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中批评教育的策略

2009-05-25齐洪杰王会格

关键词:智慧策略

齐洪杰 王会格

摘要:有批评的教育才算完整的教育,批评教育是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力的保障,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教育方法。然而,目前的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中的激励教育、赏识教育有些却走向无批评教育的极端。我们应重视并研究素质教育中批评教育的策略,讲究批评教育的智慧。

关键词:批评教育;策略;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4—0008—02

贯彻新课程理念,创设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与正常的批评教育是一致的。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错误是一种客观存在,智慧、合理的批评教育符合客观实际需要。但是,目前不少学校对素质教育认识偏颇,将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和批评教育对立起来,在这方面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的学校甚至禁止老师使用任何批评类的语言;而且这已经产生了消极影响,不是常看到关于学生因迟到、未完成作业、与同学争执等小事受到老师批评后,做出过激行为的新闻报道吗?古语说得好:“严师出高徒。”素质教育并不是放弃严格教育,更不是不需要批评;而是不需要高高在上的单向训斥,需要的是讲究批评智慧,讲求批评艺术,对学生善意的提醒和友好的建议。本文就现代素质教育中的批评教育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教育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它与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本质是一致的,是与“应试教育”根本对立的教育观。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迎接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是迎接21世纪科技挑战的需要。

素质教育中学生的确是教育的主体,但我们部分老师和学校往往夸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尤其课改后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更偏重于评价的激励性功能和发展性功能。在这些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学生暴露出来的缺点和问题提出批评的越来越少了,而总是用“表扬”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是令人遗憾的。不少表扬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溺爱,容易使学生产生盲目乐观的思想,失去帮助其客观认识自我价值、意义和克服脆弱心理的机会。有些学生由于平时习惯于教师的表扬,心理上十分脆弱,以至于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一旦遭遇挫折,就失去前进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厌学、逃学,甚至自残等现象时有发生。对此,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适当的批评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素质教育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绝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放松学校的组织纪律。我们不要忽视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的根本是育人为本。科学地使用“批评”这一评价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不仅不会伤害学生,反而会成为学生不断克服困难、获取成功的一种动力,是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素质教育中运用批评的几点建议

什么是批评?别林斯基曾经指出:“批评源于一个希腊字,意思是‘作出判断;因而在广义上来说,批评就是判断。”“作出判断”,应该是批评的本质属性。批评通常是指对人们不正确看法和不良习气的揭露和纠正。批评有助于认识、发现和暴露问题。但问题的认识、发现、暴露却并不意味问题的必然解决。因此,批评发挥功能的前提是对批评功能的充分认识及对其使用限度的合理把握。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应着眼于未来,应是全面的和动态的。除了表扬之外,批评也是一剂良药,我们要用爱和智慧让学生既接受批评又能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1,以尊重为前提,公平公正为基础。有效批评的基础是公平公正。批评对任何人既不能偏袒也不能惩罚过重,不能带着情绪批评学生,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在学生眼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并非易事。现在的学生自尊心比以前的学生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后进生的自尊心更是强于其他学生,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很强的上进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一般来说,批评的言词不必一律委婉,必要时当然可以严厉,但态度必须平和、严肃而不应冷漠、强硬,更不能采取变相体罚、辱骂训斥或挖苦讽刺等侮辱人格的做法,使之当众出丑。

2,注意方法,不能成人化、模式化。批评有法,但无定法。由于学生各自的成长道路存在差异,性格、气质、家庭条件等有所不同,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不同时期的情况,充分了解批评对象的特点,因势利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样,批评才会有针对性,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达到批评教育的最佳效果。

3,批评前要弄清原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必须做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要弄清楚事情的原委,知晓学生所犯错误是有意还是无意,明白此事是情有可原还是理不可恕,然后再采用适当的方式去处置。

4,目的明确,不揭伤疤、翻老账。不要为了批评而批评,青少年绝大多数是乐于追求上进的,都想改正错误,只是因为自制力差,有时难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做错事。批评学生时,不要揭学生的旧伤疤,或新账老账一起算。分析错误时,要喻理于事,切忌小题大做,夸大错误的性质。而应就事论事,指出错误的性质和危害,启发学生去反省。否则易激起学生的反感,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5,“爱”字当头,以“情”相融。“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必须怀着爱意和理解,这样说出来的话学生才易于接受,让其感到你是在真心诚意地帮他,从而自觉地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只有让学生意识到我们是爱他的,批评是正确的,自然会心服口服接受批评,并努力地去改正错误,规范行为。

6,选择时机,避开他人。时机不同,则效果不同。只有把握批评的时机,及时疏通思想,才能防微杜渐,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此,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冷处理或热处理的方式。一般说来,任何人在被批评的时候,都会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只要有其他人在场,即使是老师的态度再诚恳,批评的方式再温和,也会让学生感到伤面子。因此,批评,尤其是较为严厉的批评,应选择没有第三者在场时进行。

7,不要动辄就叫家长。现在的学生都希望给自己的父母留一个好印象,他们偶尔犯了错误,最怕让父母知道而对自己失望。这样的心理无疑是善良的,我们必须给予爱护。须知当学生做好孩子的“梦想”被老师给无情摧毁后,就有可能“破罐子破摔”,因此我们要慎叫家长。

8,及时善后,强化积极效果。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总习惯把批评看作贬义,所以受到批评后,不免发怒、不平、焦虑,所以要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教师应细心观察,一方面要教育其正确对待批评,另一方面对其批评后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必要时还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向学生解释为什么要批评,以便消除感情上的隔阂。若教师对学生的批评确属有误或过火,教师要敢于坦诚地向学生表示歉意。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并且适时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展现自己”。只有这样,他们才有信心改正缺点,弥补不足。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将激励教育、赏识教育与智慧、艺术、适当的批评教育手段统一起来。我们要用爱和智慧创造更科学、更理性、更文明、更合法、更合情的批评,使学生敢于面对错误,有勇气接受批评,性格更完美,情操更高尚,使他们在和谐教育中成为我们新时代的全新小公民。

猜你喜欢

智慧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2)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