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贷款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2009-06-01任小燕

中国集体经济 2009年2期
关键词:贷款风险贷款政府

任小燕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高校为满足发展的资金需求,纷纷从银行贷款。贷款虽然解决了学校发展的资金问题,但也使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据调查,1999年扩招后全国各高校的银行贷款已达到2000亿元以上,并于2007年进入偿债高峰期。如何防范高校贷款所带来的风险,成为高校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一、高校贷款存在的风险及其产生原因

(一)高校贷款存在的风险

高校贷款风险是指在贷款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高校遭受资产损失的可能性。高校的贷款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构成:

1、政策风险。指国家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教育发展政策的变化对高校产生的风险。

2、管理风险。主要指学校在贷款管理及其他财务管理方面由于制度缺失等原因产生的风险。包括贷款规模过度造成的还贷风险,贷款规模不合理造成的资金周转风险,以及贷款资金管理失控造成的资金流失风险等。

3、信用风险。指高校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不但降低了其在银行的信用等级,还会造成后续贷款的困难,致使高校的资金链断裂。

(二)高校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有关专家认为高校贷款存在的高风险等问题并非在于高校单方面,“这是高校、银行、政府各有期待、共同作用的结果”。

1、高校方面。贷款风险较高的高校缺乏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有些高校认为,学校是社会公益事业单位,是国家财政拨款单位,贷款风险可以转嫁到政府身上。高校校长实行任期制,易形成短期行为,不能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来作为工作的指导,贷款风险和还贷责任模糊。

2、政府方面。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贷款管理相对滞后。教育部分别于1999年和2004年对银行贷款的控制管理制定了规章制度,但只是对部属院校贷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范管理,而对省属院校的贷款管理缺乏严格的要求和有效监督。这在客观上造成了目前高校重贷款轻管理的现象。二是政府在解决高校贷款问题上的经费投入少。政府对高校的发展只有政策没有拨款,这也是导致贷款高风险的重要原因。虽然有观点认为,政府替高校贷款“买单”是违背“市场规则”的行为,但从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些高校的贷款风险过高,规模超过了其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是受政府行为影响的结果。

3、银行方面。银行对高校贷款风险管理不善。亚洲发展银行北京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说:“形成高校的债务,银行要负最大的责任,任何客户向银行提出贷款,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关键是银行如何审核把关”。自1999年高校扩招,银校合作快速发展,银行视高校为优质客户,对高校贷款的贷前审查和事后监督的标准过宽,缺乏对高校还贷能力充分而缜密的调查评估。

二、防范贷款风险,提高贷款使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高校贷款是一把“双刃剑”,要想有效利用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而又能防范其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事业发展需要与实际经济承受能力的关系,从实际出发,从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出发,从扎扎实实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出发。

防范贷款风险,提高贷款使用效率的关键问题是贷款管理。贷款管理是一个涉及政府、银行、高校3个管理主体和贷前、贷中、贷后3个管理阶段的复杂问题。因此,在对策上也应当是从政府、银行、高校3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高校方面

1、要加强贷款的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特别是高校的决策者,不要有“学校是国家的,还贷责任完全要由政府承担”的观念。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发布的教财[2004]18号文件规定,高校贷款必须坚持“谁贷款,谁负责” 的原则。

2、在贷款项目和额度的决策上必须经过严格、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坚持民主决策。贷款项目和额度要在总体规划下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高校实际偿还能力确定,将贷款资金应用于解决制约学校当前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对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最紧迫、最急需的项目。同时在贷款规模的控制上,要在风险警戒线内以学校的可用于还贷的资产量作为主要财务指标。有观点认为,学校由于其不同于企业的特殊性质,能直接用于还贷的资产基本上只有现金和银行存款。这是比较稳健的标准,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3、在贷款的使用管理上,要建立健全贷款管理办法,特别是要完善内部监控制度,切实有效地加强贷款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当前很多高校已经进入还本付息阶段,因此在管理上也相应的要更注重贷后资金的管理监控。特别是对于那些对贷款的前期管理缺乏的高校,贷后管理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解决不好,就很容易发生银行冻结学校经费或学校被起诉等情况。贷后管理的重点要放在贷款资金的使用监督上,可以充分发挥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对贷款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

4、制定科学合理的还款付息计划。首先,为解燃眉之急,可考虑与银行协商,争取贷款展期或将中短期贷款置换成15-20年的长期贷款,拉长还贷链条,缓解还贷压力。其次,从长远考虑,要增强学校的还款付息能力,简言之,就是要“开源节流”。一方面,高校应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包括尽量多地争取财政经费,民间向高校捐赠资金等,同时还可以大力发展校办产业,通过科研成果转让和产业基地建设以获取更多的科研经费。最新的观点还认为可以通过完善我国高校自身的市场运作机制和体制,扩大高校投融资的能力和空间来增强高校的还贷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建设节约型高校,要坚持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勤俭建校,从紧安排行政事务性支出,杜绝办学中的奢侈浪费现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校的财务管理是贷款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贷款管理还应在高校的财务管理上下功夫。

(二)政府方面

1、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高校贷款的管理,包括贷前审批制度、贷款资金的使用监督机制以及贷款的预警机制等。虽然多数高校贷款进入还本期,但高校贷款在短期内不会结束,反而出现需求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对贷款风险较高的高校,要吸取教训,在新增贷款的项目和额度决策上应严格审查,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2、政府应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力度。首先确保教育经费足额投入,并逐步提高生均拨款定额,并合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补助高校基本建设和支持高校内涵发展。

3、建议建立高校和政府合理分担的还款机制。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能够包揽高等教育发展所需的全部经费,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应该承担公办高等教育的主要经费。毫无疑问,公办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就是政府所应承担的主要经费的重要领域。正是由于高等教育的这种准公共性,国家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建立高校和政府合理分担的还款机制,是从我国高校贷款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充分考虑国情的建议。对于高校贷款中确实用于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实验仪器设备等用途的,国家和政府可以采取贴息、投入等方式分担高校的还贷责任。

(三)银行方面

建立健全与高校贷款特征相适应的信贷管理机制,加强对高校贷款的管理与监控。一是实行“一校一策”的差别化管理模式,针对不同贷款对象,区别对待,加强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二是加强贷前的审查和贷后管理。

综上所述,要有效的防范高校银行贷款所带来的风险,各有关部门必须建立健全贷款的事前、事中及事后各方面的管理。在快速发展的机遇面前,既要敢于积极进取,充分利用银行贷款实现学校的发展,又要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东升.高校贷款隐忧值得关注[J].中国金融家,2006(9).

2、彭树燕,方明.我国高校贷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6).

3、林莉.中国高校贷款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

4、李明.高校贷款的风险与对策[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3).

5、邬大光.高校贷款的理性思考和解决方略[J].教育研究,2007(4).

(作者单位:山东警察学院)

猜你喜欢

贷款风险贷款政府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旧信封
晋商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及对策研究
抚松农发行开展贷款风险排查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识别及应对研究
俄气从中国银行获得20亿欧元贷款
长白山农商银行一季度贷款实现开门红
完形填空三则
你会贷款出国留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