自信和自尊常受打击,自我保护意识高,他们往往由于害怕犯错误而不愿意参加课堂活动。“抑制心理”事实上是为了保护自我而采取的回避和退缩行为。乔姆斯基曾说过:“学习过程中,焦虑感越大,成功率越小”(孟菲,李英杰)。由此可见,英语学习不仅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过程。心理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言学习效率,而低效率的学习反过来又会加速焦虑情绪的积累,从而不利于人文素质的综合提高。
要缓解或消除焦虑情绪,教师必须让学生甩掉心理包袱,以完全放松的心态投入到愉悦的学习活动中。按照人本主义的理想,教学活动中认知和情感的协调活动非常重要,愉悦的情感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动力。教师必须注重和学生的情感沟通,了解不同学生的情感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相应的策略,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情感上的认同。通常就性格特点来说,可以分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类学生。“主动型”的学生在课堂上总是积极参与,是活跃气氛的催化剂,课下也常常与老师交流,容易与老师“打成一片”,成为老师眼中的“宠儿”;与此同时,教师也不应忽视“被动型”的学生。“被动型”的学生大致分为三类:不自信、腼腆和懒散型。“不自信”的学生通常由于底气不足,出于防范出错的心理而不愿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应及时肯定其优势,并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善意的指点。“腼腆型”的学生由于自身性格特点,通常对老师抱有敬畏心理,教师可以在课下以朋友的心态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分享学习和生活乐趣,以轻松的方式自然消除他们对老师的防备心理,进而主动大方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懒散型”的学生比较特殊,他们通常成绩不错,不乏自信,但由于习惯了长期默默无闻自习式的学习方式,或者对老师缺乏应有的信任与尊重,不屑于参与教学活动,即使早已胸有成竹,却更乐意被点名应答,而不是主动参与。对于这两类学生,教师应尽力展现教学活动的乐趣,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成就的愉悦,同时也让其感受到被动之后错失良机的危机感。当然,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进步的喜悦,从而激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优化自我认识,更好地领会语言文字传达的人文内涵。
其次,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的“诵读法”。在旧式的私塾学堂里,私塾先生往往如痴如醉地闭目诵读,一群学生则在其带领下摇头晃脑有模有样地跟读。其间到底有多少学生有心诵读暂且不论,事实证明,许多文学名家、治国栋梁都得益于此种教学模式。长期反复的诵读,让他们充分领略到了语言文字的韵律和美感,透过优美文字,他们直接获取前辈先人的人生经验,感悟着他们的人生智慧。可以说,诵读可以让人在一种愉悦放松的状态下接收和领悟信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机械地把一堆生词和语言点塞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欣赏文字带来的美感。比如,不同语境中语音语调的变化、意群的划分,以及重读弱读的区别,这些都可以通过诵读来细细品味。教师可以播放标准录音、自己朗读或者请学生模仿朗读。乍看之下,这种诵读教学法和提升人文素养没什么联系,但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都是在反复吟诵中感悟到的,诵读对提升综合人文素养益处多多。
第三,相较于单调古板的例句,课文提供的不仅仅是单词词组的用法,而是相对完整地呈现一个人文主题,或经济、政治、科技,或哲学真理和生活感悟。
处理这些主题,教师不应只是蜻蜓点水,丰富而完整的教学活动应该包括指定课文的讲解和精心设计的拓展活动,如课堂讨论、小组辩论、问卷调查、资料搜集和个人观点陈述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让教师灵活地发动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尽量做到“人人有活儿干,人人有话说。”拓展性的活动好处很多:首先,探讨各个层面的人文话题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其次,充足的信息输入量也锻炼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力,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最后,小组活动培养了团队协作的精神,提升了交际能力。
一名教师的真正价值往往不在于其知识是否广博,或是其教学法有多高明,而是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给学生以正面积极的引导和激励,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种影响不一定是学业上的指导,哪怕只是一个和蔼的眼神、一句善意的评价或者一个会心的微笑,都可能点亮学生心中的阴霾,使其变得乐观自信起来。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强调的那样,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为本”。英语课作为大学教育的公共基础课,自然不能例外(文秋芳)。英语教学不能仅停留在文字表面,应把“育人”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说中学的英语教学只是关注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积累,那么,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超越文字本身,在巩固基础知识之外,投入更多的精力启迪学生思考,培养世界意识,拓展国际视野,将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刘玉芹,张宁.人本主义在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中的实践[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2]孟菲,李英杰.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初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8,(1).
[3]文秋芳.育人为本,授人以渔[J].外研之声,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