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学生就业难 论高校实践与创新教学改革

2009-06-15谢伟鹏

管理观察 2009年11期
关键词:就业难创新教学实践教学

摘 要: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不强与企业用人标准的矛盾,使大量缺少实践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如何进行实践与创新教学成为高校关注的热点。文章论述了企业的用人标准注重于实践与创新能力,分析了高校实践和创新教学的现状,揭示问题症结所在并给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实践教学 创新教学 教学改革

1.引 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2008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532万,创历史新高,未能如期就业的人数高达150万[1][2],即将毕业的09届学生又有611万,求职人众多, 加之金融危机影响的挤压,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事实。然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观原因之一就是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强。例如,华为在2008年招聘IT人才的关键标准中,排第一位的是项目经验,比重占42%;第二位是对技术技能的要求,比重为24%;然后是理论知识占18%;职业规划占9%;面试素质占7%。该公司在成都当年计划招120名从事IT研发的大学生,参加面试的人数达1500多人,实聘仅98人,比原计划少22人,符合公司用人标准的比例仅为6.53% 。[3]这充分说明,企业不是不招聘大学毕业生,而是很多学生不符合'上岗即工作' 的基本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员工培训成本日益敏感,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应聘人员的实际工作技能和创新价值,希望新进员工最好能马上上手,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基于现实情况,作为大学生培养单位的高校,如何进行实践创新教学改革已是时不我怠了。

2.高校实践创新教学的缺限

2.1 认知上的误区

有观念认为,实践教学是职业学校的事,作为高校,搞高深理论才能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地位。实践教学问题,在一些高校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理念上、宣传上,始终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问题。大学的课程设置以理论课为主干,而把实践课当成理论课的辅助。教学的目标不是提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在固定的思维模式下加深有关理论的理解。这种理念培养出的大学生在其未来面对多变的实际工作环境是无法胜任的。

从教师队伍结构来看,能真正从事实践教学的人员是缺乏的,也是不受重视的。高校的人事制度一般把实验技术人员定义为'教辅',不具有教师资格。'教辅' 的地位低、待遇差, 于是很多人以为从事实践教学工作低人一等, 这种情况影响到实践教学人员的积极性,使到许多优秀教师不愿意从事实践教学工作而千方百计转到理论教学中,导致实践教学队伍师资匮乏。由于不受重视, '教辅' 也缺少培养和提高,又怎能提高学生的水平呢?

2.2 实践教学执行的表面化

近些年来,虽说实践教学得到了高校的关注,但有些高校在执行时,只停留在表面上。在理论层面上制度颇为完善,但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尽管越来越多高校认识到实践教学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并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增加了实践课程,但有不少的实践课程列为选修,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 有的课程学分太少,学生不选,形同虚设; 有的课学生不重视,考核又不严格,走了过场。形形色色的表现,都说明存在实施制度的表面化。

2.3 实践课教材落后

受传统观念制约和出版周期的限制,很多实践教材没有紧跟创新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性,不少教材仍是作为对理论的形象解说或是对前人知识的证明,这对大学生限得太死,缺乏创新意识的培养,无法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伸展思维空间。教材内容陈旧,缺乏更新,也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无法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落后于社会的需求。

3.解决问题的设想

3.1 更新观念, 摆正高校服务于社会的定位

高校必须认清自己的作用,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而不是社会为“我”消化人才。应根据学校的不同资质,按照培养目标,紧扣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他们可以是研究人员,公务员,教员,可以是技术干部或生产能手, 领导干部或基层工作人员------,总之,必须打破单一的培养模式和千篇一律的要求。要培养多元化人才,以之适合社会的不同需求。

3.2 端正“人才”观, 改革人事制度

作为人事管理和行政管理负责同志,不要带有偏见地看待实验教学人员,认为他们无学术水平 。要把实验室管理能力强,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 实验教学效果优秀也视为有水平。让理论课教师多到实验室,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让实验课教师得到培训提高,也可以上讲台讲理论课,打破终身制,让教师在身份上,聘任上,升迁上,待遇上得到公正,公平的看待。这样一来,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必将会大大地得到提升。

3.3 改革课程设置,改革学分制

据了解,在国外,大学生入学后,从事实践技能学习不少于总学分的1/3。如哥伦比亚大学占31.3%,日本早稻田大学占35%。而我国高校,实践性教学一般只占10%~20%,[4]造成大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比较差。因此必须改革高校的课程设置,改革学分制,增加实践课程学分,让学分制更多体现实践教学方面的含金量。

3.4 规范实验教学, 严格考核制度

切实上好实验课,教师必须认真备课, 做好实验准备,做好讲解和示范;学生必须认真完成操作过程, 写好实验报告。严格考核和评分制度。大力鼓励对实验的改进和创新,评价学生的总体成绩要与实验技能, 创新能力相联系。

3.5 更新实践教学的教材

经典的理论,基本技能的实验是不能削弱或废除的, 但专业改革了,实验教材必须精简或更新。要与社会发展,社会实际,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编写出既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理论知识,能学到基本技能,又能促进思考,引导改革和创新的实践课教材。

3.6 校企结合,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企业生产一线是实践教学的最佳课堂,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配备有能力的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指导实习生,严格考核制度,使学生得到实地实战的锻炼,就不怕找工作时被列为“没有经验”的次品而被拒之就业的大门之外。我校座落在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学校和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威迪膜科技公司, 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共建了实习基地,仅09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班就有240多名学生在基地实习。他们融入企业,了解企业,企业也了解他们,因此,有不少学生由实习转为试用期,进而签订了劳动合同。这样一来,实践教学的门路拓宽了,就业市场也扩大了,可谓两全其美。

4.结束语

通过对企业用人情况的调查,揭示了企业用人标准重在实践创新能力与大学毕业生能力欠缺之间的矛盾,论述了高校在实践创新教学方面的不足,探讨了实践创新教学改革的思路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参考文献:

[1] 杨毅敏.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1):87-90.

[2]龙超凡. 福州大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提升学生创新力[J]. 中国教育报.2007(2):76-79.

[3]伍一.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建设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6(1):118-121.

[4]高启明.以能力培养为向导建设高职实训基地的实践[J].职业教学研究,2006(9):152-153

[5] 周济.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15/info1228282811502315.htm

作者简介:谢伟鹏(1978年),男, 广东阳江人, 硕士,教师 ,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就业难创新教学实践教学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关于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探析
从就业难看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