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飞翔的翅膀
2009-06-11金伟芳
金伟芳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会遇到各种新困惑或新问题,而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开展校本教研。课例研究是教师群体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主题,以真实的课堂教学为例进行反复研究,以达到共同提高的校本研究活动。从2005学年开始,学校在原有教研活动的基础上,以各教研组为单位,实行以课例为载体,开展主题校本教研活动,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开展主题式的课例研修是一种行之较为有效的方法。
一、确定课例研修主题是开展校本研修的前提
研究始于问题,校本教研的问题如何发现,主题如何确定?笔者认为,研究的主题应该来自于课堂,来自于教师的亲身实践,来自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和自我反思中发现问题,并需要和教研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探讨,再把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有探讨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综合后才上升为主题,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确定课例的主题,不是要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而是要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以某个典型问题为突破口,确定近期要研究的方向。
2006年第二学期,学校语文组确立了《文言文如何有效地拓展和延伸》为主题的课例研究。之所以确定这个主题,是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和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而且,中考文言文阅读已由以前的以课本为本变为课内外结合的趋势。可见文言文的拓展和延伸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基本要求。
确定校本教研主题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有效校本教研的主题,必须要密切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师发展的需要来确定,要有潜在的价值性和解决的可能性,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从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开展课例研究是深化校本研修有效的途径
确立了研究的主题后,就开始着手课例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是主题校本教研活动的主阵地,教学研究必须聚焦课堂,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能力。因此每一次课例活动之前,教研组都要确定教师开研讨课(可采用“同人同课多轮循环”的形式;也可采用“同课多人多轮循环”的形式)。
2007年第一学年,学校语文组的课例研修的主题确定为“精选切入点,优化小说教学”,选定的课题是《我的叔叔于勒》,开课教师确定为李传和,采用 “同人同课多轮循环”的形式。
1.第一次开课
课堂的切入点是要学生找出课文中一家人对于勒的评论、称呼,说说是在什么情况下,他们对于勒采取了什么态度?经过讨论,最后学生归纳出:于勒这个人还不如钱重要,盼于勒是假,盼于勒的钱是真;“金钱至上”、“世态炎凉”。师总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由家庭这个细胞看出社会整个肌体的情况,以小见大,可见其主题是深刻的……
研讨改进:研讨的过程分为上课教师自行分析上课得失——其他教师评课(诊断)——共同制定下节课的上课方案。
执教者自我剖析:笔者上课的思路几乎完全是按照集体备课时制定的方案进行的,惟一改动的地方是笔者没有引导学生把作品的主题上升为“无情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笔者认为那是无意义的拔高。
组里诊断:李教师的预设和引导都做得很好,能够引领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性格,并没有俗套地把作品的主题上升到“无情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但是,这样的模糊处理也使学生的思考只是停留在言语的表层。经过讨论,大家决定将关于小说主题的多重解读都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阅读体验自己选择主题。
2.第二次开课
教师提供四个主题,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思考,或者从人物的语言或从小说的情节入手,对小说进行了颇具个性的解读。
再研讨:小说教学,教师的通常做法是围绕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讲足学透。具体的操作无非是理一理故事情节,抓住几处精彩的人物描写品味再品味,或者再加上个续写训练之类。但是,当如此日复一日、篇复一篇地教下去,学生可能会厌倦。下节课应该让学生提出问题,围绕学生的有价值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3.第三次开课
课堂的一个切入点是:他为什么还要给叔叔小费,为什么不叫叔叔?小孩是作者吗?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致认为:不是作者,小说是从“我”的角度发表了作者对社会的感慨,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孩子是最纯真、最真诚的,孩子一般不会掩饰什么。作者从孩子的角度,更好地批判了这个社会。
研讨总结:只有细读文本言语,牢牢抓住言语进行品味、感悟和体验,才能使文本这株大树根深叶茂,才能使学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深度建构。在切入点的选取上三堂课各有千秋,都很有特色,但第三堂课是从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切入来展开对小说的情节设置的巧妙和小说叙述角度等知识的探讨,更具开放性和创新精神。
三、强化课例反思是完善校本研修有力的保障
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才能主动研究教学中的信息,以质疑的态度来分析教学方法的价值,积极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从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环境中不断地享受自己成功的经验,领悟失败的教训,从而对自己的言行加以调节和控制;才能在不断自笔者反思中获取自己专业成长的养料,从而促进自身职业生涯的快速成长。它主要有两大功效:
1.自我反思——促进执教者专业发展
课例研究中的实践反思,它能帮助教师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引导教师做后续研究来调整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会提炼许多好的反思经验,如课前反思如何提炼研究主题? 如何凸现主题?课中反思如何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高效? 预设的路径是否有效?课后反思如何教学研究的成效有多少? 教学目标达成度有多少? 因此,教学反思能发现自己这堂课中的不足,领悟失败教训细致到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一言一行,从中获取自己成长的养料,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2.评价借鉴——带动教研组员共同成长
教学研讨是一种重要的、常规的、同时也是专业性很强的教研活动。诊断的到位,有利于教学问题的解决、教学潜力的挖掘、错误观念或做法的纠正,有助于执教教师加快知识更新、优化教学艺术,有助于教师间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共同提高。
同时,教学反思对听课、评课者的收获也很大。因为每一次课例活动,可以说都是一个结构开放的课,以它为一个基准点,可以引发无数思想火花的碰撞。来自不同理论储备、不同知识体系的人,带着不同的理论需求而来,然后一起探讨、思考,在共同进行研究活动中,大家吸收借鉴他人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改进自身教学中的问题,互相启发,共同创造,共同成长。
现代学校理论认为,21世纪的学校是学习型组织。要求教师必须走研究之路,而校本课例研究正以它特有的成效深深地吸引着教师。开展校本教研,进行课例研究,使教师间构建着一种新型的讲求沟通、主动、共识、合作的人际关系,催生着崭新的合作文化。这一活动的开展,既有利于教师把“课例研究”植根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又有利于大面积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语文组在实施课例研修时,全组教师共同参与,反思献策,经验分享,让每个人都能在实践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翅膀”,为以后更好的飞翔奠定基础。[e](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仙岩镇第二中学325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