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激励理论,提升教学质量

2009-06-02

商情 2009年4期
关键词:榜样信任积极性

吴 艳

【摘 要】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般内在动力,朝既定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文章分析了如何运用激励理论来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激励理论 教学质量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有效运用激励手段,对于调动学生的潜在积极性,强化学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其按激励者所期望的轨道和方向前进,从而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激励的原则

激励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制定的每一项激励过程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总是围绕实现某个总目标和几个目标而进行。通常情况下是为实现近期某一具体目标而激励学生,毫无目的的激励是无意义的。

激励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激励对象是明确的,由于学生是具有不同特性的个体,不同的学生其认知和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激励的方法也要因人而异。比如有的激励是为提高某一学科的学习成绩;有的激励是为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有的激励是针对思想道德方面着手的;有的激励则是为矫正学生某些不良的行为。针对性强的激励在现实教学工作中往往比较容易见效。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不断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采取针对性强的激励方式。

所谓时效性原则,指的是外部激励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才能发挥效能作用,若超过了一定的时间,就可能起不到“增力”的效果,甚至失去激励的作用。例如:学生课堂表现积极,或作了某件好人好事,应随时进行表扬。特别是针对一些平时表现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应细心发现其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有时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成效。但如果迟迟不兑现,那么以后的激励可能就不灵了。

有效性原则。实施激励者应注意收集反馈的信息,实施某种激励后,一定要关心实际效果如何。要关注、重视激励的有效性。不该表扬的表扬了,不该批评的批评了,都会适得其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负激励,一定要慎用。

激励的整体性原则。教育学生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教师的教育激励活动也是一个很复杂的整体。制定激励机制要从大局出发,遵循整体性原则,不能治标不治本。想要达到预期目标,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整个激励活动就要协调统一,措施得力,方法得当,尤其注意激励的效果不能相互矛盾。否则将导致学生无所适从,而使我们的整个激励活动失去其作

用。

二、有效的激励模式

激励的模式是灵活多样的,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根据其激励对象的不同、想要取得的结果不同而采取灵活的方式,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计划。

1.目标激励

目标表示人的一种期望,是人在各项活动中追求的,预期行为结果在主现上的反映。心理学研究表明,目标作为一种激励,可以激发人的需要,也是需要转化为动机的基本条件。人的追求的需要层次越高,目标越明确,动机越激烈,其行为的内在动力也就越大。目标激励的作用非常重要,就像大海中航行的船,有了目标,船就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迅速的到达彼岸。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树立一个个小目标。以此来激发和唤醒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超越自我。当然选取的目标要恰当,既不能故意拔高,不切实际,又不能要求过低,不经刻苦努力就可轻而易举地实现。确立的目标要使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摘得到。”把实现目标的激情转化成行动的动力,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新的成就。

2.榜样激励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无声的语言,往往无声的语言比有声的语言更有说服力。学生模仿性强,有了具体生动的形象作为榜样,更容易激励学生。几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史,造就了一大批名人;一部辉煌的中国革命史,又留下许多伟人的足迹。这些名人、伟人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有着巨大的引导、影响作用。教师应取其精华,充分利用这些教育内容,旁征博引,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心活力,让学生从“小胜”开始,逐步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进而自己为自己喝彩,鼓掌加油。教师平时还要多注意收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事迹,树立学习榜样,那些能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有真实感和亲切感的榜样,更容易使学生受到激励。作为教师的我们,还要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我们的言传身教来感召学生、激励学生。

3.语言激励

我们在教学中,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成果,这样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不安全感和怕受批评、紧张的情绪,容易抑制学习的积极性。表扬和鼓励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是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知心朋友的关系。对他们取得的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期望。任何时侯,教师都应及时鼓励学生:“你真了不起!”“你真不简单!”即使学生做得不够好,你也可以说:“你做到这一步确实不容易,老师看得出你已经努力了。”自信心是创造力的要素之一,教师这种激励性的语言无疑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信任激励

信任激励就是激励主体教师或家长通过用自己的信任、鼓励、尊重、支持、关怀的情感,对学生产生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有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可以把某些工作委托学生负责或办理,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如班级干部轮流制,既能使更多的学生在锻炼中得到全面发展,又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充分信任,从而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培养与学生之间的友谊信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加倍努力,激励才能真正见效。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激励的方法和作用是多方面的,由激励产生的效应也是明显的。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激励的功效,真正做到激其趣、励其志,引导学生自觉学习知识、技能,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是每一名教师都应当认真研究和探讨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性手段。

猜你喜欢

榜样信任积极性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表示信任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信任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