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悟空人物形象透视

2009-06-02任士恩董小坤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4期
关键词:乐观叛逆孙悟空

任士恩 董小坤

摘 要: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中心人物。他的故事主要分两个阶段:一是从花果山称王到大闹天宫,主要表现他反抗神权正统、追求自由的叛逆性格;二是护卫唐僧西天取经,集中体现他不畏自然艰险,征服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前后两个阶段的斗争对象不同,性格基本一致。

关键词:孙悟空 叛逆 战斗 乐观

一、大胆的叛逆者

孙悟空的叛逆精神是其人物形象中最为光辉灿烂的品质,也是肯定其进步性的价值所在。其叛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出身的叛逆

孙悟空出身于海中的一座名山。这座山唤为花果山,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之地。在那座山顶上,有一块仙石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内育一胞产一石卵,见风化作一个石猴。孙悟空是集日月之精华,聚万物之灵气,天然而育自然而发的,是大自然的杰作。孙悟空无父无母,这与传统是背道而驰,本身就是一种叛逆——违背自然常规,打破传统模式。出身的叛逆,为以后其性格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对绝对自由的追求

孙悟空出生后,在水帘洞中铁板桥下发现了一个“洞天福地”,领着群猴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约束”的自由生活,表现了其在社会关系上的“绝对自由”。他只身泛海,访师求道,学得七十二般变化、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然后“闹龙宫”强索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去冥府硬勾掉生死簿上名,终于也超越了自然规律的局限,获得了生的“绝对自由”。在神魔世界里,绝对自由只是属于极少数统治阶级的,如玉帝、如来等,大部分的神仙们只是奴仆。他们只是拥有在不违背常规,做奴才下的“相对自由”。而孙悟空刚一出世,对自由的追求就已超越了统治上层阶级所能容忍的极限,引起了他们的恐慌和镇压。然而为了追求自由,面对镇压,孙悟空并没有妥协退让,而是采取了更为积极强烈的反抗斗争,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其叛逆的性格。

(三)对神权的蔑视与否定

孙悟空对神的权威和天宫秩序给予了尽情的嘲讽和否定。天上的统治与人间一样等级森严。他们过着养尊处优、作威作福的生活。孙悟空不认为玉帝为尊,提出“强者为尊”的口号,更不理会天国的任何威严与秩序。在玉帝面前,他敢于傲然挺立在旁,既不“朝礼”也不“谢恩”。当玉帝问及时,他只是“唱个大诺”,答声“老孙便是”。当发现“弼马温”封号是个骗局的时候,“他心头火起”,立即打出南天门,回了花果山,高高竖起自封的“齐天大圣”旗帜,与天庭抗衡。孙悟空自封“齐天大圣”,俨然有与玉帝同等、平起平坐之意,而在花果山却没有把自己看的高人一等。他曾对六弟兄说:“小弟既称齐天大圣,你们亦可以以大圣称之”。当玉帝实授他齐天大圣时,他也“止朝上唱个诺”。后来他竟对如来说:“他(玉帝)虽年幼修长,也不应久占此处,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是何等的气魄。不禁使笔者想起秦末陈胜起义时的一句豪情壮语:“王侯将相,宁有种呼!”这是对传统礼法制度的何等蔑视。

二、智慧的化身,战斗的英雄

孙悟空是“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自然的杰作,其灵活机敏的禀赋生来具有。称美猴王后,他漂洋过海寻仙道,在灵台山钵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菩提祖师收其为徒并把自己的绝活倾囊相授,一方面是被其“三日跪风雪”的诚心所打动,一方面是欣喜于其“三更夜入室”的悟性。可以说,孙悟空是因其聪慧才得到了菩提祖师的真传。

然而孙悟空超凡的智慧,卓越的才能,顽强的战斗精神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西天取经即抗魔斗争中。在重重困难面前,顽强不屈、随机应变是镇魔者孙悟空的主要特征。他经常变成蚊子、苍蝇、蟭蟟虫,钻到妖精洞里去弄清妖精的底细(如黄风怪);或者根据蛛丝马迹推断妖怪的来历,然后根据这些妖怪的特点,寻找相应的对策(如黄袍怪);有时他又化为妖精的丈夫或妻子去欺骗妖精(如三调芭蕉扇);或者赚来妖怪的法宝,反置妖怪于死地(如计盗紫金铃);他还善于运用钻到敌人肚子里去的战术来制服妖精(如黄眉怪)。他机智灵活,随处设计,常常令妖怪防不胜防。

总之,孙悟空面对困难,不但善于分析和总结,还勇于战胜困难,一路上他不知降服了多少妖魔鬼怪,他能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环境,讲究策略、抓住敌人的弱点,利用矛盾与妖魔斗智、斗勇、斗功夫,最终战胜敌人。所谓的斗智,就是运用智慧与对方斗谋略,看谁的计谋多,谁的计谋有效而且实用;所谓斗勇,就是真枪真刀直接与对方拼杀对打,看谁的真本事大,谁的实力强;所谓斗功夫,就是指在不与对方交手的情况下比谁的功夫高。正是因为这一点,西天取经成功后,他被封为“斗战圣佛”。

三、幽默诙谐的乐观主义者

鲁迅说:“作者秉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谐有人性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这种风格使作者首先赋予主要人物孙悟空幽默诙谐的个性特征。

首先,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语言无不具有轻松幽默感,时刻让我们回味无穷。在悟空的词典里,只有戏语,没有敬语,玉皇大帝在他的口中便成了“老官儿”。在天庭,孙悟空总是以轻蔑的态度、掖揄的口气跟那些“大人物”对话,他要与妖斗法,便要玉帝把天借他半个时辰。在灵山,他见了如来,说:“如来,我听见人讲说,那妖精与你有亲哩。你还是妖精的外甥哩。”孙悟空对玉帝、如来的轻蔑态度,造成了幽默的喜剧效果。而对于猪八戒来说,孙悟空时常对他缺点的善意嘲笑、或者对他进行讽刺、让他自己做些蠢事、说些蠢语,在他身上强烈体现出孙悟空的幽默感。另外,在《西游记》一书中还写到黎山老母假老妪,领三个“女儿”要招唐僧师徒为婿。只有八戒经不住考验要做人家女婿,就被孙悟空嘲弃道:“好女婿!还不快起来谢亲……你媳妇呢?好了绷巴吊拷的女婿!”还如孙悟空用马尿做药丸医好朱紫国国王的病;在灭法国,国王要捕杀一万个和尚,孙悟空就连夜把朝廷大臣和皇宫里的大小太监、宫娥彩女连同国王、王后通通剃成光头,使他们通通变成“和尚”。于是,国王不再杀和尚了……,而在这些事情里都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再加上孙悟空对猪八戒的捉弄,让自己也变得很滑稽。

其次,孙悟空的动作更让人感到幽默,时而能给人以欢笑之声。如在《西游记》第二回中写到:“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又如在第七回中,孙悟空竟然在如来佛手缝中撒猴尿。另外,还在第一回中,孙悟空漂洋过海走到民间,一切生活习惯开始有了变化。他就模仿人走路,还学人吃饭。尤其幽默搞笑的是他吃饭时满手捏一双筷子,面条长的使他不得不站在桌子上吃。这些生动活泼的动作描写,在孙悟空的身上表现的活灵活现。也正是这些动作描写的生动,才给人们一种幽默感,引发笑意。从而,我们也就对孙悟空的人物形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了解他的这些语言、动作,更能证明孙悟空就是不同于一般现实中的猴子。但是,他是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反映者和表演者,时刻让我们感觉到他的存在。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无可厚非的深刻印象。

总之,这种诙谐幽默正是他蔑视一切权威,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乐观主义精神的一种体现。在《西游记》中我们很难找到泪流满面的孙行者。不是他没有眼泪,而是他深知“爱拼才会赢”的道理。因此,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他也没有悲观过。这样就自始至终地留给了我们一个生命力、战斗力极其旺盛的神话英雄形象。

参考文献:

[1]吴承恩.西游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2]于非主编.中国古代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任士恩,董小坤 山东省章丘市水寨镇中心中学 250208)

猜你喜欢

乐观叛逆孙悟空
孙悟空脸谱
我的妈妈是“孙悟空”
不忘初心,一路耕耘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成长之痛
心病还须心药医
叩问灵魂的乐章
师生冲突中遇到学生挑衅,怎么办?
雷伊大战孙悟空
酱爆西游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