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分析和教育对策

2009-06-01钟晓琳罗邦士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网络游戏教育对策心理问题

钟晓琳 罗邦士

〔摘要〕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导致厌学、逃学、辍学甚至网络犯罪等现象已屡见不鲜。导致这一问题行为的原因错综复杂。本文从网络游戏自身隐含的负面的因素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凸显的心理问题两方面进行分析,并给出教育建议。

〔关键词〕网络游戏;心理问题;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4-0022-02

一、外因分析——网络游戏隐含的心理影响因素

网络游戏以互联网为基础,“将传统情节和角色刻画集成到交互的电脑软件环境中,体现出全新的娱乐模式,并发展了与之配套的新的表现手法和方式。”网络游戏的不断刺激和强化所带来的“快乐体验”致使青少年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并逐渐产生对网络游戏产生依赖。正是由于受到心理刺激和强化、心理暗示以及游戏中的消极被动交往心态等方面的影响,致使一些青少年陷入网络游戏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1.心理刺激与强化。网络游戏本身就是一个强有力的刺激物。从形式上看,形象逼真的图像给人绚丽夺目的视觉刺激,精美婉转的音乐给人愉悦的听觉刺激。从游戏过程看,离奇的故事情节、人性化的游戏角色给人以丰富的情感体验刺激。这些对处于心理发展关键时期的青少年来说,既有极大的感官刺激和诱惑力,也能够满足他们情感体验发展的需要。从游戏内容看,网络游戏中的“杀敌”和攻打“城池”等情境包含了大量的攻击性行为刺激。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精力旺盛,大量攻击性内容的游戏使其更容易发泄自己过剩的精力。

与心理刺激紧密相连的是强化,泛指“使用一定刺激增强有机体习得的反应刺激——反应联结强度,或增加其反应出现频率的过程”。游戏开始前一般都会被告知游戏中的任务,只有完成任务,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游戏。伴随着情境刺激,下一阶段的任务便成为继续游戏的强化物。此外,网络游戏中的一些虚拟财产,如游戏的账号、点数、积分等,演化成了青少年眼中的物质财物,成为一种外部强化物,进一步强化了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

2.心理暗示与模仿。暗示“具有非强制性、潜在性、易接受性等特点,通常以语言形式进行,也可以手势、表情、行为、环境、气氛、活动等方式进行”。伴随着心理刺激,网络游戏中隐含着大量的心理暗示,其中既有目的性暗示,也有非目的性暗示。网络游戏中的目的性心理暗示源自游戏设计者。网络游戏设计者一方面可以通过为游戏角色设置一定的行为或言语实现暗示,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设置游戏进入程序、游戏结束提示选项及提示语等方式完成暗示。而非目的性暗示是指在游戏情境中衍生出来的超越设计者意图的暗示,其主要表现为游戏角色在游戏中的动作行为对青少年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

模仿是对暗示的反应,即由暗示刺激而引发的类似的心理及行为的反应过程。从目的性心理暗示到青少年的模仿,其实质上是巩固了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习得和依赖。对于网络游戏的某个环节,模仿得越多越逼真,说明对这一环节把握得越好,往往也说明这一环节中的心理暗示性越强。然而,从非目的性心理暗示到青少年的模仿,对青少年身心发展是一种误导,而且容易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甚至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3.消极被动的交往心态。游戏具有社会性,是人的一种本能倾向。席勒(Schiller,F.C.S.)曾说过:“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当然,这里说的“游戏”已经不只是儿童的“玩耍”,更是人类自由本性和完整人格充分展现的途径与证明。在虚拟世界的网络游戏中,交往是消极被动的,其实质是“人——机”对话式的交往,并非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往,不能促进人格的健全和发展。这种交往形式使得一些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同时影响到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的心理状态。长期如此,会“导致青少年们忽视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而偏重于‘人——机对话式的网上虚拟交往,产生人际关系冷漠、人际情感萎缩、人际距离疏远,从而造成新的人际关系障碍”。 一些具有保守、抑郁等性格特质的青少年,不喜欢也不善于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也很难在现实中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而网络游戏恰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与现实环境中存在巨大差异的社交平台。他们可以摆脱紧张和焦虑的现实情境,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方式建立起属于他们的虚拟的生活圈,从而获得某种愉悦感。

二、内因分析——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凸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因素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是其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内在因素。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和“危险期”,青少年在这一时期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认知和情绪方面的变化发展。如果缺乏良好的教育和积极的引导,青少年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从而导致行为偏差。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行为与青春期的心理挫折与心理规避、意志品质缺乏、社会情感发展等问题有密切的关系。

1.心理挫折与心理规避。挫折是当人的动机性活动受到阻碍或干扰、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其主要表现是产生各种异常情绪,诸如消沉、失落、抱怨、攻击、焦躁等。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在生理上出现急剧变化,而心理发展相对缓慢,这使他们仍然处于半成熟状态。成人感和幼稚性是造成青少年各种心理矛盾的根本原因。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青少年容易陷入困境,进而到网络游戏中去寻找迷失的“自我”。

青少年产生心理“规避”行为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能正确处理好心理挫折,从而产生消极认知和情绪,把注意力从挫折源上转移开,力图“规避”挫折,寻求新的安慰以达到心理平衡。一些青少年沉迷网络可以看作是他们“规避”挫折的表现。由于逃避现实,具有较强挫折感的青少年更容易陷入到游戏情境中去。丰富的情感刺激满足了他们归属感与爱的需要,使他们暂时从挫折感中“解放”出来。

2.意志品质薄弱。青少年时期,正是个体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意志控制是个人能左右事件的进程和结果,使之达到与期望的目的相一致的过程和状态。“意志控制,指消除在实现目的过程中的内部障碍和外部障碍。内部障碍是指与实现目的相冲突的内心干扰,外部障碍是指外界的干扰。”对于沉迷网络游戏的青少年来说,过度游戏就是干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外部因素,而这一外部因素又与青少年在网络游戏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密切联系。青少年的身心还不成熟,意志品质相对薄弱,不能抵制外部干扰因素——与网络游戏相关联的一系列刺激。

3.社会情绪发展问题。随着生理和认知结构的发展,青少年的社会化和情绪也发生着变化。一方面,他们开始更为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于他人的,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体。他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以有别于以往的方式来界定自己。他们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如果不被同伴接纳将导致严重的情感问题,如孤独感、抑郁和自卑等,而网络的开放性满足了青少年广交朋友的社会情绪发展需求。

另一方面,青少年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想法与实际的行为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容易对自己和周围环境产生不满。不满情绪滋长了情绪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沉迷网络游戏是一种情绪行为的表现。他们在“攻城拔寨”的游戏中拥有绝对的主宰力量,自由地发挥 “才智”,并释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可见,青少年社会情绪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导致他们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之一。

三、教育对策

针对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我们应当聚焦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其心灵,积极交流和引导,培育和鼓励他们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和特长;并建立社区、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合作系统,从根本上使青少年摆脱网络游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首先,心灵沟通,情感关怀,适当调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缺乏安全感、温暖感、信任感和成就感的青少年,更容易从网络游戏里转移他们的情感和寻找精神寄托。所以,我们需要与青少年真诚地沟通和对话,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温暖的关怀,培养他们积极、健康向上的状态,转移他们对网络游戏的依赖性。

其次,培养其兴趣和特长,转移其对网络游戏的注意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兴趣比较狭窄的青少年,常常封闭自己,更容易被虚拟的网络游戏社会所钳制。青少年大多都有自己的独特气质,可塑造性强,根据不同的气质特征,有效地培育和发展青少年的兴趣和特长,使他们的精力集中于有益于自我发展的活动中,可以转移或替代他们对网络游戏的沉迷。在现实中获得成就感的青少年,不可能会成为网络游戏的“奴隶”。

再次,学校、家庭、社区积极合作,共同促进网瘾青少年健康发展。社区应控制网络系统和打击非法经营的网吧,为青少年成长创造文明和谐与积极健康的氛围;组织一些社区文明活动,要求家长和青少年积极参与。学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家长应该加强与学校的沟通,相互理解和支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简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2.

[2]戴新利.中学生网络沉迷的心理动因探析[J].教育探索,2005,(11):88~91.

[3]马新书.走出虚拟世界的困扰[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9):32~33.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电邮:luobangshi888@yahoo.com.cn)

编辑/于 洪

猜你喜欢

网络游戏教育对策心理问题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冰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综合案列分析
青少年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网络游戏对当代大学生造成的危害研究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