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和“搜集”
2009-06-13何小静
摘 要:现代汉语中,“收集”和“搜集”都有“使聚集在一起”的核心义素,是一组同义词。本文在基于大量语料的基础上,考察了二者在词义、构词方式及对主宾语的选择方面存在的细微差异。
关键词:收集 搜集 同义词 语义限制
一、引言
现代汉语中,“收集”和“搜集” 是一组同义动词,都有“使……聚集在一起”的核心义素。两个词读音相近,尤其在南方平翘舌不分的方言中,加之它们出现的句法环境和选择搭配的词语大都相同,因而在使用时,人们难以区分,认为二者是等义词,完全可以替换。例如:
(1)a.王元为了写《华罗庚传》,花了10年以上时间收集资料。(《科技日报》2009年5月15日)
b.冯乾经常每天在《全清词》编纂研究室坐班10小时以上,而沙先一则经常在几个城市之间奔波,想方设法搜集资料。(《东方早报》2008年7月31日)
(2)a.另外,我喜欢读随笔,关于老北京的各种典故和文史资料也收集了很多,以使自己拥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新闻与写作》2008年3月10日)
b.古玩字画是爹平生最细化的东西,他费了很大的苦心才搜集起来。(巴金•《家》)
(3)a.但今年春节期间,我和同事外出采访的时候,在几个城市却买到了很多种不同名称的航空保险,我收集了一下,主要有四种。(《《央视国际》2004年2月13日)
b.同时他还搜集了一下西方媒体对星巴克故宫问题的报道,几乎所有民调都显示,支持星巴克撤出故宫。(《每日经济新闻》2007年1月26日)
上面几组例句中“收集”和“搜集”完全可以互换。互换后不仅合乎语法,而且意思也一样,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两个词用法的相同之处:
(一)“收集”和“搜集”主要的语法功能是做谓语,其后可带受事宾语,也可带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和时量补语。
(二)“收集”和“搜集”可以选择相同的词语与之搭配。如例(1)中的a、b两句,既可以说“收集资料”,也可以说“搜集资料”,都表示“把资料聚集在一起”。其实能同时与这两个词语搭配的还有“消息,信息、情报、文物”等具有分散性特征的名词。
以上相同之处让使用者误以为它们是等义词,对二词的使用全凭个人习惯。我们再看下面几个例子:
(4)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是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5)这些东西都是他从许多张桌子上随意乱丢的物品中收集来的。([美国]希克曼著,朱学桓、张欣茹译《龙枪传奇》)
例(4)、(5)中的“收集”换做“搜集”,虽合语法,但在语义上却不合逻辑,这是因为“收集”和“搜集”在词义及对主宾语的选择上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二、词义及构词方式的差异
“收集”和“搜集”所含的共同语素“集”是一个会意字,《说文解字•隹部》“集,群鸟在木上也。”,后引申为“集合、聚集”。“集”奠定了“收集”和“搜集”共同的词义基础,刘叔新认为:“相同的语素,能体现意义共同的成分,而余下语素的不同,便往往是意义细微差别的依据或表现所在。”[1]这两个词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收”和“搜”上。《说文解字•攴部》“收,捕也”,《小尔雅》“收,敛也”;《尔雅•释诂》又认为“敛,聚也”,所以“收”也有“聚集”之意,与“收”组成的词都含有“聚拢在一起”的意思,如“收回、收拢、收纳、收入”等。而“搜”的意思不一样,《说文解字•手部》“搜,众意也,一曰求也”,《方言二》也解释为“搜,求也”,可见“搜”的本意为寻求。与“搜”组成的词语都有“寻找,探求”的意思,如“搜查、搜罗、搜索、搜寻”等。当“集”分别与“收”和“搜”结合成词时,“收集”和“搜集”的意思就有了细微的差别。《现代汉语词典》[2](2005版)把这两个词解释为:“收集:使聚集在一起”;“搜集: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收集”只表示把东西聚集在一起,而“搜集”要先寻找,然后才聚集在一起,因而李文健等人认为“收集”只有集中的过程,所花力量少,词义较轻;“搜集”要通过寻找,才能把东西集中在一起,所花力气较多,词义较重。[3]例如:
(6)雄收集散卒,保大梁。(李百药《北齐书•卷二十 列传第十二》)
(7)白比入寺中,望其大收资财,应是院院搜集,寺内都无一物。(《敦煌变文集新书》)
例(6)中的“收集”指把分散的败兵聚集在一起;例(7)“搜集”是指在各院里寻找,然后聚在一起。
由于词义差别,“收集”与“搜集”在构词方式上也有差异。“收”“集”都表示“聚集、集合”,所以是联合式;而“搜集”,要先“搜”后“集”,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李亚非认为:“连动式最明显的特征,是动词之间的顺序永远对应于相应事件发生的时间次序。”[4]饶勤说:“连动式构词强调语素在意义上有先后顺序,而大多数联合式不强调这一点。”[5]可见,“搜集”是连动式。
三、“收集”和“搜集”对施事主语选择的区别
因为“搜集”包含了一个“寻找”的过程,所以其施事主语有[+有生命]、[+自主]、[+可移动]的特点。“收集”的施事主语没有太多限制,凡是能引起“使聚集在一起”这一结果的人或物都可作“收集”的施事主语。例如:
(8)《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西周、春秋时期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9)美国报刊甚至认为“日本民间企业搜集情报的能力在美国中央情报局之上。”(《世界知识》2005年11月16日)
例(8)的句义指《诗经》这本书把诗歌收在一起,不能用“搜集”来替换,因为“搜集”的主语是有生命的人或物,而且要可以移动,才能完成寻找并聚集这个过程。例(9)中“搜集”的施事主语为“日本民间企业”,虽不指人,但至少与人有很大关联,也可以具有[+有生命]、[+自主]、[+可移动]这些语义特点。
根据这点区别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例(4)不能用“搜集”替换。因为“耳廓”是无生命、不能移动的,自然就不能完成“寻找”这个动作,所以不能用“搜集”替换。
四、“收集”和“搜集”对受事宾语选择的区别
“收集”和“搜集”之后都可接体词性的受事宾语,语法意义上有一定的限制,正如前面所说,要求宾语具有可分散的特点。如例(1)的“资料”,例(4)的“声波”,例(9)的“情报”等都具有分散性的特点。此外,因为“搜集”包含“寻找”的过程,因而“寻找”的对象即“搜集”的宾语自然就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隐蔽的,正如方文一所认为的“搜集”的宾语是“未发现的东西”,而“收集”的宾语则不一定。[6]如:
(10)主任委员这两天要到上海来视察工作,曾给史步老一封信,要我们先搜集一下工商界存在的问题,他到上海后,好和分会几个负责人研究。(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11)到了宣统二年(一九一0)的春期始业的时候,我的书桌上竟收集起了一大堆大学、中学招考新生的简章!(郁达夫《孤独者》)
例(10)中,“搜集”的宾语是“工商界存在的问题”,很明显这些问题是隐蔽的,不会自己出现,需要花一番功夫去寻找,然后再聚在一起;例(11)“收集”的对象是“大学中学招考新生的简章”,这些明显是堆放在书桌上的,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寻找”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其对象必须满足主体的一定要求,因而“搜集”的宾语还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合目的性。张志毅说道:“‘搜集着重指到处搜寻、寻找,有时包括一定程度的选择。”而“收集”的宾语则不一定有这些限制。[7]如:
(12)要他们好好搜集有关的军事情报,二十号的事,内线同志不须直接参加了。(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13)我有事要出去,请你把第一章关于纽约的资料收集起来。(钱钟书《猫》)
例(12)中,“搜集”的宾语是“军事情报”,但不是所有的军事情报都需要搜集,而只是“有关的”,主体对对象是有内在规定的;例(13)中,“收集”的对象是“关于纽约的资料”,凡是关于纽约的资料就应尽可能多的收集,没有选择性。
由此可知,“收集”的宾语具有[+分散性]、[±隐蔽性]、[±合目的性]的语义特点;“搜集”所带宾语的语义特点是[+分散性]、[+隐蔽性]、[+合目的性]。所以,当宾语不具有隐蔽性和合目的性时,“收集”便不能用“搜集”来替换。根据这一点,我们便可解释例(5)只能用“收集”,不能用“搜集”的原因了。即桌上随意乱丢的物品是显而易见的,没有隐蔽性,只需要把它们聚在一起,也没有什么目的性,故不能用“搜集”替换。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收集”比“搜集”的使用范围广,在不强调“寻找”过程的情况下,“搜集”可以替换成“收集”;而由于“搜集”词义的原因,导致对其主宾语的选择有一定的限制,只有在符合这些语义限制条件的句子中,“收集”才可以替换成“搜集”。
正是由于“收集”和“搜集”有细微的差别,所以才能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共存。张占山认为:“语言是一个高效经济的规则系统,是不允许有冗余信息存在的。同义词的差异性是它们作为语言词汇系统中的独立一员而存在的客观基础。”[8]汉语的同义词尤为丰富,一方面使遣词造句避免行文重复,使语言富于变化美,另一方面却使人们在选择恰当的词语进行表达时,又有了更多的困惑,尤其是对那些学汉语的留学生,同义词的辨析始终是一个难点。我们不光要从深层意义探究同义词的区别,还要从语义搭配、语用选择等可操作层面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更有利于留学生对同义词的习得。
注 释:
[1]刘叔新.略谈现代汉语同义词的特点[J].汉语学习,1984,(3):
26-35.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
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李文健等.常用同义词辨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4]李亚非.论连动式中的语序—时序对应[J].语言科学,2007,(6):
3-10.
[5]饶勤.从句法结构看复合词中一种新的构词方式——连动式构词
[J].汉语学习,1993,(6):15-16.
[6]方文一.常用同义词辨析[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7]张志毅.简明同义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8]张占山.语义视角下的谓词同义词辨析[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
论文,2006.
(何小静 成都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61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