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

2009-05-11吕勤明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探究性笔者精神

吕勤明

21世纪,终身学习将成为人类的自觉要求,人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研究新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这种社会,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积极启动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目的是要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积极情感体验,并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喜爱质疑、乐于探究的精神。

一、让学生的探究精神在问题意识中形成

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它特别强调通过设计真实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那么,怎样才能创设真实的问题探究情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冲动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应用教材,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设计问题上,创建与当前学习主题有关的生动形象的情境,并在情境中设置有思考价值,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线索清晰,教师无需多讲,笔者就将重点放在为学生创设探究情境上,启发同学们联系社会生活,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人是最可爱的人,为什么?这些问题不仅将学生带入课本,而且将学生引入了问题情境,使他们必须联系实际,调动自己所有知识储备和潜能来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同时还能引发学生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让学生的探究精神在自主合作的探究过程中成长。

探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学习者面临着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但由于当前学校图书的数量,学生个人的知识面等因素的制约,以学生个人的力量很难解决复杂的问题,因此就需要依靠学习伙伴的集体智慧进行协作讨论,形成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学习者不仅可以取长补短,而且可以取得高质量的成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启发、讨论等具体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探求,自我构建认知体系,这样才能真正释放学生的潜在的创造力。如教学《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课时,笔者一改过去人物形象分析的老套,而是让各小组表演“审案”这出戏,结果同学积极商讨雨村、门子的台词,设计他们的动作表情,并分工协作投入到创作中去,在这种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同学们不仅把握了人物形象,而且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总结出了雨村是个善变的人。笔者则继续鼓励同学们进行深入探究: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善变的人物?同学们列举了贾雨村、范进、奥楚蔑洛夫等。笔者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专题进行探究,并完成一篇小论文,时间是两个星期。结果稿子异彩纷呈,其中有《贾雨村与奥楚蔑洛夫的比较》、《清朝为官之道之我见——看“贾雨村”与“范进”》,还有的同学联系到现在一些讽刺所谓“为官之道”的歌谣,嘲讽那些善于钻营的人,这些文章让笔者感到了学生的创造力,同学们也在自主合作的探究过程中,打破了课堂上狭隘的“收获”,经受了理智的思考,获得了精神的陶冶,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尤其强调自主合作,所以笔者继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学校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家庭资源,以小组为单位办手抄报、写诗歌、写对联;在校外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开展民风民俗的调查研究,写调查报告,并且在班级交流整理成文,然后展示成果,以此强化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励他们进行再探究,而且这种成果展示也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思想大碰撞,资源大交换的机会。这样不仅使每一个学生发挥了特长,获得了参与的乐趣,教师也补充了新鲜血液,激发了探究意识,从而形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互补、平等合作的探究氛围。如果教师每次上课都能从台上走下来,做学生的朋友,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实现多维互动的教学关系,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处于积极构建的心理状态中,那么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将茁壮成长。

二、让学生的探究精神在开放式评价体系中强化

初中语文的探究性学习的着眼点是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存”,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因此,其评价目标是简明、直观、具有诊断性的,其评价内容不仅要重视学科知识,更要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把鲜活的问题引入评价指标中来,使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围绕这些内容,教师可以采取这些开放的评价方式,如小论文、设计方案、演讲、口头答辩等形式,这些评价方式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大太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他们可以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出多种假设和猜测,从中反映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如在教学《伟人的细胞》时,笔者放弃了对课文的条分缕析,而是让同学们质疑,自由组织小组,共同探究问题,并自发地围绕“伟人有哪些细胞,你认为怎样的人才是伟人……”进行口头辩论,结果同学们旁征博引,充分发挥,调动“内存”,展示了雄辩的才能。虽然答案没有统一,但大家从中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同时,也使大家的思想变得开阔,敢言人所未言,想人所未想,这样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强化了他们的探索精神。

三、让学生的探究精神在新课程中展翅翱翔

新教材编写者明确地告诉每一位教师:“教材不是供学生欣赏的知识花盆,也不是展示范文、注释、插图、练习等内容的展览厅,它是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路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催化剂。”为此,新教材中有很多探究性练习,这些题目的设计不是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机械记忆、理解、分析的层面上,而是着重引导学生在独立完成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去探求问题的答案。如在《繁星》《冰心诗三首》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引导学生对写作方法的探究,如怎样写观察感受笔记,如何写“冰心体”小诗,怎样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灵感,这样将学生逐渐引人文学的探究天地。“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教师如能创造性地利用新教材的探究的氛围,将学生引入文学的殿堂并产生探究的欲望,学生的探究精神将在新教材的蓝天下展翅翱翔,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则指日可待,学生的探究精神也一定会扶摇直上九万里。

当然,对于初中生来说,探究性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完成论文,更不是让学生进行所谓的“标新立异”,而是要培养一种探究的观念,一种探究的精神,最终形成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于全球化、国际化的社会。

猜你喜欢

探究性笔者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老师,别走……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拿出精神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