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中双主体教学的“收”与“放”
2009-05-26葛晓燕
葛晓燕
摘要:本文以新课改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注入式教学方式与双主体教学方式的区别,并从五个课堂教学案例入手,探讨了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该如何进行合理教学设计,实现有效地课堂教学。
关键词:双主体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设计“收”“放”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这次改革是一次教育思想的变革:它提出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教人中育人”等新的教育理念。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运动兴趣,指导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成了本次课改的核心问题之一。
反思传统的教学方法会发现,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面临什么样的教学对象,很多教师都习惯于先讲解示范——后学生模仿练习的教学流程,在设计的思想上摆脱不了竞技化教学模式的束缚。
传统的教学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区别何在?打个比喻,传统的教学就好比放羊,牧羊人是赶着羊群向前走。新课程中所倡导的教学就好比放风筝,不管风筝飞得多高多远。但只有在线的牵引下才能张弛有度、自由飞翔。对比之下不难发现,不同的引导方式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布鲁纳的“发现法”理念告诉我们,教学既非教师讲。又非学生听,而是教师自己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去概括,去自我获得知识,从而达到发展他们目的的过程。本文所强调的所谓“收”就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积极有效地引导;所谓“放”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觉有效地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教师积极有效地引导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的双主体教学的基础上的。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收放自如呢?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这两个方面考虑问题。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差异性进行分析。
一、寓“收”于“放”,因势利导
有些教学内容,其技术难度低。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相接近,属于人类的生活能力与活动能力,如:爬、滚、跑、跳、攀爬、支撑、悬垂等。多出现于幼儿、小学阶段。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尽量避开技术的教学,仅需提出活动的形式与要求,便可直接进入到练习状态。
案例(一):《过草地雪山》
幼儿园大班2005年
这是一节以“爬”为主要运动方式的活动课,围绕着“起点——爬垫子——爬桌子——返回”这四个环节展开。在进入基本部分的教学时,教师没有敢于直接放手让幼儿练习,而是从技术教学的角度人手,先讲解示范“爬”的动作接着再组织比赛。在“爬”的传授方式上精心设计,唯恐挂一漏万。
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却是这样的一个场景:教师讲解示范的同时幼儿在打闹嬉戏,而当教师发出练习的指令后。他们却立即兴奋起来,倒身就爬。不管是垫子还是水泥地,动作之灵活,速度之迅捷,方式之多样令人捧腹,课堂一片欢腾。教师的预想与实际的结果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其根本原因何在?
细细回味,引出如下三点思考:第一,对幼儿而言“爬”是那样的简单。讲解则显得多余。人自出生以来,学会的第一项基本活动能力便是“爬”,教师为什么要去教一项幼儿本来就会的东西呢?第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天性好动,在户外很难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那么长的一段话。第三,在这样短的几分钟内让他们去学一项技能不太可能,他们的能力仍停留在简单模仿阶段。事实上,教师“规范”的技术动作在幼儿的行为上并没有重现。对他们而言,“玩”才是最有趣、最快乐的。那种无所顾忌,旁若无人的“玩”印证了上述的观点。
新的教学理论提出:“……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引导他们在玩中学,为其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评价教学成败的标准不再单纯是知识目标,更重要的是参与者的学习状态。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就在于用程式化的教学模式遏止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那么,对于这样的问题,又该怎样调整呢?现提出如下三点建议:第一,明确活动的要求,先放手让幼儿玩起来。第二,请不同“爬”法的幼儿出来示范。第三,利用幼儿已有的不同练习方式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其目的在于:第一,保持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其在身体练习中体验运动的乐趣。第二,通过相互比较启发幼儿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总结。概括地讲,教师的有效引导应表现在利用幼儿已有的身体能力去组织多次、多样的比赛,使其在一个愉悦的氛围中发展身体的活动能力。
案例(二):《贴纸跑》
小学四年级2005年
“跑”原本是一项人类最基本的活动能力,但若给其附加上“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等技术要素,将跑竞技化,“跑”就变得不再那么简单了。受“竞技化”教学观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会不自觉地将指导的重点放在技术的教学上,在技术细节上精益求精。通过完善运动技术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成了所有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传统的价值观的单一性导致了教学方式的机械性。
新的教育思想指出:“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虽然本身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但它更主要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途径和方法”。“贴纸跑”便是对新理论最有力的诠释。它取材于生活,从激发学生的兴趣人手,化繁为简,因势利导,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避开技术的教学,将引导的重点放在组织比赛这个环节上。用“如何让纸掉不下来”来激励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贴纸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短跑这一运动项目之于课堂教学的意义,是对短跑的传统价值的补充与完善。
案例(一)和案例(二)虽然没有出现在同一年级,但幼儿、小教阶段的学生,他们身上都有着一些共同的优点:活泼好动,乐于表现,积极主动。但也有不足之处:没有长时间的注意力。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充分发挥学生性格中有利于教学的一面,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二、先“放”后“收”,自主探索
有些教学内容的技术难度介于竞技运动与基本运动能力之间,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运动经验的基础上。其特点是简单易行,一点就通。初中阶段最为常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必过多地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该如何如何去做。只需明确技术运动所要达到的要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在实践一思考——再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案例(三):《左右横跨跑》
小学五年级2006年
我们发现,教师在组织这节课的过程中仍是恋恋不忘先讲解示范。然而在教师辛辛苦苦讲解示范的同时,有些学生已经跃跃欲试,并做出了相对较为规范的动作。由此观之,教师还是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该教学内容是往返跑中的一个辅助性练习,其技术要求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两点:一、左(右)横跨;二、侧身制动。凭借学生已有的运动经验与能力获得这项运动技术并
不难。如果教师能换个角度思考,将其引导的意义定位在自主学习情境的设计上,那么课堂效果将会大不一样。譬如,首先提出练习要求:怎样在规定的范围内,左(右)横跨且又快又稳?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其思考:怎样快速的制动——返回?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不正是新课程所强调的吗?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相比于依赖性的模仿练习难道不更有意义吗?有了前面的“放”,接着将学生“收”回来,或讲解或示范或进行对比分析,再让学生去练习、去提高。此类难度的教材,有了师生的放——收——放(探索——总结——提高)这三个环节,实现目标必在情理之中。
案例(四):《广播操》
初一年级
广播操教学是最基本的一项教学内容,其自身有两个特点:教学内容的固定性、练习方式的规律性。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重复练习外,留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非常小,几乎没有学生进行创新的余地。而简单重复的练习又是学生最厌倦的,那么,教师能否从它“简单重复”这个规律中另辟蹊径呢?
广播操的教学几乎是按照先上肢后下肢,接着上下肢的完整练习,再就是左一组右一组这个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逐一进行。然而规律在约束我们的行为的同时,却又是可以利用的地方。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学习广播操的规律。当学生获得这一信息后,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分别只教会学生上肢、下肢的动作,然后则让学生自己尝试上下肢整合的练习;再有,当学生学会了左方向的组合练习,那么右方向亦可如法炮制。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留给学生自主创新、主动学习的空间。
教师在初始阶段的引导是让学生感知规律,积累经验。接下来的引导则是让学生懂得利用规律,变机械性的、注入式的学习为能动性、创造性的练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学到的东西更不容易遗忘。在教师恰到好处的“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得更好更快,同时,又渗透了编排广播操的方式与技巧。岂不事半功倍?
三、且“收”且“放”。循序渐进
前面所讲的内容,其技术的难度都较低,所以可以避开技术的教学,以达到维持学生运动兴趣的目的。然而是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为兴趣而兴趣,舍本逐末呢?下面所讲的一些教学内容就应另当别论。
在高中段的体育课程中,有很多教学内容与竞技体育是紧密相连的,并且这些运动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技术细腻、环节复杂,并有严格的规则相制约。根据新课程的“水平目标”:高中段学生必须能够较熟练地掌握一两项运动项目的技术、战术。技术的教学重要性不可回避地摆在了面前。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案例(五):《排球:正面双手传球》
高中一年级(目前关于球类教学的模式很多,本案例只局限于技术的教学)
“正面双手传球”属于陈述性知识(有专家指出,这类知识通过教师的讲授更利于学生的掌握与记忆),该技术的教学一般从传球时的手形人手。其动作要领大致概括为:两手自然张开,手指微屈成半球形,手腕稍后仰,小指在前,两拇指相对接近“一”字型等。而学生对这些基本要素的初步感知只有通过自己的观察才能获得。假如没有教师的示范,只凭借学生的经验是没法进行练习的。他们不可能杜撰出一个与传接球技术相近的动作的,若在盲目的状况下进行练习极有可能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如传球时的“两拇指相对接近‘一字型”这个最基本的“小动作”就比较麻烦。人在正常情况下,大拇指的指向是朝前的,若在触球的一瞬间两拇指不能完成“一”字型,在来球猛烈的撞击下很有可能会将手指弄伤。因此,没有教师前面规范及时的讲解示范,就不会有学生积极有效地模仿练习。
然而,更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一系列复杂的技术环节,不是知道了就能做到的,初学者更甚。在学习的过程中仍需要学生反复地练,教师反复地教,有时甚至是教师手把手的教学生练习,该技术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之间不断地示范——练习——纠错一再练习这样一个反复磨合、不断提升的过程;是在教师精心设计下的一个不断“收”与“放”的过程。教师的有效引导从讲解、示范开始贯穿始终。
上面所陈述的几个案例只是教学实践中的极小部分。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复杂性不是几句话能说完的。在理性主义思想统领教育活动的背景下,新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关注教育对象其非理性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状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进入以主动建构为主的有效学习成为教师课堂追求的永恒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有了教师积极有效地引导,才能有学生自觉有效地学习,“收”与“放”如影相随,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并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