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插画艺术在信息时代的视觉语言特质

2009-06-15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视觉语言

王 斐

摘要:插画是世界通用的语言。插画艺术从直接的角度看,视觉是最主要的感受、拥有、享受生活的方式。插画对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也日益成为21世纪人们视觉需求的中心,成为传播媒介必不可少的视觉语言。本文从视觉语言的角度对插画进行一定的探讨,以及在对插画不同层面的分析了解中得出插画作为信息时代的传播载体成为视觉时代发展的视觉语言。

关键词:视觉时代;插画艺术;视觉;语言

提到插画,人们往往会想到这样的场景:书籍杂志中的图像、户外广告中的大幅渲染的图像、丰富的色彩表现、没有边框的大幅色块、以及一些快速绘制出的那些一个个夸张的符号、卡通人物、变形的各种象形符号。这种语言化的视觉载体,我们称其为“插画”,它是运用于用图案表现的形象,本着审美与实用相统一的原则,尽量使线条,形态清晰明快。制作方便。这种快捷而又独特的表现形式已经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也必将成为21世纪人们视觉需求的中心,它的独特视觉效果已经成为为视觉时代增添色彩特殊的载体。

一、插画艺术的人文内涵

插画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懂得利用绘画的形式,以线条、色彩等图像使对方了解表达的内容。从传达讯息的意义来说这也许就是最古老的插画。随着人们对绘画认识的不断提高,在技术发展的今天,绘画与设计的结合体——插画得以拥有远大的前景和发展。并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

插画对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电视、录像、网络以及各类报刊书籍,到处都充满着视觉图像符号。如何正确理解、接受插图的价值并能够借此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这今天人们所要思考的问题。

课文插图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鲁迅先生曾说过,“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丰子恺生前曾为《阿Q正传》等9篇小说作过插图,他说:“这些插图,就好比在鲁迅先生的讲话上装上了一个麦克风,使他的声音放大一。”的确,在某种意义上说,插图就是对某些文字语言信息的艺术放大,具有文字所没有的不可替代性。尤其在信息时代面前,在视觉文化的视野下,课文插图有了新的内涵和新的意义。

插画对于各个层面的影响与价值是不可或缺的,插画不可避免的成为继文字以后的另一种视觉语言。

二、插画的视觉语言

视觉语言是由视觉基本元素和设计原则两部分构成的一套传达意义的规范或符号系统。其中,基本元素包括:线条、形状、明暗、色彩、质感、空间。它们是构成一件作品的基础。相当于建一栋房屋所需要的砖、瓦、水泥、钢材等等。也类似于文字语言中的字和单词。设计原则包括:布局、对比、节奏、平衡、统一。它们是艺术家用来组织和运用基本元素传达意的原则和方法。“艺术家根据各种各样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材料和表现形式(雕塑或是绘画、具象或是抽象等等),运用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在一定的范围内控制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形成能够传达特定信息的图像”。传达特定信息,这便是视觉时代视觉语言的特定存在。

(一)插画的视觉语言形式

插画艺术从直接的角度看,视觉是最主要的感受、拥有、享受生活的方式。图形的视觉语言是通过形象、色彩和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来表达特定的含义的。在招贴广告插图中,设计师正是运用这些视觉要素来传达信息和意念的。

图形语言像其他语言一样。有一套自己的语汇,有语法结构和风格。并像所有别的语言(动作语言、实体语言、影视语言)一样,是在不断地演变的。图形的语言发展到今天,已经是相当丰富的了。图形设计师现时要做的不是如何创造新的语法结构,而是进行新的思想和观念的探讨。自包豪斯设计学校开设基础训练以来,图形语言的语法结构几乎没有多大的改变,然而这期间所出现的创意性图形,却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发生了变化的结果。

在图形的视觉传达设计里,人们是靠视觉来接受信息和观念的。如果是人的视觉经验中缺乏体验的图形,往往被认为是抽象的图形,只能依靠视知觉的联想来了解所传达的信息。而具象图形哪怕只是抽象构成元素的初步表现,也能让人一目了然地了解其含义。这时,抽象和具象的概念已变得模糊起来。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具象和抽象。

1、具象的视觉语言

我们在看商业插图中超写实的画面时,会感觉到非常逼真,甚至比照片更具真实效果。这是因为商业插图中的逼真画能超越视觉的一般状态,将视知觉中的某些敏感元素加以放大,使我们的视神经处于被激发的高度兴奋状态。设计师在描绘中加入了个人的意念而使形态改变,并利用视知觉的选择性,使这种改变了的形态将视觉引导向一种预谋的造成逼真感觉的体验中去。因此,在商业插图中逼真画的形式语言中带有极为显著的主观色彩,在被传达者的眼中表现为一种被放大了的超自然的真实效果。

具象语言的另一种形式是摄影。摄影虽然是自然形态比较忠实的再现,但由于摄影时光线或摄影师的主观处理而使照片呈现出与自然物象不同的状况,一旦被设计师运用到设计上,就会出现有别于原被摄体的新的视觉语言形式。

这两种具象语言形式,都因其表现比较客观真实,容易使观者接受,作为招贴广告插图中的具象语言形式,常常被用于直接展现商品的特征或细部,容易从视觉上挑起人们的需求欲望,从情理上取得人们的信赖,并在心理上缩短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产生良好的说服力,是一种被强化了的视觉语言形式。

2、抽象的视觉语言

在心理学中,抽象是一种思维过程,是指在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在图形设计中,抽象是指从自然物象中抽取提炼出其本质属性形成的脱离自然痕迹的图形,以造形性为基点研究图形,消除某些细节,夸大某些特征以及用多视点的观察方法对一组具体的对象进行分解、提取、变形。将其解析还原为元素最基本形态,重组画面结构使各种形态元素有效地拼合成图形,形成新的视觉语言。一般来说,图形语言越简洁,画面中所表达的语汇越清晰,也就是说抽象的图形以画面为自律结构的形态关系,通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的联系能够传达出清晰的、不同于形态元素本身的信息。例如我们运用图形基本元素中的点、线、面、色彩等的组合构成,形成画面中构成关系的新图形。一旦赋予这些元素以新的概念,图形中将产生出新的信息特点。

(二)从视觉语言的角度看插画艺术

当今时代是视觉的时代,插画已经在视觉时代成为视觉语言的主流。插画所运用的视觉语言和绘画语言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绘画语言的创造不强调以视觉经验为基础,不是追加视觉语言,而是重新认识话语模式的根源。重新解释艺术与人的联系。视觉图形语言的创造,是在人的视觉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和技术,以寻找新的表现方式

来传达出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观念的变化为目的的。

人们平常所使用的语音语言之所以能够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来传达意义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而约定俗成的。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而视觉形象语言传达一个意图似乎更多的依赖人的生理感受和直觉。如同音乐与舞蹈一样,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通用的世界语。“现代知觉心理学家(主要是格式塔心理学)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每一个视觉基本元素都包含有一种力。这种力有作用点、有方向、有大小。心理学家称之为知觉力。正是由于各种各样的视觉元素所显现的这种活力使得艺术家运用视觉语言传达意义成为可能”。

视觉语言的目的是互通信息。一幅图形的画面,就是它的语言,为了使图形语言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必须先了解各设计因素的潜在涵义。人们对于视觉形态,也有一种自然归纳为语义的习惯。因此,人类在图形语言上和处理文学语言的能力一样,有基本的视觉直觉系统。插画师正是利用人们的这一习惯,运用图形符号词汇的重新组合,从而获得有崭新创意的语句。

当人们从传播的角度来解读插画:书籍杂志中的图像、户外广告中的图像以及一些快速绘制出的夸张的符号、卡通人物、变形的各种象征符号等。这些表面现象,可以发现插画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美学性产物。和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一样,是反映人的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对于生活的个性化的表白。

从视觉语言的角度去看插画艺术,使得插画这种形态成为获取某个时代或者某个作品所代表的思想及存在的形态,这种形式更能够让处在当代这种信息化时代里的人去接受、承认。也让插画成为了信息时代的新兴语言。从而在视觉时代被大力推崇和运用。

插画属于绘画艺术,诉之于视觉。插画在设计中还属于平面设计的范畴,平面设计中的图形经常被称为“视觉语言”,这是从信息传达的功能角度对图形的描述。美国符号学家萨姆瓦(Larry A.Samovar)等人在所著的《跨文化传播》中提出:“由于语言是一种代表客观实在的非精确的符号系统,因而词语的含义受各种各样不同解释的影响和制约。实际上,词语的意义在于人而不在词语本身”。视觉形态为主要语言是平面设计中视觉沟通的有效途径:也是插画有效的视觉表现途径。

书籍成为主要传播渠道的时代,插图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从此,插图的应用便成了近代视觉传达的主流。而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插图在图书杂志、时装展示、广告、音乐以及电视荧屏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成为传播媒介必不可少的视觉语言。

猜你喜欢

视觉语言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教具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论黄山标识性材料设计的“焦甜香”表达
试论舞蹈与杂技的“跨界”现象
亨利摩尔雕塑的外在视觉意义
论语言的“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