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心理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2009-06-01曾宁波赖长春
曾宁波 赖长春
〔摘要〕为了解地震极重灾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科学把握灾害对教师造成的心理创伤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援助,根据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诊断标准,用改编的PTSD问卷对十个极重灾区的31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灾区教师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持续警觉性、长期回避与创伤有关的刺激指标上症状明显,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较为严重。对此应从提高认识、建全机制、分层进行、全员培训、改善生活工作条件等方面入手,开展心理援助,重建教师精神家园。
〔关键词〕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心理状态;创伤后应激障碍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5-0010-03
一、问题的提出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正值学校上课期间,四川极重灾区师生伤亡严重。震后有些教师变得冷漠、麻木,对环境与他人少有反应;有些教师则会产生许多情绪反应;还有些教师出现不舒服的身体症状。如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还出现了自责、自罪、悔恨难当等强烈的情绪反应,又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援助,就会导致自我评价降低、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放弃教学生涯等结果,同时“若教师无法先平复自己情绪,将对学童造成相当负面的影响”,这对整个教育系统都会是一种损失。因此,了解地震极重灾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科学把握灾害对教师造成的心理创伤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援助,重建教师的精神家园,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08年10月~11月,我们结合对四川10个极重灾区县的教师送教到县活动,对参培教师的心理创伤情况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了问卷调查,抽样调查了317名教师,当场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有效问卷310份。
抽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任教乡镇中小学的教师有229人,村小学的有5人;县城及以上学校的有75人。
2.工作单位是小学的教师有167人;初中的102人;高中28人;中小学教研室及培训机构的10人。
3.家人或至亲在地震中没有伤亡的有232人,有受伤的30人;有遇难的48人。
4.229名教师所任教学校没有人员伤亡;29人所任教学校有人员受伤;49人所任教学校有人员遇难。
5.221人所在学校在地震中受损严重,校舍成危房或倒塌,只能在临时板房或外地上课。
6.没有接受过灾后心理方面辅导的有147人。
(二)研究方法
根据台湾学者赖念华博士的论文《灾后心理重建历程之合作行动研究》中采用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诊断标准,我们改编了PTSD问卷。该问卷包括三个维度: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持续警觉增加、长期回避与创伤有关的刺激。采用 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此外,我们还对教师的心理需求及获得心理援助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与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
三、结果
灾区教师2008年10月~11月的情绪反应与身体症状的调查结果:
(一)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指标
1.51.0%的教师不由自主地一再想起地震的情形;
2.41.2%的教师失眠或整天想睡;
3.30.1%的教师一再想起以前或其他可怕的个人经验;49.2%的教师常有头昏的感觉;42.1%的教师容易心跳加快;
(二)持续警觉性增高指标
1.37.0%的教师睡眠时做噩梦,甚至被惊醒,半夜易醒;
2. 45.1%的教师遇小事情容易激动愤怒;41.5%的教师时常想骂人;
3.41.5%的教师注意力不集中;
4.19.8%的教师没有理由地出现害怕恐惧;39.5%的教师容易紧张,神经紧绷;10.2%的教师会莫名其妙发抖。
(三)回避与刺激相关的情景指标
1.38.7%的教师不想去谈论与地震有关的情绪感受;37.9%的教师不想回想起与灾变有关的人和事物;
2.16.8%的教师不想跟人来往;
3.40.1%的教师情绪空白冷漠不想去做什么事;15.3%的教师逃避上班;
4.49.5%的教师对于目前的生活感觉无能为力;38.4%的教师觉得很少人可以帮助我;36.2%的教师觉得很沮丧;
5.27.4%的教师对自己(人生)的未来感到悲观。
此外,有亲人遇难的教师心理健康受损度高,62%的教师想起死去的亲友时情绪无法控制;50%的有自责感;20.8%的教师逃避上班;66.7%的教师对很多事情失去兴趣;62.5%的教师觉得很沮丧;58.3%的教师对自己(人生)的未来感到悲观。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地震灾害造成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表现为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情绪衰竭现象达到了较为严重的程度,导致部分教师人格解体,社会功能受损。所谓情绪衰竭是指教师个人工作热情的耗尽,表现为厌倦、易怒和热情衰退,是一种情绪情感极度疲劳的状态,这种状态会直接削弱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质量;人格解体是指教师对工作表现出冷漠、消极的行为,人际交往疏远等。
四、对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灾区教师的心理问题,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援助
汶川特大地震给广大教师造成的心理创伤是巨大的。由于教师职业具有特殊性,在这种职业角色中,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还是照顾者和关怀者。灾后只要教师没有受伤,就必须在第一时间重回工作岗位,再次担当起助人者和保护者的角色。此外,震后复学复课、恢复重建任务艰巨,工作环境和条件十分艰苦,大部分教师长期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统计数据显示,按照心理创伤应激障碍症状诊断标准,灾区教师表现出的症状有应激障碍的典型特征,其中有些指标尤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然而,一些地方对教师的心理状态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灾后重建的系统工程中或一句带过,没有具体落实措施,使得灾区“精神家园”建设被架空。据调查了解,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农村学校,对师生的心理援助还存在盲点,被调查教师任教学校得到心理援助的有69%,没有得到心理援助的有31%。不少教师向我们诉说,社会对他们的要求高,而专门针对他们的慰问和关心少。
只有一个健康的助人者才能真正完成助人的任务。如果教师自身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或者使用了消极负面的解决方式,他又怎么能肩负起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心理阴影的重担呢?因此,加强灾区中小学教师心理援助工作刻不容缓。
(二)建立完善的心理援助机制
目前,灾区心理援助机制不完善,专业机构缺乏,社会联动的援助机制和应急预案、措施也不健全,一些相关联的援助政策也不配套。在一些地方,个别师生(包括灾区其他群体)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后找不到专业机构进行疏导救治,缺乏对教师持续的心理支持。
因此,一要抓紧研究建立包括心理援助的管理机制、社会动员参与机制、财政应急投入机制等在内的心理援助应急机制;二要借鉴国外经验,在重灾县以县为单位,政府统筹建立综合性的心理康复机构,既面向社会,为所有灾区群众服务,同时对区域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
(三)根据灾区教师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分层开展心理援助,帮助教师逐步恢复心理平衡
进一步加大力度,分层次推进对灾区教师的心理援助工作。重点对地震重灾区伤亡严重的学校教师和丧失了亲人的教师分期分批地进行集中学习休整,尤其要注意对筛查出的高危个体进行心理干预。对一般受灾学校的教师,则采取以当地援助为主,相对集中进行疏导,帮助他们摆脱地震带来的阴影,逐步恢复心理平衡。
(四)加强对灾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全员培训,提高灾区教师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灾区教师总体上缺乏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因此,应加强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全员培训,让教师学会通过自己的心理调适和心理暗示,尽快摆脱灾难所造成的强烈恐惧感和心理创伤。
我们在对灾区教师心理健康需求进行调查后发现:放松训练、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讲座、个别心理咨询、情绪支持团体、悲伤治疗(个别、团体)位居教师需求前列。因此,在进行教师心理辅导培训时,一是要加强调查研究,针对灾区教师心理需求,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援助。二是继续有计划地举办各级培训,采用派专家指导、送教上门、定点帮扶等形式,帮助和指导灾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搞好教师的心理援助工作。通过培训,让教师们在坚守工作岗位的同时,对自身的心理状态也加以关注,以自助或主动寻求专业帮助的方式处理自己的心理创伤,或者与学生一起在成长中重建心灵家园。
(五)在加快灾后重建步伐的同时,加快改善教师生活工作等条件
生存状态对教师的心理和工作状态影响很大。地震对教师生存的基本条件破坏极大,因此一方面,需统筹考虑社会救助政策、措施,切实落实好教师的津补贴待遇,加快改善教师住房等生活工作条件,使广大教师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另一方面,社会支持也显得尤为可贵。“灾后心理社会压力是影响心灵复的原最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关怀和帮助这些在地震中身心受创并坚守岗位的教师们。当公众敬重教师的职业精神的同时,更要向他们传递关怀与支持。社会的信任、鼓励、关爱和其他实际的帮助,都能给灾区教师以力量,同时也是给灾区的孩子以力量。
在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四川地震灾区学校重建工作正在加快步伐,灾区教师进一步增强了战胜灾害、重建美好校园的信心。但灾区教师的心理创伤仍然很重,灾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援助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台湾大学心理学系“9·21”灾后心理复健小组.“9.21”大地震后心理辅导教师手册(中国台湾).http://blog.cersp.com/105373/1517733.aspx.
[2]赖念华.灾后心理重建历程之合作行动研究.http://
www.xadakang.com/zixunshiyuandi/ShowArticle.aspArticleID
=1370.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5·12”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师生心理援助应急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BHA080018。作者单位: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电邮:znb888znb@163.com)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