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行人辞令考

2009-06-02郑小琼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4期
关键词:行人

摘 要:春秋时期,诸侯称霸,战争频繁。诸侯王为了自己的霸业,广纳贤良,行人应运而生。特殊的时代背景使行人的语言和角色别具特色。本文主要收集了春秋时期有关行人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分析,为研究《左传》的人物语言提供一些线索。

关键词:行人 聘礼 辞令

“行人”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周礼·秋官司寇》,而且还明确指出了行人的职责。

“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唐贾公彦疏:“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则朝聘往来是也。”(《十三经注疏》第890页)

“小行人掌邦国宾客之礼籍,以待四方之使者。”唐贾公彦疏:“释曰大行人待诸侯身,小行人待诸侯之使者,其邦之礼籍,则诸侯及臣皆在焉。云:‘礼籍,名为尊卑之书者,名为尊卑以解礼也之书,以解籍也。” (《十三经注疏》第893页)

可见,在《左传》以前,行人就已经充当了使者的角色。只是后来对行人的划分越来越细。如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宣公十二年》中说:“行人之官,有专官,如襄二十八年传有行人子员、行人子朱,皆专官也。亦有兼官,见于《经》者六,襄十一年,十八年。昭八年、二十三年。定六年、七年是也。并以被执见书,乃一时奉使,故书以行人,其在本国皆另有本职,行人乃其临时兼职。” 这里对行人的官职做了详细说明。

此外,某些工具书也对“行人”做了充分界定。如:

行人——使者的通称。《管子·侈靡》:“行人可不有私。” 君知章注:“行人,使人也。”(《辞海》,第2081页)

综上所述,行人扮演着外交官的角色。一个成功的外交家总会用他的语言说服对方,他们的聪明才智集中体现在外交辞令上。一个成功的行人善于用辞令取得战争的胜利。

在《左传》中,“行人”这个概念大约出现了十五次,下面将主要的“行人”代表列举如下:

邾人诉于者,晋人来讨。叔孙婼如晋,晋人执之。书曰:“晋人执我行人叔孙婼”,言使人也。晋人使与邾大夫坐,叔孙曰:“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固周制也。邾又夷也。寡君之命介子服回在,请使当之,不敢费周制故也。”乃不果坐。(《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三年》)

二十六年春,秦伯之弟针如晋修成,叔向命招行人子员。行人子朱曰:“朱也当御。”三云,叔向不应。子朱怒,曰:“班爵同,何以黜朱于朝?”抚剑从之。(《春秋左传注·襄公二十六年》)

知武子使行人子员对曰:“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个行李告于寡君,而即安于楚。君之所欲也,谁敢违君寡君将帅诸侯以见于城下。唯君图之。”(《春秋左传注·襄公八年》)

夏四月,葬楚康王,公及陈侯、郑伯、许男送葬,至于西门外,诸侯之大夫皆至于墓。楚郏敖即位,王子围为令尹。郑行人子羽曰:“是谓不宜,必带之昌。松柏之下,其草不殖。”(注:此言王子围强霸,而郏敖幼弱。围为松柏,郏敖仅其下草而已。《春秋左传注·襄公二十九年》)

吴征会于卫。初,卫人杀吴行人且姚而惧,谋于行人子羽。子羽曰:“吴方无道,无乃辱吾君,不如止也。”(《春秋左传注·襄公二十九年》

由此可知,行人的杰出代表是行人子羽与行人子员。他们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孔子的儒学思想得到了普遍的公认。礼是儒学思想的一部分。行人大夫出使专对不得不重视礼。而聘礼是行人的主要活动之一。

聘礼,君与卿图事,遂命使者。唐贾公彦疏:“郑目录云‘大问曰聘,诸侯相于久无事,使卿相问之礼,小聘使大夫。《周礼》曰:‘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殷相聘也,世相朝也。”(《十三经注疏》,第1046页)

现代学者王启发在书中说:“《礼记·聘义》所说:‘天子制诸侯,比年小聘,三年大聘,其目的则在于“诸侯相厉以礼,则外不相侵,内不相陵。”[1](P39)聘礼如此重要,由此可见行人是比较懂礼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春秋观志,讽诵旧章,酬酢以为宾荣,吐纳而成身文”。[2](P66)这生动地说明了懂诗达礼,不仅成为身份与修养的象征,文化时尚的标志,同时还可在外交场合酬酢应对,润色辞令,得到对方较高的评价和好感,最终顺利地完成使命。

除了遵守礼节外,辞令技巧也是相当重要的。我国许多大学者都对《左传》中的行人外交辞令作了研究。如:

战国之文,既源于六艺,又谓多出于《诗》教,何谓也?曰:“战国者,纵横之世也。纵横之学,本于古者行人之官。观春秋之辞命,列国大夫,聘问诸侯,出使专对,盖预文其言以达旨而已。至战国而扺掌揣摩,腾说以取富贵,其辞敷张扬厉;变其本而加恢奇焉,不可谓非行人辞命之极也。”[3](P60-61)([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

寻《左氏》载诸大夫词令、行人应答,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述远古则委曲如存,征近代则循环可覆。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浅,谅非经营草创,出自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4](P846)([唐]刘知几撰,赵吕甫校注,《史通新校注·申左》)

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大夫、行人,尤重词命。语微婉而多切,言流靡而不淫,若《春秋》载吕相绝秦,子产献捷径,藏孙谏君纳鼎,魏绛对戮杨干是也。指出了《左传》行人辞令委婉含蓄的特色,这一特色堪称为行人辞令委婉语中的主色调。[5](P361)([唐]刘知几撰,赵吕甫校注,《史通新校注·言语》)

由以上内容可以归纳出行人外交辞令的特点。“文典而美”和“ 微婉多切” 是它最突出的特点。此外,“赋诗言志”也是其特点之一。正如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由此可见,《诗经》在当时的重要性。同时孔子还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奚为?是则比兴之旨,讽喻之义,固行人之所肆也。纵横者流,推而衍之,是以能委折而入情,微婉而善讽也。”(《论语·子路》)《汉书·艺文志》里也提到 “不歌而诵谓之赋,传曰:‘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言感物造端,材知深美,可与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喻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也”。[6](P1775)

注释:

[1]王启发:《礼学思想体系探源》,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4]赵吕甫校注:《史通新校注·申左》,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5]赵吕甫校注:《史通新校注·言语》,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6][唐]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郑小琼 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610068)

猜你喜欢

行人
毒舌出没,行人避让
窗外
赶飞机
礼让行人的新姿势!杭州现“五米禁停区”,你怎么看?
路不为寻找者而设
咏绿梅
我是行人
听检察官讲抢斑马线有啥后果
巧克力不收钱
趣答问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