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实施步骤及其策略
2009-05-26王建萍
王建萍
在“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过程中,淡化了技术的讲授,主讲教师不仅是讲授者,还是组织者,引领参训教师展开学习和研究探讨,设计出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案。
1.项目简介并建立项目文件夹。培训一开始由主讲教师简要介绍“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包括项目精髓、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在培训过程中所要用到的计算机技术、要完成的单元作品集。可以用现有单元作品集作为案例加以说明。这样可以避免参训教师在培训开始阶段由于对“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陌生而产生云里雾里的感觉。创建作品集文件夹,以后所做的演示文稿及网站、与单元有关的文档都将保存在该文件夹中的相应位置。
2.组成研究小组。根据学生自愿组合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以2~4人为宜。按照同学科、同学段进行分组,并要求固定。在每个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将在小组内进行作品共享,共同研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十分注重团队合作,在研究过程中要求发扬团结协作之精神。
3.确定教学的内容或主题,构建框架问题。首先,让参训教师从当前教的课程中选择一个可以通过技术整合来优化教学的内容或主题(可以是某一课或某一单元章节)。确定课题。其次,为参训教师讲解框架问题。即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基本问题的概念及设计方法。互联网上有许多探讨框架问题的文章。有些结合具体的例子写的很不错可以用来推荐给参训教师。最后,由小组研究、讨论形成框架问题。
4.初步填写单元计划,制作“介绍我的单元”演示文稿。首先,观看演示文稿范例。其次,根据所选课题和构建的框架问题,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单元计划。单元计划将指导学生的研究活动,所有的单元计划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还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再次,参训教师制作“介绍我的单元”演示文稿。并在小组和全班内共享演示文稿。
5.收集资料。组内分工协作,根据本课题的要求,可通过光盘或网络进行寻找资源等各项工作。(1)向参训教师提供相应的学科网址和搜索引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搜索工具让其自己上网搜索。(2)根据内容建立相应的文件夹,对搜寻材料分类管理建立诸如“图片”“文字”“声音”等文件夹,并把这些文件夹进行整理、取舍、分类别随时保存在相应的项目文件夹中,以备下一步制作网页(或演示文稿)调用。
6.创建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或网站)及评价。如何制作呢?在找到一定数量的资料后,首先主讲教师向参训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案例,并约定完成初稿和终稿的时间。然后参训教师开始着手制作学生演示文稿(软件平台Powerpoint)或网站(软件平台FrontPage)。“英特尔未来教育”主张用最简单的技术制作出最好的产品,这种技术应该是便于学习、应用和推广的。设计时主要应注意:在内容上能否表征学生对拟定的学习目标有良好理解,并能回答框架问题(特别是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在技术上是否对学生有吸引力,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能够支持高级思维技能。在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或网站)制作过程中,基本上由参训教师在组内相互协作自主处理,主讲教师作为组织者只在技术上给予一定的指导,以平等身份与学生商讨有关事宜。这样,既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力,也使他们的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或网站)页面设计、色彩搭配、文字处理等能力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大致完成之后,为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或网站)制作评价量规。向参训教师提供案例。并说明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7.其他有关文档的制作。包括:学生支持材料、教师支持材料、课堂管理文档、作品引用记录等。学生支持材料是由教师创建用来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架,可以是考试卷、课外阅读的文章、学习情况自查表等;教师支持材料是帮助教师教学用的。可以是为学生提供资源的网页、课堂上的讲义、向学生介绍单元计划的演示文稿、有关课程背景的相关资料或录像等。
8.整合单元作品集,并展示交流。首先,将所有实践以来的研究成果,包括网上材料、自我介绍、网页作品、单元计划等进行整理存放于各自的文件夹中,并移出(或删除)不需要的文件。要求学员用规范的名字组织文件夹及命名文件。然后,在小组内共享作品,每个人都对组内其他成员的作品给予文字反馈。再次,采取自愿随机的原则选择几名学员,通过投影仪在全班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要求学员要用简短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让全班同学来讨论他的作品。最后大家一起交流培训对理中的心得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