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提问,事半功倍
2009-06-13戴琴仙
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送信息,并获得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问题的设计,需要施教者对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作出全方位的分析研究,斟酌发问的角度,设计提问的梯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探究知识,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抓住疑难之处提问,化难为易,领悟文旨
思维过程通常是从克服某些困难,需要理解某种事物,以及解决某种问题开始的。在研究教材时,需紧紧围绕课文中可能存在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在课堂上摆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探究,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小说《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在学生心目中是陌生的,即便认真预习之后也还是无法形成较为准确的认知。笔者打破往日教学的常规,设计了一道问题“你喜欢孔乙己吗”,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展开。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起初,同学们对主人公几乎是清一色的否定。又脏,又懒,又不知趣,酸溜溜的不让人待见。酒店中所有的人都拿他开心似乎也是咎由自取,丁举人把他打成那样也很难引起对他的怜悯和同情。众口一词的彻底否定之后,对照原文一看又觉得不像被彻底否定的那么坏。在及时得当的引导下,大家又发现他虽好吃懒做,但对酒店从不赖账,酸溜溜的谈吐中确实找不出什么脏字,不识实务但有热情,从教“我”茴字的四种写法可知他确有一些学问,能写一笔好字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人恶心……在完成课文分析中,达成共识后,笔者及时地以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引出结论。同学们不但对孔乙己的陌生感消失,对鲁迅先生准确、深刻的概括也佩服得五体投地。
二、抓住点睛之处提问,把握关键,明晰题旨
“点睛”之处是文章点明中心或深化主题的语句或段落。以此作为问题提出,让学生展开充分讨论,联系前后文的内容,思考关键句段的含义,分析关键句或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分析、归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又能从中借鉴和学习文章的写法。如《阿Q正传》一课中,围绕文中的“点睛”之笔,笔者设计了一系列提问:阿Q对革命的态度由“深恶而痛绝之”到“神往”和“投降”,说明了什么?从阿Q对革命的幻想之中,能看出阿Q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世界?阿Q为什么盘起辫子来?他对小D的盘辫怒目而视这说明了什么?围绕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学生在互相争鸣、互相反馈的基础上,从革命态度、目的和表现三个方面认识了阿Q这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从而把握住阿Q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及由这个人物形象所体现出来的主旨。
三、抓住含蓄之处提问,变隐为现,品味深意
学生受欣赏能力的限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往往有片面性,尤其是对课文的含蓄之处,在理解上往往有模糊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反馈信息准确地捕捉学生认识上的模糊点提问引思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阿Q正传》一文中,作者运用了讽刺的手法,对不同对象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讽刺:对赵太爷、赵秀才、假洋鬼子之流是无情的鞭挞和辛辣的讽刺;对阿Q则寄予同情,但也讽刺他的不觉悟。教学中,笔者在讽刺意味极浓的地方多设疑问、引导学生借助掌握的有关作家作品知识、社会背景材料和写作知识去理解、赏析小说中讽刺之笔的巧妙之处,学生理解问题、运用语言的能力得以发展,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得以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四、抓住潜在联系之处提问,由表及里、弄懂本质
“潜在联系”,即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于潜在联系之处提问,可使学生能够由表及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阿Q是一个病态性格的形象,他为什么能形成这样一个性格呢?为什么这样的性格在当时是典型的呢?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笔者在课堂上做了一个简短的小结,使学生基本抛弃了被假象迷惑所产生的一些偏见,从而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认识能力。
提问教学除了在问题的设计上苦下功夫,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问方式应恰当。提问包括口头提问和书面提问,比较简单的问题或题干比较简单的问题多用口头提问。随着导读和自学活动的广泛开展,书面提问应成为语文课堂提问的主要方式。对于一些难度较大且比较复杂的问题,书面提问的方式既能使题意明白准确,又易于用选择题式、表格题式、数序题式等从多方面、多层次设问,克服口头问答形式单一、参与人数少的缺点,可让学生人人动手动脑,扩大训练面和受益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提问应难易适度。提问在于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应力求与学生的智能水平相统一。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挫伤思考的积极性;问题过易,则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在未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之前不能回答的。问题应是班里大多数学生经过主观努力之后能够回答的。
3.提问应分层进行。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思考分析问题的角度、方式不尽相同。依据学生“近期发展水平”的好、中、差把他们分为ABC三个层次。难问题由A层次生去“侦察”,一般性问题由B层次生去突破,易答问题由C层次生去完成。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个个都能学有所成。
语文提问教学不应满足某个问题的正确答案,而应致力于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的提出,这样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傅惠钧著.教师口语艺术[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杨雪峰.课堂提问艺术初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戴琴仙 江苏省溧阳职教中心2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