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义积伪 重己役物
2009-04-29冯建超
冯建超
摘要:荀子的思想代表了先秦学术思想的一个高峰,而他的著作《荀子》既是先秦诸子思想的批判总结之作,也是汉代学术思想发展的重要来源。荀子的教育思想以人性论为基础,内容上重视礼义,方法上强调真积力久最后达到社会安定和谐,“明分使群”的目的。荀子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目标的社会价值取向提醒我们,高校的教育工作要重视学生合理的需求,重视学生个人追求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同时要为学生建立一个精神的伊甸园,不能迷失于物质的洪流之中。荀子的管理智慧对高校的管理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荀子;性恶论;修身;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09)06-0066-05
一、荀子及其学术思想简介[JP2]
荀子名况,又称荀卿或孙卿,战国后期赵国人,是我国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据考证,荀子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15年1,主要活动时间约为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38年。他早年游学于齐国稷下学宫,齐襄王时,他多次担任学宫的最高长官祭酒。他曾访问过秦、赵两国,但秦昭王、赵孝成王俱不能用;后至楚国,楚相春申君黄歇任命为兰陵令,荀子遂居于兰陵著书,卒而葬于兰陵。《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记载了荀子的部分事迹。
荀子的学术思想带有明显的总结性与综合性倾向,其思想以儒家、法家为基础,同时又批判吸收了墨家、道家以及名家等学派的思想精华,形成了有继往开来意义的“荀学”。“荀学不仅是对儒学有继往开来的意义,而且对于先秦诸子学说亦有集大成意义。”荀学不仅是对先秦诸子的批判总结,同时也是汉代社会思想发展的源泉。汉代不少学者与荀子有师承关系,许多学者的著作中都有《荀子》一书的影子。戴德的《大戴礼记》、戴胜的《小戴礼记》299、《史记》中的《礼书》和《乐书》、《汉书•刑法志》等书都有荀子论著的部分内容。荀子的学术、政治影响深远且门人众多,因此,荀子在汉代威望极高。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孟子、荀子并称,成《孟子荀卿列传》;刘向在《孙卿新书三十二篇》的序录中、徐干在《中论•审大臣》中都曾对荀子作高度的赞美。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有《问孔》、《刺孟》篇,对孔子、孟子的思想皆有所批判,但是对于荀子除了说其性恶论“未为得实”外就不再有批评,由此可见荀学的影响。
荀子还是一位经学大师,汉代经学传承中处处有着荀子的影子。周予同先生通过考证荀子“传经”问题,认为“荀子与《诗》、《礼》、《春秋》、《易》诸经的传授,都有关系”。可以说,在经学的传承上,荀子的贡献不亚于孟子、子夏。
此外,《荀子》一书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JP2]很强的逻辑性;并且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其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先秦学者著作,以《论语》、《孟子》为例,皆为语录体;而《荀子》一书按照议论内容分章节,并设有标题反映章节内容,每一章节其实都是一篇有核心思想的论文,这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荀子》中的5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荀子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荀子》一书共有32篇,荀子的教育思想集中于开篇4章:《劝学》、《修身》、《不苟》、《荣辱》。将教育放在篇首,不仅表明这是荀子对其门人的训诫之词,而且说明荀子传承了儒家学者的传统,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并且将其放在最首要的地位,本文主要撷取荀子的教育思想,进行简要研讨,以引起读者对经典的关注、学习和借鉴。
二、“礼义积伪”荀子的教育主张
荀子十分重视教化与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的教育主张可以用“礼义积伪”一词进行概括。“礼义”指圣人所创造的礼义、法度,是荀子教育的核心内容;“积”包括“注错习俗,真积力久”两方面,指环境熏陶与个人努力相结合的教育方法。通过礼义、法度的学习与实践,最终让人能够以理性的方式存在,避免无尽的欲望给社会带来的混乱;通过个人的努力与环境的熏陶,每个人都能积累德性,成为君子。
(一)“隆礼重法”教育内容[JP2]
荀子论及的教育内容比较丰富,包括礼义、师法、法度等,且通常将礼、法并称。“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荀子•性恶》)见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荀子融儒、法两家之所长,创造出“隆礼”、“重法”的思想,将社会规范、政治法令、道德伦理规范合为一体,提出礼法并用的主张。先秦儒家重“礼”,重视用道德行为规范去维护统治,但片面夸大道德,忽视了刑罚的作用;法家重“法”,主张抛弃儒家的道德说教,以吏为师,以法为教,通过严刑峻法来维护社会秩序。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社会教化与法律惩戒相结合,才能引导、约束、改变人的本性,维护社会秩序。“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对于“礼法”这一范畴,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礼是原则性的社会准则以及派生出的社会道德与行为规范,用以指导人民的行为规范,保证封建社会的顺利运行;法是对违反社会基本规则即违反“礼”的行为的惩罚原则与具体规定。“礼”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法”告诉人们违反了“礼”的后果与处罚。道德约束与法律规范并用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运行,才能起到赏善罚恶的作用。春秋时代与秦国灭亡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仅仅依靠严刑峻法的震慑或是礼义文化的教化作用都无法维护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国家,正如荀子所说:“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荀子•富国》)
荀子认为“礼法”还是判断人才的重要标准,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掌握礼法的士人、君子,教育内容的核心自然就是礼法。“礼”是社会、文化的基本法则,没有具体的条文,其精神贯穿于“六经”之中,因此学习的主要教材就是“六经”。“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劝学》)在教学活动上要读经、读《礼》,在道德实践上要成为士人、君子以至圣人。“六经”初创于西周,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多次编订,到荀子时代已经基本定型,成为当时广泛使用的教材,其内容极为丰富,包括伦理道德、政治、文学、艺术、自然常识、历史等,但是贯穿于其中的是周礼的思想。因此,人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学习、诵读“六经”体会“礼法”的内在精神与社会价值。“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荀子•劝学》)
礼是内在的社会精神,法是外在的社会规范。如果教育的教材主要以“礼”为核心,在实践中则必须依据“法”的准则:“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荀子•修身》)不同人才的区分就在于其对“法”的理解与执行上。士人、君子、圣人的区分在于,士人的行为只能亦步亦趋地按照法的规定;君子能够立志去体会法的原则、礼的精神,并在思想、行为中时刻贯彻;圣人能够深刻把握礼法的根本,触类旁通,终身不违背。总之,荀子提倡礼法并用,必须两者结合,教育内容才完整。
(二)“注错习俗,真积力久”教育方法
从重视“礼法”的教学内容,可知荀子十分注重实践与教学的统一。教育的最终步骤要归于实践,而实践也是最好的教育方法。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有两种方式:“注错习俗”、“真积力久”。“注错习俗”主要指环境的熏陶与影响,“真积力久”为个人的主观努力与坚持不懈。通过“注错习俗”逐渐改变人的本性,改变人的志向,立志以“礼法”为终身学习的目标。通过“真积力久”在实践活动中日积月累,加强道德修养,最终达到圣明的境界。“注错习俗”、“真积力久”并用就可以达到“化性起伪”的作用。“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荀子•儒效》)
“注错习俗”是生活、生产环境对人的能力、理想的影响。荀子认为人的本质是相同的,但是由于环境的影响才有了圣人与工匠的区别:“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错习俗之节异也。”“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埶注错习俗之所积耳。”(《荀子•荣辱》)“注错习俗”主要通过影响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对人的发展发挥作用,良好的环境与开阔的眼界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与理想,这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荀子提出“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
仅有人生志向还不够,在教育、实践中践履、实现人生理想,才能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因此荀子认为教学的过程有限,但实践的过程贯穿人生始终,只有通过人不断的努力,长期的积累才能有所成就。“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荀子•劝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在行动中终身贯彻“礼法”的内在精神,实践的过程贯穿人生。在人生中重视知识、道德的积累,坚持进行道德实践活动,才能由量变转为质变,“故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圣人、普通人的区别也是由积累的程度不同而来:“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縣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荀子•性恶》)
总之,“注错习俗”决定了人生观、世界观,决定了人生的努力方向,工匠、商人、君子的不同主要由此决定。“真积力久”是指人的实践过程与努力的程度,决定了最终取得成就的大小,士人、君子、圣人的区别就在于此。“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斲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荀子•儒效》)因此小人与君子的区别主要由“注错习俗”、“真积力久”的不同而决定的。“故人知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纵情性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荀子•儒效》)
荀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对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荀子认为教育的对象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人的社会地位不是由人的血统、出身决定的,而是通过教育与环境的熏陶而造就的。“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荀子•儒效》)“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
(《荀子•性恶》)在这里,荀子既展现了原始的平等的思想,同时又传递了“教育改变命运”这一现代命题。对于个人来说,通过教育改变社会地位,改变出身带来的不平等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三)“学莫便乎近其人”师友的作用
荀子认为教育的过程贯彻于实践与行动之中,人需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为与修养。教育的成果最终体现在人自身的行为上,而不是存在于书本上的空泛的知识,因此教育又可称之为“修身”。“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劝学》)教育的成果时刻都要在行动中体现出来,且需要时时修正。这一修身的教育方法是无法通过阅读教材实施的,并且修身教育的成果最终落实在实践中。因此,荀子最提倡的教育方法是通过与良师益友的接触,模仿其行为,在实践中直接学习,在书本中印证。“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徧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荀子•劝学》)“学莫便乎近其人”就是指教育要接近良师益友,老师的行为示范直接传递了丰富的教育内容,这是任何书本所无法具有的功能。
师友除了有示范作用外,及时的鼓励以及指出缺点也是不可缺少的。“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荀子•修身》)如果身边有好的师友,并且虚心接受他们的意见与劝诫,自然能够增进修养,培养善德。荀子的教育方法决定了教师的重要作用与崇高地位。“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正是荀子,首次明确地将天、地、君、亲、师并称;认为天子与老师的作用相同,都是国家安定的根本。因此国家的兴盛与老师是息息相关的,“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大略》)
三、荀子思想的现代启示
荀子虽然是一位生活于两千年前的思想家,但是其教育思想依然对今天的教育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告诉我们,教育不仅要帮助人们实现人生价值,获得基本的物质保障,而且要帮助人们构建精神家园,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让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都得到满足。
荀子主张要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情感表达的需要,他提倡“化性起伪”而不是“存天理灭人性”,是对人的基本需要的一种尊重。基本物质需要是生存的基础,必须得到必要的满足,同时对不合理的欲望与需求要进行约束,“所欲虽不可尽,求者犹近尽;欲虽不可去,所求不得,虑者欲节求也。道者,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天下莫之若也”(《荀子•正名》)。对人的物质欲望要“近尽节求”。虽然尊重人的本性并不是提倡无限满足人的占有欲与享受欲,也并非局限于满足人的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要。在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前提下,人的基本需要已经不能局限于物质生活的满足,个性的表现、情感的表达、精神家园的构建也是尊重人性的基本要素。
现代社会是经济社会,维系社会运行主要依靠经济与法律,因而道德、人格修养在现代教育中已不再处于主导地位,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处于若有若无的情况。现代教育的核心在于教给人们知识以得到正当而可靠的职业,用以换取丰富的物质财富。这样的教育教给人们生存并获得物质财富的能力,却没有教给人们生存的理由以及对待物质的正确态度。似乎在现代社会中,人的功能已经蜕化为工作、消费,而人自然也就成了“物”的奴隶,失去了生存的价值与意义,更没有生活的乐趣可言。对于现代人的这种生存状态,千年之前的荀子早有描述:“口衔刍豢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目视黼黻而不知其状,轻暖平簟而体不知其安。故向万物之美而不能嗛也,假而得间而嗛之,则不能离也。故向万物之美而盛忧,兼万物之美而盛害。”(《荀子•正名》)优越的衣食住行条件不能让人感到快乐,如果偶尔有一种东西能让人感到快乐则产生巨大的依赖性,享受着丰富的物质条件同时却充满忧虑并承受其害。对此种状态,荀子称之为“己为物役”,而这种状态却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通病。“故欲养其欲而纵其情,欲养其性而危其形,欲养其乐而攻其心,欲养其名而乱其行。如此者,虽封侯称君,其与夫盗无以异;乘轩戴絻,其与无足无以异。夫是之谓以己为物役矣。”(《荀子•正名》)
荀子认为“己为物役”状态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放弃了对美好人格与义理的追求,没有树立高远而崇高的志向,自身的价值在历史的天平上变得微不足道了。在没有远大志向的情况下,人的努力方向只有转向无尽的物质财富的聚敛与占有,而物质财富越多,内心越空虚,越感到恐惧。“志轻理而不重物者,无之有也;外重物而不内忧者,无之有也。行离理而不外危者,无之有也;外危而不内恐者,无之有也。”
(《荀子•正名》)人生价值的实现表现在对社会、历史的贡献大小上,并且内心的满足、愉悦感是与之息息相关的。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一种付出完全没有利益的动机,也没有物质收获的时候,人们收获的必然是精神的愉悦与满足。这种自我价值实现的状态荀子称之为“重己役物”。“心平愉,则色不及傭而可以养目,声不及傭而可以养耳,蔬食菜羹而可以养口,粗布之衣,粗紃之履,而可以养体,屋室、庐庾、葭蒿蓐、尚机筵而可以养形。故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无埶列之位而可以养名。如是而加天下焉,其为天下多,其和乐少矣,夫是之谓重己役物。”(《荀子•正名》)这一状态似乎就是我们追求的粗茶淡饭、心情愉快而又能有所贡献的理想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能发出“何陋之有”的感慨。
荀子不仅是一位教育学家,他的社会学理论与管理学智慧也值得我们研究。荀子认为,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之处在于能“群”,即人的生存方式是社会性的,处于社会中的不同的人通过分工、阶级分化处于不同的地位,形成一种看起来不平等却十分稳定的组织关系。因此“群”与“分”形成了一种辨证统一的社会组织方式。“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荀子•富国》)
作为领导者,要对整个组织集体负责,整合组织,确定分工与职位,通过“明分使群”让集体发挥应有的力量。首先要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物质需要,其次要按照能力大小进行明确的分工,并对不同的人才量才录用,授予相应职位以及划分不同等级区别对待。“道者何也?曰:君道也。君者何也?曰:能群也。能群也者何也?曰:善生养人者也,善班治人者也,善显设人者也,善藩饰人者也。善生养人者人亲之,善班治人者人安之,善显设人者人乐之,善藩饰人者人荣之。四统者俱而天下归之,夫是之谓能群。”
(《荀子•君道》)
作为下属,要“群居和一”,有能力也不要恃才傲物,要与人合作,引荐贤才,广施恩惠,消除积怨;如果能力不足就要举贤让能,并心甘情愿地辅佐。“求善处大重,理任大事,擅宠于万乘之国,必无后患之术,莫若好同之,援贤博施,除怨而无妨害人。能耐任之,则慎行此道也;能而不耐任,且恐失宠,则莫若早同之,推贤让能,而安随其后。如是,有宠则必荣,失宠则必无罪。是事君者之宝,而必无后患之术也。”(《荀子•仲尼》)如果擅权专事,妒贤嫉能,则不仅妨害集体的利益而且自身也会处于危险的境地。“愚者反是:处重擅权,则好专事而妒贤能,抑有功而挤有罪,志骄盈而轻旧怨,以吝啬而不行施,道乎上为重,招权于下以妨害人。虽欲无危,得乎哉!”(《荀子•仲尼》)人总是处于社会、集体之中,身份必然是领导者与下属兼而有之。一方面作为领导要能够“明分使群”,带领集体前行;另一方面作为下属也要对集体负责,不能因为个人的利益、地位而影响整体利益。
总之,荀子着眼于社会现实与人的真实本性,综合各学派所长,探索了教育、管理、政治、经济等社会的根本问题,并将其理论编入《荀子》一书。《荀子》一书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并且带有浓厚的唯物主义实践性色彩,便于在生活工作中应用。本文只能就所学举冰山之一角,如果读者能够阅读《荀子》原书,并采取批判的态度剔除糟粕,吸收精华,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