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审美教育向美化教育的转向

2009-06-15闫世东张立勤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高等教育美育

闫世东 张立勤

摘要:美育是一个受到漠视的领域,高等教育的美育尤其如此,然而世纪之初的高等教育呼唤着美育观念的更新、美育思路的转换。本文尝试着开启一种适应新世纪教育要求的高等教育的美育观念——从美育即“审美教育”转化为美育即“美化教育”。

关键词:高等教育;美育;审美教育;美化教育

美育两栖于美学和教育两个领域,或者说横跨在美学、教育、艺术之间,具有独特的学科位,和别样的身份识别。但是这种独特性带给美育的与其说是交叉的优势,不如说主要的是位处边缘的尴尬。对于教育学、教育管理者来说,美育是边缘和陪衬,是全面工作中的一块填充板、装饰画;对于美学家而言,腾守尧先生慨叹“现时一批以高身自诩的美学家把美育视为小菜一碟”——简而言之,大多数的美学家把美育视作“壮夫不为”的事情:而艺术家则径自低眉顺眼——直接去“琴棋书画”了……在他们眼中,美育么?美育是个什么东西?

确实,美育到底是什么,是怎么回事,如果追问的话,至今仍然是个问题:如果不追问——这本身就更成问题。

问题何在?

“美育”是历史的概念,它是1793年由德国诗人席勒首次提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传入我国。因此,近代美育在我国的发展已经一百多年。由此可见。不是缺少对于美育的理解,以及相关的论述,而是缺少明晰的说法,缺少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论述。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伟人的声音远逝了。但他对美育的蔑视未必随之消亡。20世纪80年代初,周扬说:“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这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不但不算陈旧而且至今在许多场合回荡。其观点也不需要我们去反驳了,然而这种认识却应该得到反思与质疑,特别是美育处在困顿无著的地步的时候,美学工作者、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对山穷水近疑无路的处境,不能不予以深思。

问题何在?

高等教育的美育问题本来不是出在“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上。然而,21世纪肇始,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多重因素的制约、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再行回顾美育即审美教育的观念,就凸显了高等教育中美育困窘的根源所在。可以说。这种观念反映的正是美学的精英意识,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观念,它们把高等教育的美育带入了穷途末路。而这两者本身也都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美育的理论基本上是附着在美学理论中生长出来的,在延安传统和50年代苏联模式的影响下形成的当代美育理论所具有的局限性是不言而喻的。正如杨平在《多维视野中的美育》中所表述的:“如果说在世纪前半叶美育还有深厚的学理支持,那么从50年代,随着美学大讨论与美学家自身的改造,美育在理论背景上逐渐失去了合法性。”而在美学论战中,“美学学科也从人文学科堕落为知识论的科学,实际上,这种学科定位对美学的正常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同时也对美育的学科定位起着消极的作用。即把美育视为美学知识教育、艺术技法教育,即所谓的‘双基训练,这种影响是长期深远的,以至在今天仍大有市场。”

当美学本身已经突出重围,在世纪之交实现着深刻的转型时,美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中的美育却裹足不前而迷失发展的方向(或许这也主要是由于美育为壮夫所不为的缘故)。世纪之交高等教育实行重大改革,连续几年扩招之后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到2002年底,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1600万人,”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中国高等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进入平民化教育的阶段。美育却没有随之作相应的转换,其主要形式仍不过是艺术教育。黑格尔把美学直接命名为“‘艺术哲学,或更确切一点,‘美的艺术哲学”,这对美学家而言不足为怪,但是如果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者、工作者、科研工作者还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就很令人担心了。

就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以及它所显示出来的发展方向而言,中国高等教育毫无疑问。再也不能墨守精英教育观念下形成的诸多成规。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强化、规范着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已不待言:高等教育同时也将走向平民化。另一方面,知识经济强劲的发展要求,素质教育的理念的全面展开也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摆脱单一封闭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在这多重因素制约下,在观念上把美育理解为审美教育。实践中又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皆已迷失于陈旧的观念阴霾中了。走出迷雾,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美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出路何在?

如果把精英美学与精英教育的观念已经陷入穷途末路,美育宥于传统影响抱残守缺也将前途渺茫视为最终结论的话,就显得过于消极黯淡了。究其这一纽结恰恰也预设了绝处逢生、否极泰来的生机。世纪之交美学研究转向审美文化的研究,“昭示着中国美学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现代转型。”与此同时,大众文化的生长和平民化教育观念的普及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开拓出了新境界,高等教育中的美育只要转换思路、更新观念,就能因循大势,直挂云帆。我们应从“审美教育”的崎岖险境中走出来进入“美化教育”的芳草地。完成审美教育向美化教育的转向——这将使陷入困顿的美育旅程柳暗花明又一村。

把美育从“德智体美劳”的平面序列中提取出来,使之成为一种理念、价值和方法,在立体的空间格局中运用美育思维,达到整个教育环境、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中美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境界,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美化教育。美育不能再仅仅满足于艺术教育的操作或美学知识的灌输。

如果说审美教育主要是沿袭了近代美学的传统,借鉴了西方美学思想,大体体现在:1)以艺术教育为中心,目光集中于审美的训练:2)美学知识的传授这两方面的话。美化教育则秉承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以老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思想来审视教育。同时又以新时期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全面整合高等教育中的诸多因素,整体把握其中的诸多层次。系统控制其间的诸多环节,以“大美”观念施行美育。

联系生态美学的新探索,我们将更加坚定把美育诠释为美化教育的信心。

“生态美学是以现代生态观念对美学理论的完善和拓展。它克服了传统美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强调了审美主体的参与性和主体对生态环境的依存关系。它真正体现了审美境界的主客同一和物我交融。生态美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它既是以生态价值观为取向对审美现象和规律的再认识,又是以人的生态和生态系统为对象的美学研究。它以人对生命活动的审视为逻辑起点,以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为轴线而展开,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现实关注和终极关怀。”

生态美学据以展开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两个轴线,提示我们高等教育中的美育在理解为美化教育时也要关注这两个方面。一则以教育环境为轴线进行设置,一则以

教育过程为线索进行筹划。对于教育环境(首先是硬件设施),面对当前大规模扩招后。高等教育基础设施相对紧张,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空间较小的现实条件,只有“深化各项改革,大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尤其是“深化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利用各方面的力量迅速改善大学的基础设施状况。使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籍此自然而然的孕育他们的健康身心。国外许多著名大学的和国内一些具有较长历史的名校,它们优美的校园环境对于就读于其间的学子所产生的美的陶冶作用,即使是偶尔逗留其间的游人也能深有感触,何况“人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呢!或许校园环境的重要作用是早经人们认识以至重视了,但是把它视为美育的不可或缺的一条轴线,整合到美化教育的系统中去认识和考虑确实又具有不同以往的意味,其作用和价值则又有所不同。

另一方面,以教育过程为线索进行筹划。与以往把美育视为审美教育、理解的重点在于具体的操作不同,转向美化教育后美育的中心在于筹划。从具体、单一的艺术教育和空洞抽象的知识灌输中超脱出来。从总体上加以考量,精心设计教材与教学过程,密切关注课堂内外大学生的各种活动——互联网时代不能对学生的这些活动内容和方式听之任之,否则不仅不能做好美育工作,连德育的目标也显而易见的不可能完成。无庸置疑,凡是了解新时期的高等教育的人士都会强烈的感到,原有的仅仅依靠学生工作和艺术教育工作来承担美育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美育的实际要求了。达到美化教育的境界需要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以及新举措。

曾繁仁先生在《论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中介作用》一文中概括了美育的几种重要作用,诸如美育的审美世界观培养作用;美育的文化养成作用:美育对德智体其它各育的渗透协调作用等六个方面。曾先生的设想当然是不错的。他的观点反映了人们对于新时期美育的殷切期望。然而也正是从这种期待中。我们更能感到拓展和更新美育观念、转换美育思路施行美化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因为以审美教育为代表的旧有的美育观念和方式是不可能起到如此复杂而重要的作用的。故此毋宁说这是对美育转向的强烈呼唤。

实施美化教育,即以“大美”观念领会美学的真谛,从整体美化高等教育的目标出发筹划全方位的美育体系,达到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培养现代的素质全面的大学生的目的。也就是说。美育不再是教育学生如何审美,为审美而审美;而是将其置于美化的环境中,使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审美的过程,目的不再是让他们会审美而是使他们具有美的生活方式和美的生活内容,从而自然而然地浸润出美的身心,达到“此中有真意(美),欲辨已忘言(潜移默化)”和“随风(整个教育过程)潜入夜。润物(感染学生)细无声”的境地。这是生态学特别是生态美学的自然启示,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实际上教育者都明白,美育的特点正是所谓“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或许这也是以往的教育理论中常常借助美育完成德育任务的原因所在,即所谓“寓教于乐”。美化教育的思想不再是利用美育而是把美育视为目的本身,最终的目标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与美学的根本目的和教育的最总要求显然达到本然的同一。这也是美化教育浮现而出的巨大力量源泉。

前景如何?

正如改革是发端于肯定安徽农民的自发尝试那样,改革的阻力不在动力不足和前景不明而在于束缚我们的陈旧观念和循规蹈矩的惰性思维。想一想马克思对于美的理解“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美的根源在人,在于人的丰沛的生命力。而青春岁月是生命的华彩乐章,也许青年学生是最有资格谈美的。即“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因此美育并不外在于青年学生,而是内在于青年学生。不必强加给他们许多僵化的东西,而应引导他们鲜活的真实体验。正如“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样,大学生活中也不缺少美,而是却少引导。所以说美化教育的要求不是来自教育者,而来自教育的主体,教育者不该包办美育。而应创造美化教育的诸多条件。如果真正理解了美和教育的真谛的话。美化教育的前景就不必怀疑。美化教育的实行也不困难。尽管这确实对高等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这不仅是美育的要求。其实它也是教育改革必然要求。确实,如果你还能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岁月,如果你还能接触到那些激情洋溢的鲜活声明,你就毫不会怀疑大学校园里、青年学生中无处不充盈着美,教育者要做的只是去发现、去培养、去点燃、去承托它,让生命的火焰燃得更旺,让绽放的花朵更丰满,让大学校园成为开满鲜花的芳草地。还有什么工作比这更加前程似锦吗?

其实,与其漫无边际地空想未来,不如有所选择地回顾过去。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我们知道孔子删《诗》以作教材,而当时诗是与歌舞三位一体的,那么在大教育家孔子那里,《诗》是用于德育、智育、还是美育呢?恐怕很难分得清楚。但如果把诗的教育理解成美化教育则不必去强加分辨。

当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同样,强加分辨这是属于什么教育是没有意义的,但如果把这看成美化教育则是再好不过的典范。

由此可见,究其把美育诠释为美化教育并不是故意作新名词以哗众取宠,只不过是审美教育的观念和实践遮蔽了对于美育的本然把握,造成了美育的困境,因而不得不加分辨罢了。提出向美化教育的转向,也正是希望推动美育向自身的回归。向我们优秀传统的回归。也就是说,把美育理解成美化教育既是美育自身的要求,又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继承传统与面向未来的改革创新之间真的并不存在判然的界限,除非我们在头脑中自己束缚了自己。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高等教育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析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社会艺术功能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美育教师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