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2009-06-13张晓琴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友情意识生命

近年来,媒体常有一些校园自杀、校园暴力和中学生伤害动物等案件的报道,触目惊心的案发现场的画面让人不得不震惊:这些青少年为什么要任意践踏动物的生命,为什么他们竟视别人的生命如草芥,为什么时值花季的他们不去珍爱自己的生命?

从生命意义的角度看,这是生命意识淡薄的表现,也是部分青少年情感荒漠的表现。作为教育者,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生命的价值。语文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的学科。显然,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信息”,卢梭也说过“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语文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时时刻刻感受生命的气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引领他们关注生存的状态,关心生命的价值和质量,唯有如此,我们的学生才会成为热爱生命的人。现将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几点拙见叙述如下:

一、在朗读中,领悟生命的内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篇目中有许多课文是与“生命”主题相关的,教师应该善于发现教材中一些可以影响、感染学生的优秀范文,可以借助各种形式的阅读方式来达成生命教育的目标。比如可以让学生多朗读一些能够提升学生生命意识的文章,让他们在朗读的氛围中领悟生命的内涵。

(一)感悟亲情——认识生命的不易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享受着几代长辈的宠爱,可是家长过多的呵护使他们习惯了被关爱,亲人对他们的付出被当作是理应如此的,他们渐渐丧失了一颗感受生活、感悟亲情的心。作为教师,我们要及时帮助学生找回迷失的亲情,适时地用手边的课文来引导学生感悟亲情。如在《陈情表》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朗读,通过朗读努力让学生体会李密对祖母的至孝亲情,让这些富有生命意识的文字融进学生的思想,从而使学生学会关心亲人、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二)感悟友情——体会生命的快乐

现在常有家长向老师反映: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育了,他们自私、任性、冲动、叛逆,以自我为中心。学校里,我们也常看到同学之间为了一点小事情会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是大打出手的情景。他们意识不到同窗好友之情,体会不到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同学朋友所带给自己的方便和快乐。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友情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十分必要。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中“此情可待成追忆”这个专题里的几首现代诗——《旧日的时光》《箭与歌》《别离》——都歌颂了真挚美好的友情。《旧日的时光》歌颂了朋友之间地久天长的友谊,揭示了友情的永恒;《箭与歌》说明友情就是心心相印,是心灵的应答,揭示了友情的彼此默契的特征;而《别离》则指出友情是朋友彼此的勉励和支持,友情是生活的动力,揭示了友情的价值。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如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朗诵比赛等,让学生体会到人生在世要学会关爱他人,给别人帮助,自己也会带来快乐,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三)感悟自然——体会生命的博大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人是有感情的,也要让他们感受到自然界中的生命也都是有感情的,生命是博大的,是不容忽视的。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那些愈见苍幽的老柏树,茂盛而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如一朵小雾停在半空的蜜蜂,展须疾行的蚂蚁,时隐时现的瓢虫,将歌声洒满天地间的雨燕……处处展现着生命的律动。自然界的生命是如此的顽强,无论周围的环境有多恶劣,只要有一丝生命的土壤,它们就能够顽强地生存。作者正是从这些具有如此顽强生命力的动植物身上获取了活下去的勇气,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中去,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辉煌灿烂。这是一个进行生命意识培养的很好的例子,教师在执教时,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音乐背景下有感情地朗读这些精彩的段落,从而唤醒学生要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友善相处的生命意识。

二、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生命的价值

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除了阅读文本,笔者也经常通过表演课本剧、举行朗诵比赛、“我为亲人做件事”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例如在讲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笔者组织了一次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当一回盲人,再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下来,与大家交流。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残疾人的艰辛,都站在残疾人的角度谈感受,对残疾人能够积极面对生活的艰辛表示了敬佩,同时也为自己是一个正常人而高兴,都认为应该珍爱生命,过好每一天,对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此外,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操作,而更多的是在课外时间里进行。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感悟生命的真谛,笔者尝试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一)召开 “生命的意义”的主题班会

活动前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贝多芬、海伦·凯勒 、司马迁、张海迪、桑兰等人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活动中,学生可以围绕“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活得更有意义更精彩”进行讨论交流。在活动后,请同学写出有关生命的意义的感想。

(二)开讲座,传授生命知识

新教学模式下,笔者在每周的文学鉴赏讲座中,把灌输生命意识和文学讲座结合起来,把一些著名作家的生命观,或在小说等文学形式中表现出来的生命意识作为讲座的内容向全体同学宣讲,使学生了解作家对生命问题的看法和思想动态。

(三)走出校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生命问题正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极好题材,笔者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去调查周边的物种情况,人民的生存情况,人们对于生命问题的看法等等,然后写出调查报告。通过亲身调查,学生对于自己的生存环境有了一些真切的了解,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概念就更加深刻于学生脑海中了。

总之,语文学科中蕴含生命教育的内容广泛,方式多样。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把握、灵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与渗透,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活着是幸福的,生命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范廷贵.关于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考试周刊,2007,(35).

[2]肖川.生命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EB/OL].来自肖川的博客.

(张晓琴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中学226500)

猜你喜欢

友情意识生命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向美好友情进发
当友情遇到禁忌
我有友情要出租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我们的友情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