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崛起之路试析
2009-04-29杨晓东
杨晓东
摘要:魏武帝曹操时期,司马懿初步奠定了其政治地位;魏文帝即位之后,作为“太子四友”之一的司马懿得到重用并稳步进入权力中心;魏明帝时期,司马懿在展现自身谋略和军事才能的同时,利用明帝与其他辅政大臣的矛盾,再受顾托,与曹爽夹辅王室,从而形成代魏成晋的政治格局。
关键词:司马懿; 陈群; 曹真; 曹休
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2-0060-03
一
关于司马懿在魏武帝时期的活动,《晋书》卷一《宣帝纪》只记寥寥数语,并说:
汉建安六年,郡举上计掾。魏武帝为司空,闻而辟之。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及魏武为丞相,又辟为文学掾,敕行者曰:“若复盘桓,便收之。”
周一良先生《曹氏司马氏之斗争》一文中引叶适《习学记言》卷二十九曰:“懿是时齿少名微,岂为异日雄豪之地,而操遽惮之至此?且言不屈节曹氏,尤非其实。史臣及当时佞谀者意在夸其素美,而无词以述,亦可笑也”。汉建安六年(201),司马懿二十二岁,建安十三年(208)魏武帝为丞相再辟司马懿时,其不过二十九岁,叶适谓之“齿少名微”并不虚错,至于曹操两次辟举司马懿,也并非因为司马懿在当时享有诸葛亮“卧龙”般的高名,据《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司马懿之父司马防为曹操孝廉之举主,故曹操辟举司马懿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报恩之意,这种现象在汉末不足为奇,后汉樊鯈曾“上言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宜敕郡国简用良俊”,甚至有孝廉不为举主服丧而受贬议,同年孝廉互举子弟者。而司马懿之兄司马朗,也正为曹操所辟,况且也没有不应征辟就派刺客谋害的道理。至于司马懿拒绝征辟的原因,真相不得而论,但在清议鼎盛的汉末,拒辟以养名,几乎是每一个被征辟者所例行的程序,这也可以解释司马懿在魏武时期并未受到特别重视的原因,建安十三年辟为文学掾之后,据《晋书》卷一《宣帝纪》:
使与太子游处,迁黄门侍郎,转议郎、丞相东曹属,寻转主簿。
曹丕立为魏太子是在建安二十二年(217),那么司马懿似乎在近十年时间中位处闲职,这一点也不难解释,建安十三年(208)赤壁战后三国鼎立的格局基本形成,曹操的功业也接近巅峰,除了建安十六年(211)平定关中和建安二十年(215)征张鲁外,中间基本没有大的军事举措,此时期作为文学掾的司马懿既无军功也无资历,况且曹操一直着重“唯才是举”、“任贤惟能”,自然对其没有大的升任。至于后来司马懿任丞相东曹属、主簿的具体时间,史无明文,那么他很可能在建安末年出任二职,又迁“军司马”,也就是说,在魏武末年,司马懿开始进入曹操的丞相幕府,对此,《晋书》又有一段记载:
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
这段中所谓的“三马同食一槽”的描述,颇有干宝《搜神记》的色彩,显然是后来的人附会宣、景、文三父子,《晋书》于曹操与司马懿之间的关系,以疑忌始,以猜忌终,但随着曹操的去世,司马懿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二
黄初元年(220),曹丕代汉自立。众所周知,曹丕是与曹植经过激烈角逐之后被立为太子,故曹丕即位之初,在中央及地方多拔置其太子时的旧党,如以贾诩为太尉(黄初元年),以桓階为尚书令(黄初元年),以陈群为尚书左仆射(黄初元年,二年桓階卒后迁尚书令),以钟繇为廷尉(及文帝践祚,又于黄初四年贾诩薨后代为太尉),以司马懿为督军、御史中丞(黄初元年,二年迁尚书右仆射),以朱铄为中领军(黄初二年,直至曹丕去世);在地方上则以吴质为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黄初元年),曹真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凉州诸军事(黄初元年,三年还京师后迁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夏侯尚为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都督南方诸军事(黄初元年,二年迁征南大将军),曹休为镇南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黄初元年)。翻检以上诸人本传,他们或是“太子之争”过程中曹丕的支持者,或是与曹丕私情无间者;而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更是号曰“太子四友”。这正是司马懿腾达的开始。
文帝在位的近六年时间里,可谓军国务繁,不断来往于许昌洛阳之间,黄初三年孙权复叛之后,战事增频,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需要可靠且有谋略之人来稳定后方,时任尚书令的陈群和尚书右仆射的司马懿,当是最合适的人选,《三国志》卷二十二《魏书·陈群传》说:
(陈群)在朝无适无莫,雅仗名义,不以非道假人。文帝在东宫,深敬器焉,待以交友之礼,常叹曰:“自吾有回,门人日以亲。”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及践阼,迁尚书仆射,加侍中,徙尚书令,进爵颍乡侯。
陈群世为颍川名族,也是魏武帝时期的重要谋臣,曾向曹操举荐多人,有知人之誉。而司马懿更是“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因此在黄初六年(225)时候,两人对录尚书事,《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注引《魏略》载诏曰:
……今内有公卿以镇京师,外设牧伯以监四方,至于元戎出征,则军中宜有柱石之贤帅,辎重所在,又宜有镇守之重臣,然后车驾可以周行天下,无内外之虑。吾今当征贼,欲守之积年。其以尚书令颍乡侯陈群为镇军大将军,尚书仆射西乡侯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若吾临江授诸将方略,则抚军当留许昌,督后诸军,录后台文书事。镇军随车驾,当董督众军,录行尚书事;皆假节鼓吹,给中军兵骑六百人。……
以“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是司马懿进入决策中心的标志。继而,黄初七年,文帝疾笃,《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载:
夏五月丙辰,帝疾笃,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并受遗诏辅嗣主。
文帝崩时,武帝朝之旧将诸曹、夏侯氏已相继零落。而文帝之所以敢以陈群、司马懿为顾命,自然也是因为曹真、曹休手握兵权的缘故。而王夫之在《读通鉴论》卷十《三国》中评论说:
魏之亡,自曹丕遗诏命司马懿抚政始。懿之初为文学掾,豈夙有夺魏之心哉?魏無人,延懿而授之耳。……丕之诏曹真、陈群与懿同辅政者,甚无谓也。子叡已长,群下想望其风采,大臣各守其职司,而何用辅政者为?其命群与懿也,以防曹真而相禁制也。然则虽非曹爽之狂愚,真亦不能为魏藩卫久矣。以群、懿防真,合真与懿、群而防者,曹植兄弟也。
船山先生因其时代之故,多作愤激之辞。考察当时情势,曹丕设立辅政十分必要,明帝即位之时虽已二十二岁,但因其为太子日浅,《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载:“(黄初)七年夏五月,帝病笃,乃立为皇太子。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又注引《世语》曰:
帝与朝士素不接,即位之后,群下想闻风采。居数日,独见侍中刘晔,语尽日。众人侧听,晔既出,问“何如”?晔曰:“秦始皇、汉孝武之俦,才具微不及耳。”
试想,明帝从立为太子到即位为帝不足一月,况“与朝士素不接”,曹丕以四人辅政自在情理之中。至于王夫之认为要合真与懿、群以防范曹植兄弟,又大可不必,时曹植兄弟实是朝不保夕,对此论述已多,陈登原在《国史旧闻》卷十七“曹魏苛待宗室”条有说明,此不多论。
三
考察魏明帝其人,并非庸碌无为者,前面刘晔所说秦皇汉武之俦,才具微不及的话也不为夸毗,其治国方略,儒法并用,而非文帝的“通达”作风,《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注引《魏书》:“帝生数岁而有岐嶷之姿……好学多识,特留心于法理。”又同纪:“(太和三年)冬十月,改平望观曰听讼观。帝常言‘狱者,天下之性命也,每断大狱,常幸观临听之。”又《三国志》卷二十二《魏书·陈矫传》载:
明帝即位,……,车驾尝卒至尚书门,矫跪问帝曰:“陛下欲何之?”帝曰:“欲案行文书耳”。矫曰:“此自臣职分,非陛下所宜临也。若臣不称其职,则请就黜退。陛下宜还。”帝惭,回车而反。
明帝留心法理及欲案行文书,都说明他谙熟于治国之道,在这种情况下,明帝与辅政大臣之间的关系也颇值得注意,《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注引孙盛曰:
闻之长老,魏明帝天姿秀出,立发垂地,口吃少言,而沉毅好断。初,诸公受遗辅导,帝皆以方任处之,政自己出。
明帝既以方任处辅政的情况,“政自己出”,则势必与辅政之间有所龃龉,对此时之政局,当时人孙权在与诸葛瑾书中曾有评论,《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诸葛瑾传》:
近得伯言表,以为曹丕已死,毒乱之民,当望旌瓦解,而更静然。……闻任陈长文、曹子丹辈,或文人诸生,或宗室戚臣,宁能御雄才虎将以制天下乎?……又长文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头,畏操威严,故竭心尽意,不敢为非耳。逮丕继业,年已长大,承操之后,以恩情加之,用能感义。今睿幼弱,随人东西,此曹等辈,必当因此弄巧行态,阿党比周,各助所附。如此之日,奸谗并起,更相陷怼,转成嫌贰。一尔已往,群下争利,主幼不御,其为败也焉得久乎?所以知其然者,自古至今,安有四五人把持刑柄,而不离刺转相蹄啮者也。强当陵弱,弱当求援,此乱亡之道也。……
这段话中,曹魏政权在明帝时期虽不至“乱亡”,但孙权所论的主弱臣强的局势大致不差,我们可以从太和四年曹真伐蜀一事以见一斑。
曹真在明帝即位之初“迁大将军”;太和四年,曹休已死,曹真又“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此于曹真则人臣之贵已极,但同年曹真伐蜀,则执意而行。《三国志》卷二十二《魏书·陈群传》中载:
太和中,曹真表欲数道伐蜀,从斜谷入。群以为“太祖昔到阳平攻张鲁,多收豆麦以益军粮,鲁未下而食犹乏。今既无所因,且斜谷阻险,难以进退,转运必见钞截,多留兵守要,则损战士,不可不熟虑也”。帝从群议。真复表从子午道,群又陈其不便,并言军事用度之计。诏以群议下真,真据之遂行。
“诏以群议下真,真据之遂行”,《通鉴》胡三省此处评注曰:
诏以议下真,将与之商度可否也。真锐于出师,遂以诏为据而行。
曹真之“锐于出师”,是否存心朝廷,不得而知,但很有伐蜀立威的嫌疑,且曹真出师之后,又有太尉华歆、少府杨阜、散骑常侍王肃等多人疏陈出师之弊,最终曹真虽听诏班师,但实是因为当时“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曹真太和四年八月出师,而太和五年三月卒。其负气而出,未捷而返,跋扈之行迹已露,明帝对之实属无奈,这正应孙权所说的“主幼不御”之语。
再来看曹休,因太和二年曹休已死,明帝时期并没有太多事情可述,但若细心考察,还是有可疑之点,《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刘放传》注引《资别传》:
……资曰:“陛下思深虑远,……文皇帝始召曹真还时,亲诏臣以重虑,及至晏驾,陛下即阼,犹有曹休外内之望,赖遭日月,御勒不倾,使各守分职,纤介不间……”
关于“曹休外内之望”,清人何焯认为:
《孙资别传》有文皇帝晏驾,陛下即阼,犹有曹休外内之望云云。(何焯)按:明帝与曹休无间,知《资别传》为妄。
何焯之言,似未深考。曹休之死,史载其为吴诈败:
休上书谢罪,帝遣屯骑校尉杨暨慰谕,礼赐益隆。休因此痈发背薨,谥曰壮侯,子肇嗣。
败军而不治,反礼赐益隆,但又何至于“痈发背薨”?因此我们虽不确知曹休当时之隐情,但明帝与曹休不为“无间”可知!
四
同为辅政的陈群在当时的处境,我们也可以从下面材料中看出大概,《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吴质传》注引《质别传》曰:
(质)太和四年,入为侍中。时司空陈群录尚书事,帝初亲万机,质以辅弼大臣,安危之本,对帝盛称“骠骑将军司马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也。陈群从容之士,非国相之才,处重任而不亲事。”帝甚纳之。明日,有切诏以督责群,而天下以司空不如长文,即群,言无实也。……
“帝甚纳之”说明对陈群的积怨已非一日,故有明日督责陈群的“切诏”。而司马懿的命运似乎不同,《晋书》卷一《宣帝纪》:
太和元年六月,天子诏帝屯于宛,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
司马懿之掌握军权,实始于此时,前虽以抚军大将军辅政,但并不掌兵,而正是在都督荆豫之时,司马懿初步显示了其军事才能,西擒孟达、兼讨申仪,并于太和二年协助曹休伐吴。吴质为文帝宠臣,“侍中”又为近密之职,或许也是这番话的作用,明帝以时任骠骑将军的司马懿为“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曹真伐蜀”,用来牵制曹真。太和五年曹真死后,又直接以司马懿西屯长安,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担负起曹魏最强劲的对手诸葛亮的进攻。此时的司马懿威望卓著,已有震主之威,《三国志》卷十七《魏书·张郃传》注引《魏略》曰:
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 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张郃是武帝旧将,立赫赫战功,“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官拜车骑将军,然正是司马懿亲促其死,赵翼也在其《廿二史札记》“《三国志》多回护”条中据此为证:
……五年亮出军祁山,司马懿遣张郃来救,郃被杀,亦皆不书。……由此可见其书法,专为讳败夸胜为得体也。
但明帝也只有叹息而已。司马懿于青龙三年(235)“迁太尉,累增封邑”,屯长安将近八年,数与诸葛亮对垒,以智谋和持重屡建奇功,直至景初元年(237)公孙渊反叛,才被再次召回京师。作为异姓功臣,司马懿自然有危机之感,在此之前,《三国志》卷二十二《魏书·陈矫传》注引《世语》:
帝忧社稷,问矫:“司马公忠正,可谓社稷之臣乎?”矫曰:“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
可见明帝对司马懿也是有猜疑之心的,但在景初二年(238)十二月,明帝寝疾不豫,景初三年正月,司马懿还至河内,“帝驿马召到,引入卧内,执其手谓曰:“‘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爽辅少子。吾得见君,无所恨!,宣王顿首流涕”。这就是历史上聚讼纷纭的“登堂把臂”之托,《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刘放传》载之较详:
其年,帝寝疾,欲以燕王宇为大将军,及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辅政。宇性恭良,陈诚固辞。帝引见放、资,入卧内,问曰:“燕王正尔为?”放、资对曰:“燕王实自知不堪大任故耳。”帝曰:“曹爽可代宇不?”放、资因赞成之。又深陈宜速召太尉司马宣王,以纲维皇室。帝纳其言,即以黄纸授放作诏。放、资既出,帝意复变,诏止宣王勿使来。寻更见放、资曰:“我自召太尉,而曹肇等反使吾止之,几败吾事!”命更为诏,帝独召爽与放、资俱受诏命,遂免宇、献、肇、朗官。太尉亦至,登床受诏,然后帝崩。……
而《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注引《汉晋春秋》与此略有不同。因史料的不足,本文不拟揣测当时之真相,但《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刘放传》注引《资别传》中有一则材料值得注意:
帝诏资曰:“吾年稍长,又历观书传中,皆叹息无所不念。图万年后计,莫过使亲人广据职势,兵任又重。今射声校尉缺,久欲得亲人,谁可用者?……”
也就是说,明帝曾有过以宗室据兵任的想法,而最后似乎也得以实现,本欲以之辅政的领军将军夏侯献、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以及后来辅政的武卫将军曹爽,都掌握了重要的禁卫军权,但在最后时刻,由于掌机密达三十年的孙资、刘放拉拢司马宣王再次加入辅政之列,从而改变了曹魏王朝的命运。不过可以肯定的就是,当时宗室并没有杰出人物来做支撑,也确是实情。
参考文献:
[1]王晓毅.正始改制与高平陵政变[J].中国史研究,1990,(4).
[2]魏晋南北朝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后汉书(卷三十二),樊鯈传.
责任编辑 仝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