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差生”的应对途径研究

2009-06-13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差生初中数学教学

吴 立

摘 要:作为教师,应立足于教学的实际情况,应客观地去面对“差生”,冷静分析他们的成因,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创造适合“差生”发展的条件,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使他们得到逐步转化。

关键词:差生 初中数学 教学

我们知道,初中数学学习承前启后,既是小学数学的扩展和深化,又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必要准备,因而初中阶段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其思维受阻的原因很多,有学生知识体系的缺陷,也有不少来自学生的心理障碍。而科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智力差别并不大,但存在差异。导致初中数学“差生”的形成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发展存在问题,其中包括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方法等因素,因此,需要从各方面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初中阶段数学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依据学生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而数学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研究气氛与环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活动与探究去发现知识,感悟获取数学知识的思想和方法,从而感悟数学的美;同时,通过师生的互动,教师也得到一种教育体验。课堂氛围的民主、和谐,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例如,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一节的教学中,可以在一开始播放了一段MTV,展示斜拉桥的风采,继而让学生估计,这座斜拉桥的塔高度。学生饶有兴趣地讨论开了,最后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以桥上的车为参照物,估计大致高度,二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来计算桥的高度。大部分同学都认为第二种观点比较好,估计高度比较准确。在此基础上,继续问学生,如果是早上或傍晚,这种方法好不好?(这时塔的投影在水面,没法测量)有没有别的估算方法?学生觉得这一问题非常实在,纷纷讨论开了,教师再次播放桥的图像,引导学生观察桥的结构特点,联想有关的数学知识,这时有同学观察到了钢索是平行线,于是很自然地想到任意平行线分线段是怎样的呢?让学生自己动手测算一下、猜想一下,然后在画板上画三条平行直线a、b、c、两条直线AC、BD、与a、b、c相交,让学生观察:①转动直线AC或BD,观察被平行线所截长度是否发生变化,它们的比值是否发生变化?②平行移动b,观察被平行线所截长度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它们的比值是否发生变化?通过观察,寻找这些量在变化过程中是否蕴藏着不变的性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线段的长度、比值的变化,得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也为估算塔高找到了理论依据。

二、巧用情境创设,引发学生主动学习

新课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重新思考学生的角色——学生不再是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火把”,他们有着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有探求新知的好奇心,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是学生基于自我意识、态度、兴趣、价值观的自我建构过程。与此相对应,教学的主要作用不在于讲授、解释或者任何对知识的“传递”,而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有益于其形成必要的智力结构的学习情境——用于学习知识、技能,用于发展思维水平的各种学习情境。与此同时,教学不再只是一个传递内容却与内容无关的“管道”,而是具有课程品质的特定教育情境。创造情境是指教师给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造成“差生”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学习不得法,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差生”往往思维不灵活,不会进行预习、复习,听课时不知道怎样抓重点、难点,不会记简要笔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初中阶段数学教材的特点,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如指导学生怎样提高听课效率,怎样进行预习和复习,怎样自学,怎样培养数学能力等。在指导学习方法的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差生”解决学习困难,教师在备课时,不仅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立足于学生的思维,仔细揣摩他们学习数学的心理,努力体察学生可能发生的困惑和错误处,做到估计在先;其次在课堂上随时从学生的神态、表情中去观察、揣摩,尽可能地掌握学生的思维进展程度,并做出相应的对策。

对于“差生”来说是不太喜欢问问题,作为教师应该发动班级中学习成绩较优秀的学生,鼓励并带领“差生”向老师问问题,另外在预习时准备一本数学提疑薄,让学生的疑难问题及时得到反馈,从而有的放矢进行教学,使学生数学学习上的困难及时得到解决。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是在学习行为过程中实现的,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养成好的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而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阻碍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只要学生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为主动。

参考文献

1.牛卫华,张梅玲.西方有关学习困难问题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8(9)

2.谢斌.国外学业不适应研究的几个历史阶段[J].教学与管理.2009(7) ■

猜你喜欢

差生初中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差生妈妈的六年艰辛育儿经
让“差生”变好其实很简单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