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低效操作例举与分析
2009-05-25李德新
李德新
摘要:课程改革使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有了普遍提高。但目前在一些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低效的操作方式。较有代表性的低效操作现象,如教学活动单一化,教师活动自顾自,学生活动走过场,调动学生图热闹,资源利用没整合等,都值得分析研究,只有剖析其形成的原因,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低效操作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2-0036-03
始于几年前的课程改革使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教学理念带来了教材的变化,教材变化又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改变;许多新课程知识培训和教材培训,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促使部分教师完成了由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的转变。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但在这些可喜的表象下,当前的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却依然存在着制约教学效率提高的现象。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列举五种典型的低效课堂操作现象,加以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教学活动单一化
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有很多的活动安排,表面上看教师的安排多样化,但深入分析会发现:这些活动在设计上有着共同的缺点——单一化。请看几位教师为学生安排的活动。
1“请同学们听两遍录音,完成课本1b的表格信息填空。”(两遍后,教师找学生对照正确答案。)
2“请同学们阅读一遍短文。”(教师巡视)
3“下面开始四人小组活动。相互之间进行自由对话。”(教师巡视)
这种只为一种技能的训练而设计,未能统筹考虑学生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训练的渗透与融合,将“四技”训练孤立起来。这一现象表明教师并没有深刻理解人体语言接受器官之间能够相互促进语言转化的作用。这样,“四技”训练的兼顾设计在教案中也就无从谈起。
众所周知,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听读为语言输入过程,说写为输出过程。从听读到说写是一个“通过内部语言系统进行理解、吸收和加工进而转化为一定程度外部语言”(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2002)的过程。人们在进行听读活动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语言所包括的内容上,而不注意语言本身;相反在进行说写活动中,注意力集中在遣词造句等语言的表达上。因此,要使语言学习者发展语言思维能力,必须使他们充分进行听读训练,进而促进读写的发展。将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操作会省时省力,简单高效。教学中,教师应该兼顾某项活动主要训练目标之外的其他技能的发展。如上述三项活动可以改为:“请同学们听两遍录音,并记录所听到的描述人物特征的形容词。”:“请同学们读一遍短文,同时抄写文中的复合句。”:“下面开始四人小组活动,相互之间就某内容进行自由对话,请第三方同学记录下同伴的错误语言现象,并进行纠正。”。这样便可以使活动的形式多样化、综合化,使活动的效率最大化。
二、教师活动自顾自
几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因此,不少教师设计教学环节时自觉地践行了这一理念。但反观另外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时,我们也发现了与此理念相悖的现象。请看以下现象是否存在?
1,教师板书时,学生是否在静静地等待老师把内容写完?
2,当教师安排少数学生活动时,其他学生是否只是在听,却没有其他的相关活动?
3,当教师安排同桌学生活动时,教师是否忽略了单桌的学生?
4,当教师巡视学生活动时,巡视范围是否仅仅局限在前面几排学生的位置,而很少光顾教室后几排的学生?
如果答案肯定的话,说明教师并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所谓的“以学生为中心”也许只是一种口头的“理念”罢了。
教学中师生是一对矛盾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责任也许随着新课改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教师并非简单地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在引导,而只有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的“导”才会更有效。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唯一可做的就是在教学中时刻记起学生,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而且所做之事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具体操作上,教师就会在板书时安排学生跟读、抄写新词、例句或者语法结构等操练或做笔记之类的活动;学生示范表演时,安排其他学生写下听到的相关信息;单桌学生没有活动搭档时,教师会主动前往成为他们的活动伙伴,巡视时不会出现课堂关注空间上的空白。这些安排不一定以文字的形式标注在教案中,但需要教师随机应变,用心去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三、学生活动仓促收场
任务型活动是一种新课改实行以来较为流行的活动方式,教师们已普遍使用。因此,课堂上布置一些活动、任务成为常见的现象。下面是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安排的任务活动。
(学习完be born短语后)
教师:请同学们利用刚才所学的短语be born和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开展一个调查活动。要求将被调查人员的生日填到发放的表格中(提前发放),至少调查10人,然后用句型Somebody was born in…,口头陈述。现在开始活动。
(教师巡视,2分钟后)
教师:同学们回到自己的座位,请完成调查的同学举手。(环顾四周,没有学生举手)
教师(无奈地):再给大家1分钟时间。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产生疑问:教师安排这一活动任务的目的是什么?教师也许会肯定地回答:以语言为素材,以训练为基础,提高运用能力。但是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语言的重复使用量有多大呢?没有使用量做为基础,如何提高能力?再来看上文的实例:应该肯定的是该教师非常注意运用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但良好的愿望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顺利实现,活动效果却因为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打了折扣,也失去了安排任务的意义。该教师高估了学生的水平,未能很好地把握时间而造成的尴尬是可想而知的,是必然的。即使再追加1分钟的时间完成调查,恐怕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会因活动中断而消失殆尽,效果当然不会像预设的那样。这一实例依然反映了教师课前准备的随意性,没有摸清学情,是不会有效推动学生语言技能全面发展的。
由此可见,时间安排在教学活动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但长久以来教师普遍忽视这一环节。因此,常有部分教师不能按时完成教学进度而拖堂,或者提前完成教学任务后又安排一些毫无意义的活动打发时间,所有这些现象的产生都归因于此。
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想使课堂教学的进度恰到好处,就需要在设计和操作方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堂内在的运行规律,要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活动,活动不能走过场。安排任务时,要弄清任务的大小,根据任务的长短安排恰当的时间。反思以上案例中教师的时间安排明显不合理。这一环节中,学生要顺利完成活动,起码要安排五分
钟。除此之外,教案中还要注明每个教学环节所需的时间。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尤其是有突发事件时所进行的调整。时间的分配要提前细化,这样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四、调动学生侧重表面
教研活动中,教师们议课时总会提到某教师的课堂气氛活跃,某教师的课堂气氛沉闷,理由是前者教学课堂上学生活动很热烈,真正动起来了(身体上的),后者教学课堂上学生没有多少类似的动态性活动。其实,以学生表面是否活动起来为标准来评价教学的课堂气氛是狭义地理解了英语课堂的“活”。广义的“活”,既包括体态的又包括思维的,两者各有其效果。体态活跃可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思维活跃则能提高大脑的运用,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因此,如果能在有形的活动中增加无形的思维活动,效果会更佳,这样才算真正的活。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教师普遍看重有形的活跃,忽视内在思维的活跃。
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准确把握“活”课堂的标准,即大脑与体态的兼顾。其次才是灵活地安排教学活动。因此,教师除了需要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诸如双人操练活动、多人小组活动、小表演、猜谜、朗读之类的有形任务活动,还应多安排一些使学生动脑的无形思维活动。如:语法教学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结构相似的例句,供学生观察、分析、总结;阅读教学中,多安排查找文段的中心句,或者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文段中心思想之类的深层阅读活动;作文教学中,安排交换修改作文活动,让学生查找同伴作品中的语言错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试题时,可要求学生说出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及解题思路。总之,如能在开展活动时将这些具有思维训练特征的活动融于有趣的活动中效果会更好。
五、资源利用缺少整合
还是先来看一位教师在下课前布置作业的情景
“请同学们课下抄写第三单元单词和短语;完成练习册第三单元(新目标八年级上)练习题;完成《少年素质教育报》第三单元测试题…”
我们先不探讨该作业是否兼顾学生的不同水平,也不探讨该作业本身的质量如何,单就当天的英语作业量来看就大得惊人,更何况还有其他科目的作业等着学生。如此多的作业挤占了学生本该用来复习、回味的时间,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增加了教师的劳动量(批改作业),其根源在于教师没有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所致。
课堂教学中既保证大容量输入,又保证学生愉悦地接受是一个较难解决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教师的智慧,需要教师的巧妙处理才能实现。许多优秀教师的做法足以证明:有效整合教材和教辅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具体的做法是:把部分作业内容变通为课堂输入内容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修改后的作业布置,也许效果会不同。
第一项作业中抄写单词,可在课上讲解单词、短语、语法时,让学生边读边抄在练习本上。这样,即使不抄写三遍也能减少学生课下的抄写量,课堂上有限的单位时间使用效率也便有了保证。
另外,教师可将练习册中部分有代表性的习题作为讲解的实例,供学生认知新的语言使用。《少年素质教育报》测试题中的书面表达题可作为课上作文训练来处理。这些操作简单易行,只需教师多改编相关教辅材料,并“见缝插针”式地使用,便可以达到教材与教辅的有机整合,高效使用的效果。
上文分析的五种低效操作行为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中普遍存在。如果说单一的低效操作行为可能不会严重影响一节课效率的话,那么几种低效操作行为共存于一节课当中,并贯穿干一节课的始终所造成的效率低下程度将难以想象。长此以往会一直费时较多,收效甚微。对于广大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而言,纠正自己的课堂低效操作行为至关重要,刻不容缓。因为它关系到学生英语能力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如何深入挖掘更多的高效教学措施仍然值得深入思考,这应该成为初中英语教师的一种长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