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2009-04-29景有林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6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高职院校

景有林

摘要:高职院校科层化的组织结构、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专业带头人的缺乏、团队建设制度的不完善已成为影响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推进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需要改革高职院校的组织模式,增进校企合作,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完善团队建设制度并积极塑造团队精神。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制约因素;建设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09)06-0058-03

师资是决定高职教育质量的根本,而目前师资队伍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薄弱环节。因此,如何尽快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解决这一问题的需要,引进团队发展理念来建设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既是对传统师资配置方式的一种根本性变革,又是高职院校快速提升师资水平的一个有力抓手,对于保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制约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因素

1科层化的组织结构。高职院校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按照专业关系建立起来的。即使在专业内部,教师只需要定期参加系部或专业主任所召开的会议,根据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来开展教学工作,所以相互联系不太多。通常,在一个专业内部,教师能够建立基本的同盟关系,但是在不同专业之间极容易形成“壁垒”,跨专业的交流与合作是很难发生的。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高职院校科层化的组织模式。我们打开任何一个高职院校网站来查询一下“组织机构”都可以发现,高职院校组织结构基本上是按党群口、行政口、直属单位来划分的。在行政系统内部,按照“校长-院系(部)主任-专业主任-教师”的方式建立联系,教师在业务上主要向专业主任负责,而专业主任主要向院系(部)主任负责,从而形成了下级向上级逐级负责的工作关系。这样,不仅管理链太长,而且在教师之间、专业主任之间、不同专业之间很难发生实质性的联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涉及专业教师、基础课教师及学生管理人员,由于他们分属不同的部门,在遇到问题时,教师之间很难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这种科层化组织模式十分不利于学校内部师资力量的有效配置和教师之间合作开展专业教学工作。

2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但就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来看,很多方面还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深植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与发展战略之中,离深入专业教师的内心也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言:“实际上,我国目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仍然未涉深水,还限于学校单方的臆想热情,企业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从根本上发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团队必须是一支专兼结合的队伍。国家级教学团队的组成中就明确规定,高职团队中应有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高水平兼职教师。然而,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还基本采用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没有建立起面向企业开放办学的内在机制。其主要表现是:(1)企业人员不能进入学校的决策层;(2)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企业人员只是在形式上发挥作用;(3)没有建立有效的学校和企业人员双向流动的用人体制与机制,致使教师缺乏下现场的动力,企业人员在教学中的应有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在没有形成与企业互动合作关系的情况下,想要寻求专业教学团队中双师素质的整体提升和企业高水平人员的聘用,无异于“缘木求鱼”。

3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缺乏。团队建设的关键要素是要有高水平的团队带头人。而专业带头人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专业团队水平的高低。按照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评选建设标准,在专业素养方面,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应在本行业的技术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具有企业技术服务或技术研发经历;在综合素质方面,应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及领导能力。这种标准对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来看是一个极大的挑战:(1)多数高职院校由中专校升格而来,历史较短,教师队伍在学历、职称、企业经历方面都存在着先天的缺陷。(2)从外部引进专业带头人亦困难重重。通常,专业带头人的引进渠道主要为高校和企业。目前,由于高职院校工资待遇和科研条件对企业高水平管理、技术人员和同区位的高校高水平教师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所以很难就近解决专业带头人不足的问题。而从中西部招聘人才,又使得国家整个教育资源配置面临两难境地。随着国家人才政策的成熟与完善,这条路径会面临着更高的招聘成本。

4团队建设的相关制度与合作文化的缺失。团队建设的根本在于制度建设,制度建设的核心在于团队精神文化的塑造。应该说,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方面不乏制度。但是,由于制度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配套措施,单一的团队建设制度很难发挥作用。当前,高职院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制度不健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到位的情况下,很难依靠一两个办法的出台来提高专业建设团队的整体水平。再就教师职业传统性质而言,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是一种个体的劳动方式,专业教学有着明显的界限,强调分工,忽视了合作,这样的职业文化很难把专业教学团队成员有效地凝聚在一起,所以也就不能产生团队作战效应。

二、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举措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事物,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与其他改革建设工作协同推进。

1组织模式的转变。科层化的组织结构对于很多组织都是十分有效的结构模式,但是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团队而言,已经形成了严重的束缚。那么,如何破除架设在教师与教师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科层化“藩篱”,建设有着共同愿景、分工明确、交流畅通、紧密协作的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呢?首先,应转变高职院校垂直功能化管理模式为扁平式过程化管理组织模式,减少管理层次,增大基层教学单位的办学自主权。可以考虑按照高职高专专业大类来设置二级院系,用专业教学团队代替专业教研室,二级院系直接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实际上,国外大学的讲座制和新加坡教学工厂的管理模式都是很好的借鉴。其次,赋予专业带头人对团队建设在人员选聘、培养、激励和淘汰中的充分权力,用目标管理代替过程管理,在赋予专业带头人权力的同时,明确他们的责任,加强对专业带头人和团队建设整体考核的力度,真正使专业教学团队成为基层教学实体。

2校企合作建设团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技术服务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团队必须是包括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在内的团队。校企共建专业教学团队,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首先,高职院校应考虑让行业、企业参与到学校发展的重大事件的决策中来,多调查,多听取行业、企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发挥校企合作委员和专业建设委员会中企业人员在学院发展规划制定、专业设置与调整等方面的作用。其次,高职院校要完全面向市场办学,按照企业的需要来设置专业,培养人才,进行技术研发和员工培训,以主动服务求得企业对办学的支持。第三,在互惠共赢的基础上,搭建校企双方人员互相流动的战略合作平台,在编制和人事关系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短期或长期的人员交流,打通校企人力资源共用、共享的柔性流动渠道。第四,激励与引导相结合,将教师下现场和到企业调研列入教师基本工作量,作为专业教师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逐步加大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考核力度,全面调动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3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引进、培养和遴选。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团队建设的“领头雁”,在团队中主要起到为团队发展确定方向,激励士气,协调关系的作用。针对专业带头人严重缺乏的现状,首先,要加强人才引进工作,这是高职院校解决专业带头人缺乏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高职院校要适度进行政策倾斜,设立高端人才引进基金,加大在人才引进方面的投入,增加对人才的吸引力。在人才引进后,要为专业带头人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用事业留人,用情感留人,着力在用好人才方面下功夫。其次,要加大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应制定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以形成“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一般专业教师”的金字塔形人才梯队。高职院校特别要在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下功夫,以形成专业带头人的后备力量。为此,可以有计划地选拔专业理论扎实、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以积累他们的企业实践经验,丰富实际工作经历,掌握企业技术的最新动态,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第三,要选好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不仅要学术水平高,而且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敢争一流的勇气,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在专业带头人的遴选上,要克服论资排辈的做法,重视将教学科研水平高、品德高尚、组织能力强的青年教师推上专业带头人的位置。要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保证专业带头人真正发挥带头作用。对于不能起带头作用的专业带头人,应通过制度程序,予以淘汰。

4完善团队建设制度,塑造团队精神。团队建设制度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定与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相配套的适应团队建设的教学科研管理办法、职称晋升和人事分配改革制度,为团队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政策制度环境;二是建立团队的自身建设制度,如制定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遴选办法、团队建设管理办法等,由此实现对团队的引导、激励与考核。专业建设团队不是专业教师的简单组合,而是在专业带头人的组织协调和影响下,形成的有相同理念、明确目标、较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教学、研究集体。团队精神是团队建设的核心和优秀团队的最重要标志,对于凝聚力量,战胜困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塑造专业教学团队的团队精神呢?这就需要加强团队的“软件”建设。首先,团队成员应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确立与高职院校的战略目标相一致的专业教学团队发展的远景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具体可行、可量化的绩效目标,以引导、激励团队成员。其次,团队成员要相互尊重和信任,特别是专业带头人在进行决策或采取行动之前,要充分征求大家的意见,让每个人都参与决策,从而增强成员的被尊重感和参与意识。第三,团队之间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形成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这就需要团队成员围绕专业教学、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科研项目等方面开展积极的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加强联系,增进团队意识,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高职院校
我国乒乓球运动消费的制约因素探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