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认识
2009-05-26王志爱
王志爱
中学地理是中学学科教学体系中的一门特殊学科,它能开阔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思想。如何教好地理课。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实施对话教学,构建良好学习氛围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
在“地理与生活”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本,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为宗旨,长期坚持对话教学这一师生交往形式。(对话教学是指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质,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以问题为核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进行对话教学的学习活动过程。)
不仅如此。为了在地理教学中形成师生平等对话的良好学习氛围,我在实践中还摆脱了传统的“课堂纪律”和“教学规范”,进行了“与学生共同备课”及“学生当老师”的教学体验。在教师的点拨和诱导下,让学生上课、让学生自己组织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二、开展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在地理必修课中学了“地球公转”的内容后,教师常常会向学生发问;“假如黄赤交角扩大,会对地球产生什么影响?”类似这种设问引起的讨论我们可以把它称作思维操练式讨论。
思维操练式讨论是一种高级的头脑游戏式讨论方式,它往往不拘泥于具体知识的再现与理解,而在于锻炼脑子的灵活性、迁移性。这种讨论的主要特点首先是具有假设性和新颖性,因讨论的命题是当前现实生活里不存在的,所以学生会感到新奇、新鲜、有意思,容易激起一种探讨的冲动。其次,它具有思维方式多样性的特点。进行思维操练式的讨论需要逻辑推理的过程,也需要直觉、形象思维的参与,同时聚散思维、发散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正向思维、逆向思维也可交错在一起。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是极其有利的。而且,这种讨论方式较容易操作,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教师可以自如地把握深浅,教师要关注的是讨论与思维的过程,而不是它们的结论与结果。
三、加强科际联系,增强学生应用能力
加强科际联系应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完善,有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并与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序实施并确实取得最佳效益。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相关学科,必须分清主辅关系保持本学科特色,做到适时、适量、适度。具体从以下各方面进行有机渗透。1.通过知识迁移,用相关学科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为相关学科知识的应用创造条件。如引入比热的概念解释海陆差异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引入轴对称的概念形象概括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的同化迁移;引人平面几何知识分析日照图中晨昏线、太阳光线、经纬线问的角度关系,分析太阳高度角和纬度的关系等方面问题的推导式迁移;引入语文课本中《宇宙中有些什么?》《哥白尼》《在烈日和暴雨下》、《看云识天气》等与课上所学地理知识密切相关的课文,在课前或课后安排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解释分析,帮助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加深理解。2.通过方法移植,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直观地表现或分析地理现象和规律。如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周年移动规律;又如将物理电磁学部分常用的左右手定则加以改造,用于演示或判断以南、北极点为中心的日照图中地球自转方向,用于演示或判断气旋、反气旋图中气流水平流动方向与气流垂直流动方向的关系特点等。
四、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地理学内容涉及面广量大,涵盖了自然和人文两大领域,而大小不同的空间则是地理学的基本所在。地理教学如能善用网络资源,不仅可以轻易地获得许多图片、影片、虚拟实境等可视化资料,还可进一步借由地理信息系统等快速了解各种空间现象。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及国际网络的辅助,地理教学可以达到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兴趣、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众所周知。地理知识日新月异,是永远学不完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培养地理知识的信息素养(包括搜集、梳理、甄别、解释、应用、交流公布信息等方面的能力),这对他们的终身学习是受益无穷的。而网络化的地理教学正好可以有效地配合这种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动手操作、自己解决问题,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有助于学生学会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
此外,网络辅助教学还能够提供双向交谈性的互动、合作学习和单独学习情境的自由转换。它可以使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适合学习者的个人需求和个人学习的速度。为教师把握个别困难学生的学习进程提供了可能。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转变和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完善和提高自身知识能力的结构水平。在综合化的思想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科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必将对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