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放飞学生的梦想
2009-06-11张红娟
张红娟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对小学生而言,美术课堂应该是活泼而灵动的,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有效地运用激励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逐步产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感受能力,注重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激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
小学美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激发绘画欲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激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应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激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审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像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
二、激励自我体验,引发参与意识
学生的个性爱好各不相同,起点的接受能力也均有差异,从照顾到整个班级一盘棋出发,要抓住重点问题向前推进,以达到教学目的,表扬好的,抓住差的,带动一般的。多数学生通过启发、引导、演示等过程能独立作画,少数差生则要帮他一把,给他修改几笔,在关键处提醒一下,使他能画下去,让学生尝到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喜悦,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就感,从而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和获得。 鼓励自我体验,即是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特别在手工制作课里,笔者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作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尝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另外,笔者还鼓励学生多写生,多观察,多总结,每节写生课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大自然事物的形态特征,在真实的事物面前观察表现比对着范画临画要形象生动得多,学生掌握得也就更快而且准确。
三、激励艺术表现,触发艺术创造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笔者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笔者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讲时笔者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触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注意培养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并留有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
四、激励多元评价,关注学生成长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以一个统一的标准,用分数或等级,以“优、良、中、差”等形式,简单划一地评价所有学生,它压抑了许多本来可以学得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越是低年级的学生上美术课的积极性越高,争取成功的愿望和表现欲越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中高年级,许多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会逐渐降低甚至消失。因此,有效地运用多元评价,对学生成长具有积极意义。所谓多元评价就是指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价,要重视过程评价,通过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就是说,横向上要对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课堂参与的程度,绘画的技巧与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纵向上则是指对学生个体在美术学习中循序渐进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心智熏陶和能力培养的评价。多元评价是催化剂也是动力源,有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促进健康成长。
在美术教学中,注意激励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并以此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胆创作,展示才能的舞台,让他们的梦想成真。[e](江苏省通州市金北学校22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