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学生心理服务任重道远
2009-06-01赖长春
赖长春
〔摘要〕“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从国家领导人到社会各界,都高度重视和关注心理援助工作,展开了新中国成立来规模最大的心理援助行动。随着灾后心理援助进入了恢复重建阶段,以及广大志愿者陆续撤出灾区,心理援助工作面临的形势、工作目标、任务和重心都将有所改变。
〔关键词〕“5·12”汶川特大地震;心理援助;重建阶段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5-0008-02
一、灾后心理恢复和重建阶段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地震作为一种灾难性的创伤性事件,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障碍,其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患病率最高。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洛杉矶加州大学Armen K. Goenjian博士和他的同事调查了1988年美国斯巴达克地区地震后的受灾者,发现74%的人患了创伤后应激障碍。“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有人统计,受灾群众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发生过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或精神问题,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处于接近心理疾病的状态,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明显。
有研究表明, 儿童青少年由于成熟度不高,生活经验不够,抗压能力较弱,比成人更容易受到心理冲击和出现应激反应,50~75%患儿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会一直延续到成年。成都市第四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对“5.12”汶川大地震灾区群众进行实地调研后指出,“目前看到的心理出现异常情绪的,主要是孩子。”所以,学生应该是灾后心理援助的重中之重。
创伤后应激障碍分为急性(病期在3月之内)、慢性(病期在3月以上)和延迟性(症状在创伤应激后至少6月才发生)。灾后心理恢复和重建阶段,慢性和延迟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居多,治疗难度更大。根据国际一般统计数据,大灾害后有30%的人可能会在5~10年乃至更长时间内处于慢性或延迟性心理创伤状态,其中10%的人可能会患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对个人和社会最严重的影响是自杀、自伤和伤人,其中,自杀危险性高达19%,是普通人群(全球普通人群自杀率平均为10/10万,中国普通人群自杀率平均为23/10万)的1900倍。邓明昱博士在四川灾区实地调研后认为,汶川大地震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和自杀的危险性可能低于国际一般比例,其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大约为5%,自杀的危险性大约为13%。
照此计算,仅重灾县的339.99万受灾学生中,就有102万人可能出现长期心理问题,17万可能会患创伤后应激障碍,其中2.2万人有自杀的危险性。这组触目惊心的数字,预示着灾后心理恢复和重建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必须要有长远的规划和持续的实施。
二、灾后心理恢复和重建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需要转型
在应激阶段,心理辅导工作的目标和任务重在“救”,即配合生命援救工作,稳定幸存者的情绪。同时,对灾难经历者和救援人员进行必要的心理安抚。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一部分地震受灾者以及通过媒体间接体验到灾难冲击者的心理问题大量爆发出来,需要进一步做好“救”的工作。不过,心理恢复和重建阶段的“救”不再是把患者看成是疾病载体,治疗也不再仅仅是消除病人身上现有的紊乱,而是积极的心理治疗。积极心理治疗从人的发展可能性和能力出发,强调每个人天赋的潜能在解决心理问题中的重要性。因此,心理恢复和重建阶段的心理治疗,重点要放在于努力发动患者身上存在的种种能力和自助潜力上。
另一方面,一些延迟性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症状在潜伏期内可能不会有明显的表现,很容易被忽视。199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20周年时,唐山开滦精神卫生中心曾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22.1%的人患有延迟性应激障碍,但他们很少得到专业的心理干预。中国心理协会也曾做过一项调研,发现现在时有发生的高校学生自杀问题,主要都不是在大学造成的,而是在初、高中阶段就埋下了“隐患”。所以,对于灾区学生的心理服务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建立一个长效机制,确保心理服务的持续性。要将心理辅导的目标和任务的重点放在“助”上,为灾区学生提供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服务,针对灾区学生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
所谓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和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把重心放在“诊断和消解痛苦”等问题上不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出,要加强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解读,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让个体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塑造充满乐观、希望和积极向上的美好心灵。实践表明,这是预防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发展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非常有效的方法。
三、灾后心理恢复和重建阶段面临着专业师资匮乏的短板效应
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来自学校之外的心理援助,包括民间自发性心理援助行为和政府组织的心理援助行动。民间力量是灾区心理应激阶段的主要力量,目前,大多已经撤离灾区;政府组织的心理援助行动具有专业性强、组织有序和保障有力的特点,是灾后心理恢复和重建阶段的外部心理援助的主导力量。
目前,四川省教育厅已制定了全省地震灾区中小学校师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目标,并通过结对子的对口支援方式加强对地震灾区教师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从2009年开始,3年时间内,省内23所高校将与成都、阿坝、德阳、绵阳、广元、雅安6个市(州)结对帮扶,通过开展团体辅导、集体活动、专题讲座、个别咨询与辅导等途径和方法,对地震灾区学校师生进行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个途径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这是灾区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从2008年9月起,四川省已经率先在地震重灾区的所有中小学开设“灾后心理重建教育”课程,要求小学各年级每学期不少于9课时,中学各年级每学期不少于10课时,主要采取游戏、活动和体验的形式开展。
搞好灾区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师资队伍,而专业心理师资恰恰是灾区学校的软肋。
在灾区学校,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包括三个方面的人员:一是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他们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二是班主任、共青团和少先队辅导员、德育处(政教处)主任等,他们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队伍;三是普通教师和职工,他们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
地震之后,教育部曾经组织专家对灾区中小学心理康复教育骨干教师举行了国家级培训。四川省教育厅也对来自各重灾区的心理辅导课程教师举行了为期一周的省级培训。并组织专业力量对十个极重灾县的教师进行“送培到县”,先后培训1300余名教师。
尽管如此,灾区学校的心理师资队伍仍然相当薄弱,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科班出身”的专业师资异常缺乏。要保证心理辅导的科学性,必须要有专业力量。然而,人民网的一则材料显示,截至2007年底,我国获得专家证书的心理专家人数仅有1.7万人,其中很少一部分人从事对口工作。专业力量缺乏在心理服务的应激阶段已经突出,由于心理专家严重匮乏,很多心理干预只能集体进行,但每一个人的心理状况、心理问题千差万别,集体式心理救援效果甚微。一些仅凭热情和好心仓促上阵的志愿者,由于未经专业培训,“心理援助”的效果更差。
在灾区学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校,这种情况更严重。根据我们对重灾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调查,六个受灾最重的市(州)中小学教师中,从事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人数非常少,除了成都有170余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外,其余各市(州),包括绵阳市、德阳市、广元市、雅安市、阿坝州,全市(州)不足30名专业教师。专业的师资队伍已经成为灾区中小学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块短板。
2.相当大一部分参培教师并没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专业机构在灾区举办的培训次数很多,参培人数也不少,但是这些教师回去以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当少。在“送培到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市(县)教育部门送出去培训的教师回去后基本上都没有搞心理健康教育,原因是“搞不来”或 “没有条件”。这反应出培训的有效性尚待提高,同时也涉及到建立心理辅导长效机制的问题。
总之,惨烈的大灾难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灾后心理恢复和重建阶段的心理服务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心理服务的任务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当前,应当抓住国家实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重大契机,把培养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纳入国家层面的议事日程,从制度、资金等方面提供条件,使越来越多的教师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从而破解专业师资匮乏的难题,使灾区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科学、持续、有效地展开。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 - 3)[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7~98.
[2]邓明昱. 天堂之路在何方——四川大地震后自杀案例启示录[EB/OL].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网.
[3]孟万金.大力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上半月,(9).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5·12”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师生心理援助应急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BHA080018。作者单位: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电邮:znb888znb@163.com)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