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演出:从创意到生意
2009-05-12张薇
张薇
“这个十一,我过得太幸福了!”女导演王潮歌一边看手机,一边手舞足蹈,手机上有她舍不得删掉的十一期间各地“印象”系列实景演出的捷报短信,“比如《印象刘三姐》,国庆节期间一天接待了9700人,另一天接待游客超万人,《印象西湖》、《印象丽江》都是这样,我很得意。”
作为这一系列实景演出的三个导演之一,更让她兴奋的是,经过十一前夕的赴台实地考察,她和她的另外两个搭档一张艺谋和樊跃,决定将“印象”演出开进台湾。
在国内十多个城市排着队邀请“印象”演出,韩国日本瑞士等国家也多“印象”团队伸出橄榄枝之际,有印象铁三角之称的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为什么会首选台湾?
“是台湾先选择了我们,而我们也觉得时机到了。”王潮歌说。
“台湾太小了”
“台湾太小了。”这句话让樊跃始终念念不忘。
这话出自年轻的台湾记者之口,这是他在漓江看完《印象刘三姐》后,直愣愣地对樊跃说的第一句话。
在观看《印象刘三姐》前,几个来自台湾东森电视台的年轻记者要采访樊跃,樊跃则让他们看完演出再说。而直到演出结束20分钟后,樊跃一直没发现这几个二十出头的台湾记者再度露面,四下寻找,才发现几个人窝在堆满纸巾的座位上热泪盈眶。“哭什么呢?”按捺不住好奇心的樊跃问。而得到的回复绝对在他意料之外——其中一个年轻人说:“台湾太小了。”
这个对印象演出的评价,远远超乎樊跃的想象,在他看来甚至远远超越那些他曾经听过的溢美之词。“这是台湾年轻人第一次通过看这样的实景演出感受到大陆的大,包括自然景色的大,他们感觉到的大国感受,比我听到的其他任何语言都受感动。”樊跃说。
大国感受,也许是台湾人喜欢印象演出的原因之一。按照印象演出的報表,在杭州、丽江的台湾观光客90%以上会选择看印象演出,经过口碑相传,甚至形成专门的印象演出旅游团。台湾人对印象演出的喜爱,是印象团队接二连三地接到台湾方面邀请函的重要原因,这也正促成了王潮歌在十一前夕的台湾之行。
就像印象演出让台湾人感动一样,第一次踏入台湾的王潮歌也对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颇有好感:台湾人的谦善亲切、生活态度的积极美好、小吃街上努力推销商品的小贩们的热情、陪同对本土风景的极力热爱,这些人情是比风景更感染王潮歌的东西。
《印象刘三姐》
两岸同胞间的情感在民间交流中时时刻刻复活,成了印象团队选择做“印象台湾”的最大动力。
“我们现在正在做第五个演出《印象大红袍》,明年做第六个——《印象普陀》,第七个、第八个是谁?我们自己也特别想知道,我们接下来在哪片山水跟哪片人民打拼在一起,我们到底会变成哪种人?我们是不是可以到台湾变成台湾人?从这一点上,我们特别愿意选择台湾。”王潮歌说。
做出来的实景演出是给大陆人看呢,还是给台湾人看?王潮歌觉得在这个问题上丝毫不用纠结,就像在大陆的演出也是给台湾人看的一样,他们并不是要把大陆的演出移植到台湾去,也不是要把台湾元素拿出来给大陆人看,而是仍旧延续实景演出的一贯风格。
以当地的真山真水为剧场,以当地的无就业能力人民为演员,以当地的传说为剧本,这些基本元素到了台湾也不变。
从“不是什么”到“是什么”
从2003年的《印象刘三姐》首演,2006年《印象丽江》、2007年《印象西湖》的相继诞生,一直到2009年《印象海南岛》的上演,印象演出走过了近6个春秋。
一路上都有人问樊跃和王潮歌,作为中国首个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到底是什么?
起初,这两位从传统舞台剧走出来的导演,总要苦口婆心地告诉别人,印象演出不是什么:不是室内表演,不是剧情表演,不是专业演员,不是晚会,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旅游演出……
樊跃把这种对实景演出“不是什么”解释概括成“一开始的自觉”,这种觉悟始自他和老搭档王潮歌的大胃口一两个从传统舞台剧出身的导演,一直在寻思如何创建一个很不同的艺术品种——“我们一直像狗一样去间、去寻找这种东西,室内剧的经典太多了,我们自己认为要想颠覆传统的概念,第一辛苦了,第二没必要”。
《印象西湖》
终于,有一个机会,两个人在桂林象鼻山下搞了一个室外演出——梅帅元(《印象刘三姐》制作人)请两人做2002年博鳌亚洲旅游论坛闭幕的演出。就在桂林象鼻山下那场《欢乐漓江》中,他们尝试出了实景演出的可能性。
那次演出,张艺谋也被邀请到场。“张艺谋来看这个节目,认定我们两个人了不起,就这一次我们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我俩怎么能不同,第二艺谋是因为这场演出巧遇我们,我们有幸跟他合作,他也有幸认识了我们。”樊跃说。
张艺谋的加盟,让樊跃、王潮歌原本的铁二角变成了铁三角,接下来便有了三人作为总导演的《印象刘三姐》和依次下来的印象系列演出——三个人一起讨论整体架构,张艺谋在大方向上参与,具体的操作就是樊跃和王潮歌的事了。
在实践中,樊跃和王潮歌摸索到实景演出的真谛,就是当地山水、当地文化就是最好的剧本。“实景演出应该依靠自然和实景本身,选择了一个地方就等于选择了剧本,一切都是二度参与,不能说是我在你这个地方诞生出一个还要强悍的剧本,有可能么?有点强加于人,有点不够将计就计。”樊跃用将计就计点明实景演出中的机关。
印象系列就在这样的机巧中诞生:《印象刘三姐》,以山水圣地桂林山水美丽的阳朔风光实景作为舞台和观众席,以经典传说《刘三姐》为素材;《印象丽江》,让500多个有着黝黑皮肤的非专业演员在海拔3100米高的雪山上质朴地歌舞;《印象西湖》,则在西湖水面上演绎人们对西湖美景和许仙白娘子的想象……
随着越来越多的印象演出的诞生和谋划,他们显然越来越清楚印象演出是什么了,而此时他们出具的答案与之前相比已经大大不同,他们更愿意解释印象系列或者说实景演出是什么——“我们还是更想赢得更多观念上的胜利,我只能这么比喻,我说中国有迪斯尼了,我认为中国要出现迪斯尼一定不是迪斯尼的样子,印象系列就等于是有中国特色的有形有款的迪斯尼,无论从商业价值上,还是艺术价值上。”樊跃说。
“印钞导演”和本土演员
印象系列绝非简单概念上的重复操作,它的艺术价值在于,每一处都有它的创意所在。
以正在操作中的《印象大红袍》为例,印象铁三角在武夷山的景致中找到了新的创意。
“武夷山的创作,我们找到一个非常好的角度去表现,我们叫印象大红袍,从茶的角度,这个角度比直接表现山水还大。”樊跃说。
在他看来,喝茶就像喝酒一样,包括喝茶交友,包括喝茶后饮出的那种激情、情感、感悟。“我们要告诉你的东西是,人和山水是互相依存的,告诉你人有时要静下来好好感受—下,这是现代人特别缺乏的感受。”
在这个“茶文化”视角的创意之上,他们也酝酿7--个独特的舞台创意,“在整个样式上,我们让将近2000人坐在观众席上,这个观众席360度旋转,让你感受360度的观景方式。你想啊,你坐在上面,没有任何准备,这时音乐一起,舞台一动,你是不是觉得,哎呦,它能动,旋转着看山水还有点大片的感觉,这样我们所有节目的组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就像蒙太奇似的。”
“好多记者采访时,就问你们怎么能不一样?”樊跃乐呵着,“你说我们这么一弄它能一样吗?”
好的创意让他们的演出“不一样”,而且好创意往往会开拓出一个好市场。
《印象刘三姐》,开演后仅仅两年半时间,已接待观众110万人次,获得了7900多万元的门票收入,票房高潮还拉动了阳朔地区的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发展,据相关统计数字,当地的旅游收入从2003年的2.41億元飙升至2005年的6亿多元。当地的土地增值在5倍以上。《印象丽江》,截至2009年3月,累计演出1300多场,销售门票100多万张;2008年共接待观众60多万人,门票收入6700多万元,创造利税3000多万元。
这下子,铁三角们不仅仅是艺术家,还被冠上了“印钞导演”的名号,王潮歌尤其以这个名号为荣,她已经习惯了用商业的态度来做演出。“我说的是态度,不完全是方法,商业的态度是要关注是否能够给投资带来回报,是否能给—方人民带来好处,我现在已经把导演的工作扩延到大的文化产业的轨道上来了。”
羞于谈钱,认为谈钱是侮辱了艺术,认为孤芳自赏式的悲壮才能让艺术完整,在王潮歌看来,这些观念都是过时的,她自觉自愿地用商业态度来衡量自己打造的艺术作品。
比如在做导演的本职工作之外,她还会做一些演出效果的反馈工作——数掌声。找一个能看到观众的地方,哪个地方的掌声起来了,她就带着助理去数,比如原来的掌声有30次,如果再数变成20次了,她就会琢磨,那10次去哪了,然后想办法把失去的掌声再找回来。
“听起来这导演太功利、太市场,实际上这是艺术家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我们做好这个东西,记录票房,记录大家对这个戏的直接感怀。”王潮歌显然想透了市场和艺术互相依存的道理。
除了乐意把“印钞导演”这个勋章挂在胸前,王潮歌还乐意听到的一个说法是,“印象演出养活了一批人”。
《印象刘三姐》雇佣当地600人做演员,《印象丽江》雇佣500多名当地人做演员,如此推算,印象系列4部作品至少雇佣了2000人,照王潮歌的话说:“这是我们直接发工资直接养活的,这些人可跟你不一样,他们是渔民、牧民、瓦匠,是最贫苦最底层的,出身微苦,没有机会获得更体面的工作,他们永远也想不到他们也会在人前抬头挺胸,不会想到不仅有一份工作,还给他一份自信,这个让我们特别高兴。”
在《印象丽江》的演出中,开篇就是那些少数民族汉子大声地喊:我们是农民,我们是演员,我们是少数民族,我们是大明星。发自内心的这种呼喊往往会让观者内心震撼一把。
如果说当地人收获了一份有尊严的工作,那么铁三角收获的是更善良和清澈的目光。
“跟这些非专业演员排演,说什么话也说不通,讲什么概念都说不通,真是又急又烦,一直在崩溃,一直是不成,崩溃到最后你早晚在他们身上发现了什么。”王潮歌说。
有一次,两个人在阳朔食堂吃中午饭,大师傅拿来一网兜鱼,大的小的都有,说是演员在江里捞的,而10分钟前,他们恰恰插着腰把农民演员们痛骂了一通。“他们并不是为了巴结你,而是他们没仇恨你,没拿你当外人,他们觉得我们是为他们好,是跟他们一块的人,他们就会更努力地工作。现在我们从来不小视别人,这就是从他们那学来的,从此我更加热爱很多美好的东西。”王潮歌如此诠释他们的所得。
就要大量复制下去
印象演出收获的并非只是褒奖,非议也一直不断。
就在铁三角赴武夷山考察,准备打造《印象大红袍》时,有人发出质疑:“张艺谋的‘印象现在有点太多了,福建武夷山的《印象大红袍》都是第五家了!多了就不值钱也不新鲜了!”
甚至还提出了对印象系列的三点担忧:一、张艺谋团队的印象一个接一个,有点多。二、印象系列作为张艺谋的文化品牌,把印象作为商业炒作提高知名度可以理解,但硬把印象搬到武夷山,能否像《印象刘三姐》那样轰动?。三、艺术贵在创新。如此雷同、重复地做印象,很难吸引游客!上亿元的投资成本何时能收回?
樊跃、王潮歌与张艺谋铁三角的合影。
王潮歌一听到这些问题就来气:“我看到过这样的质疑,我首先想问,你看过么?你四个都看过了还是没?如果你觉得导演在复制这个概念,那我们可以讨论了。看过的人都说不是复制的,甚至说四个作品有天壤之别。”
谈到复制,王潮歌反问:“为什么可以容忍一个酒店的复制,而一个演出不可以?”在她眼里,复制,尤其是文化产业层面上的复制,绝非一个贬义词,“全世界好的演出基本上都是复制的,迪斯尼乐园有几处,《猫》也有几个版本,能复制才是产业,才是文化生产的道路啊,全世界都因为这个挣了钱,你产生复制的时候,你都能文化入侵了”。
3年前,王潮歌曾经以导演的身份参加过一次中国企业家论坛,在那次论坛上,她阐述了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观念转型:“原来咱们不是只能干让人家厌烦的事情,一看让人家换台的事情,原来我们的艺术有可能变成商品,原来这种商品是可能被很多人喜爱的,原来我们这种喜爱不仅仅在这儿,也许在那儿都可以有的。”
现在,她和铁三角团队的转型更加彻底。他们渴望做的东西,就像迪斯尼,像《猫》,用文化的手点石成金,并且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人的生存尊严。
问她和樊跃:“印象系列究竟可以走多远?”
“我们的艺术品种灭绝的有多少,新兴的又有多少7太少了。你看看人家怎么用一个迪斯尼把全世界的钱都挣了的。”樊跃说。
“印象的演出,一直是大家心甘情愿自己掏腰包消费的,有市场我就想复制下去。对,大量复制!”王潮歌说。
编辑 晓波 美编 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