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落实德育工作的迫切性

2009-05-26陈文芳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0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育人德育

陈文芳 李 维

摘要:由于新一代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教育者对他们的德育工作就显的很迫切了,既要了解新的德育理念,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还要通过细节中的实际行动来感化学生,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关键词:德育理念德育开展

一、德育理念

新一代青年学生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已有很大变化,我们的教育工作要适应这一变化,而不是一味强调我们的学生要适应我们今天学校现有的教育评价手段。未来的精英不仅是教科书堆起来的。育人更要铸造灵魂。所以今天德育的本质特点是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的结合。德育工作意味着教育工作者要把研究人放在第一位,熟悉人、研究人,才能教育人、提高人,才能有效实现教育的内化。

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等级,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改革开放的今天,绝大多数的学生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都得到了满足。如何进一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已经越来越突出地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教育者要切实解决现实中的“抓升学率是实要实抓,抓德育是虚可虚抓”的错误思想,充分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自觉地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德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在社会各界里是统一的

1.知识经济取代工业经济的过程呼唤的是个性化教育,过度的统一会埋没了一部分人才。所以今天的教育要弘扬一点个性化。德育的前提条件是尊重人的不一致性,只要他前进、发展,就允许有先要后。德育要靠活动,没有活动的校园就没有学生毕生难忘的亮点。一个只会教书不会育人的教育工作者同样会误人子弟,只会教书不会育人的老师是有缺陷的老师。

2.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是建设性的。建设性的德育必须是可预见的、有形的、能实践的、在发展的大德育。所谓可预见的德育,即德育工作要有预见性、超前性。德育工作者要科学的预见社会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使德育工作无论在内容上、方向上、方法上,都跟上社会和学校的进步。要潜心研究当代青年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要使德育对他们的成长、发展发挥作用,而不是只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有作用。

3.德育的开展必须是有形的,即德育必须借助于活动。所谓实践的德育,既德育工作必须要有实践性。实践活动、志愿服务,这是德育活动的时尚,更是德育工作的需要。我们要让学生走出校园,回归社会,立足于各地的区域特点,在实践活动中增长才干、磨炼意志、砥砺品质、陶冶情操。所谓发展的德育,即德育要有进步性、发展性。当今社会的发展、变革,从一定程度上更加突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反复性和艰巨性。要承认自身差距,看到问题不足,增强忧患意识,争取新的突破。

4.如今,信息的高速公路也在呼唤信息道德,因此计算机教学需要网络德育。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设网络信箱,用好网上聊天室。建设网络德育,提高网络道德。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为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就是发挥学生在德育的实施、管理、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把学生欢迎不欢迎、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德育成效的重要标准,体现德育为社会服务、为学生成长服务的两重性。

加快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尽可能准备他踏上社会所需要的能力,满足他的合理需要,即尊重学生的人性、人情、人格。落实在“活动德育”新理念上,即以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和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不断提高其需要的层次。学校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将正确道德认识用之于行动的人,道德行为可以通过各类活动来培养、检验、巩固和发展。活动是学生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和动力,是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进而实现自我教育的基础。

三、德育工作的落实

1.学生涉世不深,往往对自己的路及周围事物缺乏清醒的认识和判断,甚至没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往往因为暂时超越别人而自傲,会被赞扬和小小的成功冲昏头脑,因缺乏交往而感到孤独,会质疑书本的知识,对师长的教导看成让他窒息的牢笼,如果这时再不因材施教或言行不一,就会降低长辈的威信,导致学生对个人。家庭,甚至对社会的反感及厌恶。

2.务实的教育工作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教育上,归根到底是把担子放到每一位老师的肩上,德育工作不是靠大讲特讲训出来的,而是从一些细节里练出来的,它的最高境界是能淡化教育痕迹,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综上所述。不管是对于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德育工作都是非常迫切的,但又不能像按下牛头喝水一样,真正的德育工作是潜移默化的,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要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矩,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同生活的联系正是淡化说教灌输等生硬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自然而然的自觉并自愿的学习和生活。这样,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调动曾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解决,逐渐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