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
2009-04-29马援
马 援
摘要:大学生素质拓展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是现代科技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等方面的现实需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应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积极追求专业素养与通识素养的和谐,能力素养与道德素养的辉映,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的交融、智力素养与非智力素养的契合,立足于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创新,不断加强人才培养理念、教育教学平台、学生发展动因、学校教育资源等的调谐,使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得以最大实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素质拓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09)06-0085-05
一、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涵义
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智力与情绪智力素质、知识能力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等等。
大学生素质拓展是指人才培养主客体基于对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互动、社会发展与大学生和谐可持续发展需求认知,通过有效工作使得大学生整体素质得以提升和延伸的活动。素质提升主要体现人才培养的精度、强度、优质度诉求,而素质延伸则主要体现人才培养的宽度、跨度、转换度诉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尽管科学发展观主要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来的,但它同时包含了人的发展要求,因而具有广普意义。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都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学生健康成才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正相关关系,两者的共同之处体现在:前提都是需要发展,都是以实现人的价值为核心,都要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客观要求,都要在发展内涵和方式方法上统筹兼顾。可见,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素质拓展具有完全意义上的涵盖,对大学生的素质拓展工作具有总体性和根本性的指导
作用。
二、大学生素质拓展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
1教育活动的本质要求。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既要传承社会经验,又要培养、发展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的核心和基本要求是“使个体社会化”。大学生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四个“事实存在”影响和制约个体的社会化水平:一是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的实际后果与党的教育方针设定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之间的偏离“事实存在”;二是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由于先天基础和后天条件差异,如身心条件、家庭背景、教育质量、社会环境等,导致个体素质养成与大学生应有的基本素质之间差异的“事实存在”;三是由于受教育理念、方式、质量、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描述与实际培养效果之间的差别“事实存在”;四是大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必将从事一定的职业活动,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责任、发展的目标不尽相同,大学生现有素质与理想职业目标所需素质差距的“事实存在”。因此,需要通过素质拓展,使其发展基础更加全面、更加宽厚,使其发展程度与人才目标、社会需求更加符合、更加匹配。
2现代科技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构成要求。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使横向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竞相勃发,形成了大科学的时代浪潮。现代科技创新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无论是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基因工程等自然科学提出的问题,还是构建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社会科学提出的问题,都具有多学科高度综合的特征,远远超出某一学科和领域的范围。素质拓展特别是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熏陶,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优化和实践技能的强化,而且可以促进大学生思维方式、思维品质的塑造和优化,而这些对于现代科技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品质要素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
3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高等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在其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几度百废待兴的建设需求,加之搬抄了前苏联的高教模式,人才培养中的功利倾向较为严重,无论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还是在培养方式上都表现出较强的工具主义色彩,并且形成较大惯性,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尽管我国的高等教育“文革”后3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严格地讲它仍然是一个亟待调整、充实与完善的教育,其在相当程度上还存在着教育思想偏差、教学内容偏废、培养方式偏颇的“三偏”现象。教育部每5年进行一次的高校教学评估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及其相关资源配置缺乏硬性指标和明确的导向功能。因此,我们的高等教育需要继续进行改革和完善,才能保持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从而发挥其培养人才的功能。而大学生素质拓展正是这种改革和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4大学生成功就业的迫切要求。由于高校连续扩大招生,全国毕业生人数连年猛增(2001年为118万,2009年将近600万,加之往年未就业人数,2009年待就业人数已突破1000万)。毕业生就业难,一方面表现为总量的增加,供求不平衡,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使国内外就业机会大大缩减,这种不平衡表现得更加突出。另一方面表现为结构不合理,专业间“冷热”不均。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毕业生就业准备不够充分即素质积淀不充分,与社会的普遍期望值相差较大。因此不少毕业生在就业“双选”过程中感觉“有业难就”,常常与机遇失之交臂。因此,积极引导和促进大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素质积淀和就业准备,对于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具有本质意义和前瞻意义。
三、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点及理性追求
1专业素养与通识素养的和谐。大学生的专业素养,除去其个人努力的因素,从宏观上看,反映了教育者对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认知、运用和对各类人才“标志性素质”的把握与追求;从微观上看,反映了高校课程体系科学与否及教学质量的高低。我国学者李曼丽认为,通识素养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也有人将其归纳为“专业知识以外的广博学识”。通识素养对于个体的成功至关重要,对其生存、适应、竞争、思维、创新等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对取得专业领域的成就起支撑和促进作用,对扩展专业影响有极大帮助。大学生的通识素养既来自教学主导者寓于专业教育之中的传授,也来自于课外阅读的熏陶和社会活动的实践。爱因斯坦曾讲过:“青年人在离开学校的时候,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仅仅是专业教育,可以造就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青年人必须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情,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可见两者和谐发展的重要,更可见通识素养对于“和谐发展的人”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
2能力素养与道德素养的辉映。当前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职业生涯发展中所遇到的一个制约瓶颈就是能力素养问题,这与长期以来高校培养导向和资源配置失当不无关系。不少招聘单位反映,大学生职业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薄弱使企业的培训成本、等待成本以及声誉成本大大增加。良好的道德素养是人才成长的内动力,是完美人格的构成要素,是融入社会的重要前提,是建功立业的根本保证。在当前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下,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对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和谐社会的建设至关重要。促进学生能力素养、道德素养的呼应、辉映,不仅是对人自身健康、文明的贡献,也是对社会和谐、进步的贡献。如果片面强调某一素养,而忽视另一素养,这是与人才培养目标相悖的。
3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的交融。科技素养是指人的科技知识、能力、方法、意识和科技品质(态度、精神、兴趣、情感、动机等)的总和。良好的科技素养能够使人追求真理、实事求是、敢于探索、勇于创造,形成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致力于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科技素养不仅对于个体至关重要,而且更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人文素养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积累和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够使人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人才成长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多学科知识的融通对于人才脱颖而出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能发挥基础作用,而且能发挥长效作用。我国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学术大家往往都文理兼通、造诣极深,如钱学森、钱伟长、苏步青、杨叔子等等就是典型的代表。而我国恢复高考以后培养的数以千万计的大学毕业生中大师级人才却凤毛麟角,难怪有人质疑:大科学时代为啥尽出小科学家?这不得不令人深刻反思,这与教育的急功近利不无关系,这与缺乏文理工互相渗透交融不无关系,也体现出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对高层次人才、创造性人才的共同支撑和相互作用是何等重要,对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何等深远。
4智力素养与非智力素养的契合。智力素养又称为智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当今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是个体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品质因素。戈尔曼认为,在人的成功要素中,智力因素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情感因素。此外,有的学者还提出了“胆商”、“逆商”等概念,这些实际上也都属于非智力素养的范畴。智商、情商既有先天成分,更靠后天开发。
人才素养的内涵相当丰富,以上只是几对具有对应关系的重要素养,这些概念之间也不乏交叉与涵盖。除此以外还包括思想政治素养、理论素养等,这些对人才成长也都至关重要。
四、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主要方式与途径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应引导学生放眼社会、放眼未来,强化发展意识,使学生素质拓展的内在积极性得到激发和调动,让素质拓展与完善成为其终身的追求;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应遵循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出发,促进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最大实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应使大学生素质构成更全面、更和谐,优势更加突出,发展更有潜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应对高校教职员工的教育思想和现有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培养方式、教育资源等进行梳理、调整与整合,使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追求得以最终实现。
1人才培养理念调谐。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是多样的,但专业教育相对单一;单纯的教学活动往往无法满足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发展需求。合格人才需要合理的素质结构来支撑,而我国中学过早的文理分科和大学过重的功利倾向却造成并加剧了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失调,客观上使大学生的发展受到束缚。这就需要教育者在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大背景下,从以人为本和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审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审视长期以来伴随传统教育体制所生成、固化了的“习以为常”的传统教育思想和理念,从根本上改变“高等教
育—→专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畸形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方式。
应建立和强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并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并重的思想,坚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使科学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理念成为高校各级干部和教职员工的共识,并使之渗透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的教育教学计划与实施之中。
2教育教学平台调谐。教育教学平台调谐应在“八个配套”上下功夫:一是主修专业与辅修专业(课程)配套,特别要加大辅修专业或课程选择范围,以利于学生学科视野的扩展和“复合型”、“加强型”塑造;二是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讲座)配套,特别要重视加强通识课程、教材和师资建设,切实融合“心育”、“德育”、“法育”等内容,以利于学生专业化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三是实践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配套,切实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组织领导,着力根除实践环节上的“放羊”现象。加大“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分量,以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是共性教育与个性指导配套,积极探索本科生“导师制”,加强对学生学业、职业的指导,以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发展;五是科技教育与思政、人文教育配套,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改革教育方式,强化主体性、参与性、鉴赏性,以利于学生真善美情感的养成、思想底蕴的构筑和系统思维的培植;六是党团建设与学生社团建设配套,根据大学生政治追求和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引导、指导工作,以利于学生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和高雅情趣的培养;七是教风学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配套,在凝练、营造和渗透上下功夫,以利于独具特色的育人氛围的形成、积淀和传承;八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配套,特别要注重第二课堂的顶层设计和有序安排,以利于学生在教育主客体间的角色转换与体验。
3学生发展动因调谐。一是运用大学生职业倾向测试和职业生涯辅导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弱势,了解职业环境的机遇与挑战,引导学生“测量”自身现有条件与未来职业目标的“距离”,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来促进其加强综合素质拓展,并使学生的个性特质、现有和潜在的资源优势得以发掘和持续增值,形成核心竞争力;二是运用“木桶理论”即局部素质缺损与整体素质关系理论和“提桶理论”即特殊才能与整体才能关系理论启发学生对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认知以及当下人才供求关系、求职形势的认知,增强其素质拓展的主动性、自觉性;三是运用参照系即校友中的杰出代表人物和社会反面典型的鲜活事例,分析素质构成对人生成败的影响,增强广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意识;四是运用素质评价机制引导、促进学生博览群书、融入团队、参与实践、担当角色、锤炼意志、和谐人际关系,使更多学生的素质结构通过多样性的学习、锻炼得到优化。
4学校教育资源调谐。在校内资源调谐方面:应建立学生素质拓展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素质拓展计划的制订、实施与考核;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讲座“题库”、“专家库”和校园网上报告厅,为学生拓展知识提供丰富的资料与信息;建立大学生科研基金,资助学生科研项目,调动学生科研积极性;建立健全本科生“导师制”,使学生的学习、实习、科研、社团活动得到具体化、个性化指导;建立拓展素质的培训组织体系和内容体系,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一体两翼”在素质拓展中的职能,为学生提供相对固定的拓展平台;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基金和场所设备,为学生的拓展活动提供必备条件;建立专业化、专家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咨询机构,开展融“防治性”与“发展性”于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促进学生健全人格、提升心智、和谐人际关系、开发潜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
在校外资源调谐方面:应建立较为稳固的大学生社会教育基地、实践基地、就业创业基地,使学生得到更多接触社会和实际工作的机会;建立大学生职业发展咨询委员会,使学生经常、直接地得到行业专家的指导,发挥职业展望对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的拉动作用,并能更加快速、及时、直观地向学生传递
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信息;建立高校校际素质拓展网络平台,实现教育资源、信息资源共享,为大学生素质拓展提供更多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