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模式研究
2009-05-22刘俊
刘 俊
摘要:江苏是全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市化发展的特征和模式,将对进一步深化改革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首先从分析江苏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入手,对江苏城市化的阶段进行了探讨;随后分析了江苏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提炼出江苏城市化发展的五类基本模式,并指出以大都市带为核心的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是江苏未来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模式。
关键词:城市化历程;特征;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09)02-0063-03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城市化稳步推进,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省每年有200万左右的乡村人口进入城镇,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均达到了空前的地步。目前,江苏省城镇人口比重已达50%以上,城市化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正在向比较成熟的城市社会推进。加强对人口城市化发展历程、特征、影响因素及趋势性分析,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转变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扩大内需、实现地区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市化发展的历程
江苏的城市化历程可以简单概括为“80年代造镇,90年代造城”。自1978年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正常的、快速的发展阶段。江苏城市化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城市化分散稳定推进阶段(1978年至1989年)。这期间,全省形成了“小城镇、大发展”的城市化发展格局。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城市化的推进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第二阶段:以小城镇和开发区为主导的城市化加速增长阶段(1990年至1997年)。这期间,一方面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江苏主动呼应浦东开发开放,兴起了一股开发区建设热潮,一批有生命力的开发区脱颖而出,不仅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也成为城市拓展的新城区。
第三阶段:以大中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集约发展阶段(1998~2007年)。这一阶段,城市化进程主要源于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是主要动力。江苏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056.23万人,年均增加199.31万人,增长79.28%,年均增长8.8%,城镇人口比重由1998年的31.5%上升到2007年的53.2%,上升近2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41个百分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
二、江苏城市化进程呈现的基本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自觉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既敢于创新突破,又勇于否定自我,不断探索完善符合自身实际、富有个性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总体来看,江苏30年的城市化发展历程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城市化体系呈现合理发展的态势
首先,江苏注重发挥城市整体功效,市、镇布局和结构更趋合理。从上个世纪80年代重视小城镇建设,已经转到更加注重发挥城市的聚集、辐射功效,强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市、镇布局和结构更趋合理。从近期的态势看,由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城市化从以乡镇企业为主要动力转向外向型经济等多元推动的动力机制,逐渐走上一条“聚集型”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日渐显现。1990~2000年,在城镇人口增加1倍的前提下,市人口增长0.8倍,镇人口增长1.8倍,镇人口增长明显快于市人口,小城镇的促进作用大于城市。而在2000~2005年,在城镇人口增长24.1%的前提下,市人口增长21.7%,镇人口增长28.1%,市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且促进作用大大增强。2005年,市、镇个数分别为40个、1077个,市、镇人口结构比为60:40。
其次,大中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各种城市结构日趋完善。经过30年的努力,江苏初步形成了与现代化进程相匹配、与产业布局相呼应的,以南京、苏锡常、徐州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纽带、小城镇为基础、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结构。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江苏城市规模结构仍存在着不合理性,若与城市规模结构比较合理的日本相比较,特大城市、大城市的个数比重和结构比重明显偏高,中小城市发展不足,还需进一步增加。
第三,江苏城市化突出了“三圈五轴”,合理调整了行政区划。根据规划要求,江苏城镇发展战略重点在于南京、苏锡常和徐州3个都市圈的建设,构筑“三圈五轴”的城镇空间结构框架。以大都市为核心都市圈的建设,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扩展了城市集聚发展空间,城镇规模构成不断优化,人口集聚速度逐步提高。
(二)城市化进程有明显的转折迹象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城市化历程中有过三次重要的转折。
第一次转折出现在1979年,城镇人口增长规模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城乡人口增长出现了互换的格局。以此为起点,江苏城市化进入了一个稳定增长阶段。始于上世纪70年代,江苏城乡推行了旨在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农村人口增长的规模出现明显减少,但是增长的量仍然高于城镇。1979年,作为重要分界点的年份,城镇人口增加了74万人,乡村人口反而减少了15万人,城市化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重要转折。此后,全省大多数年份的城镇人口增长规模均高于乡村人口的增长,有些年份乡村人口甚至出现负增长,在总人口的增长中城镇人口增长所占比重大大提高。
第二次转折出现在1997年,城镇人口增长绝对规模首次超过总人口,乡村人口由增长转为下降。以此为转折点,江苏城市化由加速增长阶段转为高速增长阶段。1997年,在总人口增加38万的情况下,城镇人口增加196万,乡村人口则相应地减少157万,城镇人口增长绝对规模首次超过总人口增长绝对规模,乡村人口绝对规模由增长转为下降,城市化出现了第二个重要转折。此后的年份,乡村人口绝对量持续下降,如1998~2000年,在总人口分别增加35万、30万、114万的情况下。城镇人口分别增加125万、262、516万,乡村人口则相应地分别减少91万、231万、402万。这意味着,乡村人口进人城镇的规模大于乡村人口自然增长的规模,工业化进程中非农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大大提高,城市化开始步入良性循环并真正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第三次转折出现在2005年,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达到50.5%。这表明,随着乡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城镇,城镇人口的绝对量超过乡村人口,整个地区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镇。这是城市化出现的第三个重要转折,是江苏初步进入城市社会的重要标志和起点。今后,尽管城市化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但是,城市化水平的增长速度要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推进速度。
三、江苏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模式
(一)农村工业化——特色小城镇发展模式
江苏在全国小城镇起步可能是最早的。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江苏苏南地区的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种模式的主动力因子是乡村工业化,发展主体是广大的小城镇。30年的实践证明,以农村工业化带动特色小城镇发展,促进大量农民就地城市化,是江苏苏南乡村城市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城市化模式的丰富和创新。
近年来,这种模式又有了新发展,内向集聚取代外向扩张成为小城镇发展的方向。苏南地区的小城镇开始以产业的适当集中为手段,以特色化、专业化为目标,努力实现局部规模经济。核心是中小企业群落和专业市场,由于有的地区以企业群落为主,有些地方则市场先行,所以实现形式又可细分为:(1)市场群落→商业城镇→城镇网络;(2)企业群落→企业城镇→城镇网络;(3)市场群落+企业群落→工贸结合性城镇→城镇网络。由于“依托产业建市场,发展市场兴产业”,市场与企业协同互动发展,已被证明是城市化的良性发展道路,因此前两种实现形式最终往往会进化为更加高级的第三种形式。
(二)外资驱动——开发区载体型城市化发展模式
外资已经成为推动江苏城市化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形成以开发区为载体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开发区先进的产业结构、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和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对于吸引城市人口和外来高层次人才有着显著效果;大多处于城乡交界处的地理位置和所辖地区行政建制的宽泛性,又使得开发区对于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有着巨大的包容力。
这种城市化的模式的特点是:(1)由于外资的注入也伴随着国际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观念的引进,提升了整个地区的发展层次;(2)缓解了乡镇企业发展乏力带来的城市化动力不足问题,后续成为乡村城市化的主动力;(3)出于招商引资的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了大盘投资,提升了当地城市化的质量;(4)是当地小城镇向中小城市发展的跳板,是1990年代江苏苏南地区中小城市大量涌现的主要力量。
(三)大城市郊区化——郊区城市化发展模式
2007年江苏省人均GDP3.39万元,市区人口密度为743人/平方公里,城市内部空间紧张也给郊区化带来了动力。因而江苏必然会超越中国城市化的整体水平而率先跨入郊区化的阶段,事实上江苏众多城市的郊区化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现代郊区化的形成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从城市核心向外自然扩张;另一种是通过整个郊区新城自上而下从城市中心向外有规划的扩张。这两种形态在江苏都出现了,表现为以下两种不同的郊区化模式。
1、人口和商业郊区化一商住共生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江苏省内的大中城市的向心集聚导致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居住质量和环境恶化。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展和城市交通设施的逐步完善,房地产开发商便加速在地价相对低廉的郊区投资建造大型住宅小区,以满足日益富裕起来的,拥有私人交通工具的中产阶级对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周一星等,2000)。人口向近郊迁移往往是城市郊区化的先导,因此在刚跨入郊区化门槛的江苏,这种模式发育得比较完全。鉴于商住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把这种模式概括为“人口和商业郊区化一商住共生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2、中心城市职能分散一卫星城镇城市化发展模式。中心城区地价上涨及工厂和住宅交错混杂而带来的日趋恶化的环境问题,迫使大多数传统制造业向地价更便宜的郊区工业迁建或扩建。接近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的郊区、更能满足采用流水作业、需要大面积单层厂房的大型现代化工厂的需要。而大型工业企业在郊区的集中,又带动了与之相关联的中小企业的郊迁。国际经验表明,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功能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是控制大城市无序扩张较为理想的选择。
就江苏的实践来说,它与上述人口和商业郊区化模式相比表现为如下差异点:(1)是工业郊区化的产物,因而要求离中心城区有一定距离;(2)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得到了政府的控制和扶持;(3)对郊县经济和城市化的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四)要素流动——异地城市化发展模式
经过30年的发展,由于发展条件、发展机遇和发展思路的差异,内部城市化水平的差异依然存在,地区之间也出现了分化。整体而言,江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远又高于其它地区,在城乡二元体制不断被打破,区域交流日趋频繁的情况下,异地城市化模式应运而生。
农村人口跨地区流动而集聚在异地城镇务工、经商,形成了异地城市化模式,它既改善了人口的空间布局,又优化了城镇要素的配置。目前进城的民工具有城乡两栖、流动就业的特点,随着户籍制度的逐步放开,其中一部分人已经或将要在城市安家落户。大多数没能留下来的一般也不会再回到第一产业,而会利用已有的原始资本积累和技能在家乡城镇居家就业、创业。他们将为当地小城镇发展注入活力,促进当地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尽管这种城市化模式建立在人口流动基础上,实现方式较为间接,却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化模式。
由于城市居住和生活成本较高,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不完善,城市就业风险较大等是制约农村人口进入异地城镇的主要因素(王雅莉,2002)。另据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目前有1亿以上农民以城市农民工、外来工、流动人口的形式存在与城市中,形成城市中的边缘群体。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大城市导向型城市化的上要途径,也是国外实现城市化的基本模式,但是受制于我国长期抑制大城市发展,控制人口流动的政策取向,它在国内的表现形式比较特别,潜力也未完全发挥。
(五)大都市带——江苏城市化发展的新模式
21世纪后,江苏城市化发展将主要以大都市带的形式出现,因为:(1)以上海为中心,杭州和南京为两翼的大都市带已初步显现。沿沪宁和沪杭方向各级城市密布,沿线工厂和建筑物基本练成一片,形成了类似美国南部洛杉矶城那样联系精密但布局分散的城市带;(2)作为都市经济圈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郊区城市化进程已经展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乡一体化正逐步推进;(3)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都市带的建立,有利于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也有利于提高江苏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是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发展的重要空间整合模式,将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起来,是上述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完美融合。
编辑:华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