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师生和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
2009-05-26周新忠
周新忠
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具体讲也就是做到“三有”:一是有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特别是促进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二是有效益,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符合社会和学生个人的教育需求;三是有效率,相对于师生的教学投入,师生的进步和发展是尽可能大的、理想的。
有效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涉及到有效备课、有效指导、有效互动、有效管理、有效练习等诸多方面。读了肖成全教授主编的《有效教学》一书,笔者就构建师生和谐与实现有效教学之间的关系谈一点认识。
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教师教”与“学生学”这两者之和,而是师生共同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效教学要实现“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就需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实现有效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案例:
一次我任教九(2)班语文课:班上有一名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差,150分的语文试卷通常只考三四十分。平时作文无从下笔,一次要求以“爱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他竟摘抄了《七根火柴》中的情节。我便找他谈话,想进一步了解他学习语文的情况。我问:“你在小学里语文成绩怎么样?”他说:“小学四年级以前在班上属中游,正常考七八十分(百分卷)。”我接着问:“那你什么时候语文学习跟不上、掉队了?”他说:“小学五年级。”我又问:“那是什么原因?”他没有直接回答我,脸侧向了一边,看他那为难的样子,我没再追问,便换了个话题。后来我向其他学生了解到大致情况:他五年级的时候,因为一件事受到老师的体罚,老师让同班学生轮流刮他鼻子,结果鼻子上的皮都被刮破了,学生和家长与老师结下矛盾,这个矛盾的化解又经历了一波三折。这次体罚给学生留下了极大的阴影与创伤,心理上与老师产生了隔阂,不爱学习了,进而放弃了学习,可以说这次体罚影响了他的一生。
由此可见,教师依法治教,依法执教,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多么的重要。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老师和学生在平等、民主、友爱的基础上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就会有一个民主、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得到激发,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会相互质疑、乐于探究、积极发言,实现有效互动,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新的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也直接影响着教师积极性,教师会为这样一个充满活力课堂而感到满足。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实现“有效益”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间保持着亲密和谐的关系,学生就会心情轻松愉快,变得自尊自信,遇到问题,学生也会主动与教师交流,这样学生的身心能得到健康发展;相反,如果学生在教学中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斥责和冷遇,师生关系肯定不会和谐,学生就会产生自卑、焦虑、逆反等心理,遇有问题,学生也不会主动与教师交流,教师就不会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问题”学生就会产生,影响着他们健全的人格的形成。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的效率
从教师角度来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会自觉地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教育教学就会更加认真、更加投入,课前精心备课,与同事教研探讨,上课时精心组织教学,做到有效互动,提高教学效率,每节课都精益求精,尽善尽美。长期的投入,必将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与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二、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实现有效教学
1.了解学生,热爱学生
(1)要了解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特点等,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2)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过失与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会尊重学生,学生才会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的老师。
2.坚持鼓励,严慈相济
有这样一位学生,英语课上不能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教师经常批评他、训斥他,结果他对英语老师产生逆反心理,成绩下降了,甚至连考试也懒得答题。历史课上,因历史知识掌握得不错,时常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他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就浓厚,历史成绩在班级处于上游。悉心指导,适度批评,学生会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意见,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这样也有助于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3.一视同仁,加强交流
教师应该公平、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克服偏见,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对学习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不能偏爱,对成绩不好、能力不强的学生不能歧视;对有进步的要表扬鼓励,对有错误的耐心教育。
4.调整表情,注意态度
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要和蔼可亲,常显微笑;态度要认真,精力要集中,互动交流时老师要热情耐心,学生会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可亲可敬,在融洽的气氛中,学生轻松地听老师讲解,从容地讨论问题,积极地回答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达到主动接受知识、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如果总是板着面孔,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自然会感到压抑,思维迟钝,上课的效果肯定不会好。
5.作业适量,减轻负担
作业是老师和学生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学生作业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通过作业能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技能,有助于学习的延续;老师通过作业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找出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进一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布置作业,要注意有效性,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作业,作业要有层次,布置作业难易适中,题目适量。
古人曾有“亲其师,信其道”的各言,它精辟而深刻地点明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当然。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无原则的和平,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更不是纵容。教师仍要树立自己的威信,进行课堂有效管理,是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