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阅读教学之浅见
2009-05-26姚爱华
姚爱华
学生读书方法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形成,语感的培养、情感的熏陶、认识的提高,都必须通过“读”的实践活动,这是教师的讲解和提问所无法替代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摒弃繁琐分析的理念早已得到了教师们的广泛认同。但是以读为本,加大读的训练力度,不是不求方法的一遍一遍地重复地读。“以读为本”在教学中如何操作,读的质量、读的效果怎样保证,仍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尚感困惑的问题,本文拟就此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要保证读的训练量和训练面
阅读课堂上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要强化初读,做到课文不读熟不“开讲”。每节课都要让学生踏踏实实地读几遍课文,要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读懂课文。在读书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质疑问难。要保证每个学生的读书量,就必须做到面向全体,扩大读的训练面。可采用自由轻声读、默读、同桌互读、小组读等多人异步的训练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读的训练,人人保证读的训练量。
二、要保证读的质量
各年级都要严格要求,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地读,就是要用普通话,发音要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在正确读的基础上,要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出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注意轻重缓急。其中默读就是一种好的方法。默读是一个人在学习、工作中更多用到的读的形式。默读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整个阅读教学的最后目标所要养成的阅读能力,指的就是默读能力。默读速度的快慢、默读时能否一边读一边思考,直接影响阅读效率。阅读教学中不能因为重视朗读而偏废了默读。更不能因为追求课堂气氛活跃,担心默读时课堂教学不够活跃而舍弃默读。教学中要重视默读训练,要帮助学生达到正确的默读要求,做到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动嘴、不指读,还要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默读方法,提高默读速度和效率,养成一边读一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要让学生完整地读,充分地读
一篇篇课文是由字、词、句、段、篇组成的一个个独特而完整的整体。学习课文应从整体入手,从整体上把握,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也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纲挈领的问题引领学生整体阅读、把握课文。理解词语、分析句子等也应该放在整篇课文的背景下进行,而不应把课文割裂开来理解。把完整的课文肢解成一个个零部件。课堂上要给学生读整篇课文的时间和机会,初读时要完整地读,精读品读时也要完整地读。可以让在学生完整地读过几遍课文之后,谈谈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独特感受,让学生品析课文的精妙之处、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这样,留在学生脑海里的,是整篇课文这座精美的“大厦”,而不是七零八落的碎瓦残梁。
四、要明确读的目的性,体现读的层次性
阅读教学中常常可以看到开课伊始教师的范读课文,或者不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读课文的现象,致使读文效率不高或流于形式。为什么读课文,教师要清楚,学生也要清楚,要每读一遍又一遍的目的,每读一遍又一遍的收获。还要研究读的形式和读的层次,“针对不同的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读的形式。了解大意,理解词句,分层分段,揣摩写法等需要一边读一边思考的,一般用默读;检查是否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体会并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等需要动情传情的,一般用朗读;在朗读教学中,当教师需要激情引趣或读得不到位,需要通过朗读示范时,宜用范读;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来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需要渲染课堂气氛或用全班的读来带动后进时,宜用齐读;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用分角色读等等”。
五、朗读指导的方法要得当,指导要到位
文章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在何处停顿,哪儿应该读重音,主要应由学生自己去体会,应该让学生在朗读的实际中掌握朗读的方法,“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但是,小学朗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不容忽视,只是教师的指导要讲求方法,指导要到位。首先,要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最易使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易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感,提高朗读能力。实践证明,朗读水平高的教师所带的班级,学生朗读能力一般都较强。范读,不是为了表现教师的朗读水平,菠读,要用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时候,要读在难读之处、读在学生需要之时(学生经过反复练习仍不能读好的时候)。其次,朗读指导,要在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基础上进行,要以指导朗读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感情的把握,不要单纯进行朗读技巧的训练。朗读指导后要让学生再自己反复练习:以便熟练掌握。此外,朗读指导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品味,而不是教师用层层递进、饱含激情的煽情语言和音乐渲染等外部手段来诱发学生的情感,不是“用统一的语速、语调,把自己的感受转嫁给学生。统一学生对同一个词、同一句话、同一段内容的不同解读,让学生‘异口同声地读出教师满意的‘感情来”,也不是教师告诉学生带着诸如“悲伤”“感激”“自豪”的感情来读。“悲伤”“感激”“自豪”,应该由学生自己去体会,应该由学生自己通过朗读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