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墨子的道德思想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2009-04-29罗箭华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5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墨子启示

罗箭华

摘 要: 墨子的道德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以培养“兼士”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提出了道德评价原则合其志功而观,并结合教育者的特点,采取了灵活多样的道德教育方法。这一理论对我们现代道德教育仍然有着启发意义。

关键词: 墨子; 道德; 高校德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8381(2009)05-0074-04

墨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继孔子之后又一位有较大影响的重要思想家和教育家,由墨子所创的墨家学派,在先秦时与儒家并称显学,《韩非子•显学》曰:“世之显学,儒墨也。”墨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极为丰富。在高校德育中,吸收这些道德教育方法,可以使我们知所取经。本文对墨子道德教育思想作一些分析,以借鉴于现代高校道德教育。

一、墨子道德观的核心:“兼爱”

“兼爱”是墨子道德思想的核心。它包含两个基本的内涵。一是视人若己,爱人若爱己。墨子说:“爱人若爱其人,视父兄与君若其身,视人之室若其室,视人身若其身,视人家若其家,视人国若其国。”[1]29二是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墨子以孝子尽孝道为例,指出:“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1]35后期墨家概括为:“有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1]89为什么“兼爱”?墨子以求因的方法,对“不相爱”的后果作了分析,他认为:天下一切祸害的根源“起不相爱”(《兼爱》):“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簒;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悔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1]30为什么不相爱?墨子认为:凡“不相爱”均产生于人类自私性的放纵。他说:“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而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而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1]29那么人怎样才会首先放弃个人的私欲而爱他人呢?墨子提出,应以“三表”为准绳,从人的行为结果是否符合“兴利除害”的道德效果论出发。他认为:“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与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簒,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相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然则崇此害亦何用生哉。”[1]30也就是说,当社会公利受到损害,社会公德失范,就谈不上私利的满足,更谈不上建立一个理想的、和平的社会共同体。

墨子的兼爱思想反映了在诸侯争霸、利益冲突的社会变革中,小私有劳动者和平民百姓的美好道德愿望:实现全人类无差等的爱,实现其“饮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1]33,呼唤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关爱。但是,在阶级社会中,仅仅把现实存在的阶级对抗和利益冲突作孤立的道德思考,抽象地提倡“兼爱”,企图以道德的力量来改造社会,无疑是一种空想。

墨子倡导“兼爱”,主张“视人如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的社会根基,也是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高校存在着的不少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如有的同学人际关系脆弱,群体性对抗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同学处处表现唯我独尊,针对这些现象,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遵循“视人若己”换位思考的原则,切忌以自我为中心,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同时,要关心弱势群体,建立普爱原则。普爱也就是墨学的兼爱原则,即“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目前高校中存在大量的多构态的弱势群体,如贫困生、综合素质比较低的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学校有责任将这些学生同样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他们在校园这个环境中得到应有的尊重。

二、道德教育的目标“厚乎德性”的“兼士”

墨子提出了道德教育目标是培养“厚乎德性”的“兼士”,而不是“别士”。墨子对“兼士”在德行方面的要求设计了一种理想化的道德人格。他认为“兼士”必须以“厚乎德性”作为内在的品质,“士”之学,当以“行为本”,他甚至认为“置本不安,无务丰末”[2]7。就是说如果德行这个根本没有牢固树立,那么其他一切都是舍本逐末。同时,墨子对“兼士”的外在品质作了近乎苛刻的要求。他说:“吾闻为明君于天下者,必先万民之身,后为其身,然后可以明君子天下。是故退睹其万民,饮即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兼君之言若此,行若此。”[2]50此处的“兼士”不仅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更需要有乐于为万民献身的精神,视别人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把爱人、利人当作人生应尽的道德义务,达到人我一体,不分彼此。墨子的道德人格是一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完美典型。这种道德理想人格模式的构建给高校道德教育带来了启示。

高校道德教育目标的制定应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适应。“高标准的道德要求,往往不容许个体有自己的生活目标,这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个体失去生活的动力,而社会也就只能死气沉沉;或者个体虔诚甚至疯狂的崇奉一种自上而下的理想……”[3]134,墨子的道德理想人格模式之所以不被封建专制正统所容和世俗老百姓所广泛接纳,也许是脱离了人类普遍情感基础的超现实性。今天高校德育效果较差,原因之一是我们只抓住了道德教育中最高的一个层次,对为共产主义而献身,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强调很多,而道德教育中的中度道德、低度道德,如学生有什么烦心事,有什么忧虑,如何交友,我们关心得不多,讲究文明,尊重他人讲得较少。任何一个社会的道德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基础文明和德性修养。基础文明是健康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有的人都应具备的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德性修养则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境界,高于基础文明,其道德责任往往超越基础文明的要求。基础文明习惯是德性修养基础,因此, 高校道德教育当务之急是从基础文明习惯的养成做起,打好根基。

三、道德教育的方法

道德教育方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内容,为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知识能力结构而采取的方法。墨子的教育方法最具有特色的是以下几点:

(一)身体力行、躬行践履的实践示范方法

在道德教育中墨子强调教师的表率作用。墨子以自我为示范,以身教感化学生,这样既能提高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又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要真正做到上行下效,就必须言行一致,言传身教、口言身行,即“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比如,要教学生节俭之义,他自己便作“苦行僧”,生活清苦,“量腹而食,度身而衣”[1]106,并说:“务言而缓行,虽辨必不听。”[2]7通过这样的教育,他的学生也能够穿“短褐之衣”,吃“黎藿之羹” ,“朝得之,则夕弗得”[1]106,这种近似苛刻的艰苦生活没有高度的自觉是不能做到的,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洞察墨子的教学效果。此外,墨子也比较重视实践和联系实际,强调“言足以迁行者常(尚)之,不足以迁行者勿常(尚),不足以迁行而常(尚)之,是荡口也”[1]94。他强调实践,言行一致。他认为“以身戴行”、“以行为本”,一个人不在于多说话,而在于身体力行,若只言空话,或只注重说话的修辞漂亮,而不去实行,别人是不会听从的,“士虽有学,而行为本”,并反复强调“口言之,身必行之”[1]6, “言义而弗行,是犯明行”[1]107,说明墨子要求言行一致。言行不一或者言行脱节是最要不得的,明知故犯,因而必须改正。道德教育效果的重要力量,来源于道德理想人格的感召力。因此,墨家反对“言过而行不及”,认为话说得多与说得漂亮而不实行,就得不到好效果。只有“以身戴行”,也就是说,只有用“兼爱交利”的道理指导实践,见诸行动,才能成为“兼士”,才能通过实际行动来教人,才是道德高尚的人。

鉴于高校道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知而不行或者知彼行此的问题,在借鉴与继承墨家的道德教育方法中,应提倡身体力行,躬行践履。张岱年先生曾强调说:“道德一词包含两层意义:一层是行为准则,一层是这些准则在实际行动上的体现。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理解行为所应该遵循的准则,这是‘知的方面;更必须在生活上遵循这些准则而行动,这是‘行的方面,改革具备两个方面,才可以称为有道德的人。”

[4]29道德首先是一种体验,它是一个主动建构、缓慢变化的过程,其中关键是内心的感悟而不是外部的驱动。因此,高校道德教育必须从知与行两方面入手,将老师课堂授课与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结合起来,德育应该更多地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在“学中干”,在“干中学”, 在“知中行”,在“行中知”,在“学”与“干”、“知”与“行”的良性互动中逐步接近真理。学生通过在活动中进行的情感体验,经过自我心理建构,最终内化为自觉意识,从而转化为道德行为。

(二)教师在道德教育中应主动施教

在实施道德教育过程中,墨子不同意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消极等待态度,主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墨子把“隐慝良道而不相教诲”视为教师的大恶[1]20,把“有道者功以教人”视为教师的大善[1]20。他认为:“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1]20有力量的赶快去帮助别人,有财产的尽量与人分享,有道德的要劝导和教育别人。这就好比天下人不懂得耕种,善于耕种者就应该设法使天下人都学会耕种,而不应仅仅满足于“独耕”,教师能把自己认识的“兼爱”的良道劝以教人,使天下百姓都能明此理,行此道,才能天下有序,“此安生生”人民幸福。他说:“不强说人,人莫之知。”[1]99孔子教人是“来者不拒”的,墨子则更进一步主张,在道德教育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他以撞钟为例,说:“叩则鸣,不叩亦鸣。”

[1]99要求教师不要处于“待问后对”的被动地位,应主动面对学生提出问题,做到“不叩亦鸣”,即使人们不来请教,也应该主动地上门去教。墨子说:“借设而攻不义之国,鼓而使众进战与不鼓而使众进战而独进战者,其功孰多?”[1]102墨子认为,真理是靠推销、靠灌输才能深入人心的。作为“有道则勉以教行说人者,其功善亦多,何故不行说人也?”[1]99教学是一个互动过程,因而教与学都应该有高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如果缺乏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即使有再多知识也没有教育的成效;同时“唱而不和,是不学。智少而不学,功必寡”[5]118,即学生如果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教育的功效也必然寡少。他认为教师应以教人为己任,在教学与管理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应发挥主体作用,道德教育的效果归结为教学双方是否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墨子强调教师的“主动”是指教师身为“有道者”就应有主动承担宣传、推行其“道”的责任和义务。身为老师时时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特别是思想工作者必须有墨子这种“强人说”的主动精神。若等到大家都处于“愤”、“悱”的状态再启发之,则可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一些本可避免的危害。

(三)环境渗透、制度熏陶的管理方法

墨子认为人性的善恶并不是先验的,而是得之于后天。而且在诸多后天的因素中,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不同的环境塑造出具有不同品质的人。墨子指出:“人之初,性本灵,染于苍,入于黄。”

[1]7即是说,人的本性或品德,本来并没有善恶的区别,而是后天“所染”,即受环境、师长、朋友的影响、教育熏染的结果。生来的人性不过如同待染的素丝,下什么色的染缸,就成了什么色的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也就说一定要慎重。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1]7同时,他用大量的事实加以证明。他说:“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促 ,武王染于太公、周公。”[2]11舜、禹、汤、武王之所以贤良,是由于他们都染于贤臣良相。墨子说:“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王者。”[2]11相反,“夏桀染于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末,厉王王染于厉公长父,幽王染于傅公夷”[2]11,正是由于桀、纣、厉、幽诸王受到奸佞谀臣的影响,才堕落为暴君,落得身死国亡的可悲下场,他说:“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亡身死,为天下谬,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四王者。”[2]11。不仅如此,一般人的人性也为后天所染。他以交友为例,说“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宦失其理矣”[1]8,强调交上好的朋友,受到良好熏染,就能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交上不好的朋友,则会受不良影响,危及事业和家庭。

墨子的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观点对我们高校德育是有启示意义的。大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更离不开学校德育环境。“德育的危机,相当程度上是德育环境的危机所致。德育只能在一定的环境中实施,德育的有效性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环境支撑。”[6]高校德育环境对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大学生的情感具有熏陶和感染作用,对大学生的行为具有约束、规范作用。重视和加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学校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隐性的德育校园文化氛围,主要抓好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活动文化的建设[7]。其次是应着重抓好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群体的建设,它包括班集体、宿舍群体、大学生友伴群体等,努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使其形成一个有利于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内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墨 翟.墨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熊良智.墨子简本[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5.

[3]金元浦,陈东风.阐述中国的焦虑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

[4]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孙中原.墨学与现代文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6]樊 浩.“德”“育”生态论[J].东南大学学报,1999(2):16-23.

[7]张 涵,刘 征.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3):80-82.

(责任编辑 朱漪云)

Mozis Moral Thoughts and Their Inspiration to Mo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LUO Jian-hua

(Public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Liuzhou Teachers College, Liuzhou 545004, China)

Abstract: With universal love as the core of his moral thoughts and production of versatile talents as the goal of his moral education, Mozi set up his principle for moral evaluation. He thought that both ones aspiration and achievement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evaluating a persons morality. And he also suggested that moral education should be conducted in flexible and diversified ways according to the traits of the educated. Inspirations can still be found in his theory for the modern moral education.

Key words: Mozi; morality; mo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spiration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墨子启示
“墨子号”与墨子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先秦诸子之评述与《墨子》的解读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